卢婧
摘 要:198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开始推行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工作,随后又出台了相关推行EPC项目的有关政策和试行办法,加快了EPC总承包项目的发展,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我国部分水利工程开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旨在創新水利发展机制,探索新型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大,越来越规范的管理模式,在发达的沿海省份已率先探索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在水利方面的推行。EPC总承包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模式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缩短工期、降低工程全过程造价成本等优势。本文着重分析水利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对于EPC项目管理模式的指导性以及在项目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EPC;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下,水利工程项目模式也需要紧跟随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行不断的优化改良,才能确保在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推行EPC总承包是较为优化的管理模式之一,其中造价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不同的工程施工时期具有不同的工作重心。水利项目的成本控制应该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全部阶段,应当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控制水利项目资金成本,从项目进行的各阶段入手逐一分析把控过程造价控制,将水利工程项目投资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与传统的承包模式下执行速度缓慢、工程造价成本高、工程量繁琐相比,EPC模式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可以利用总承包商的协调管理能力合理的减少建设单位的项目资金投入,全方位的把控从项目的勘测设计、材料设备的选取购买、工程的施工进行、总体策划等方面的问题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EPC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业主将工程首先视为投资项目,建筑师、承包商都从这一优先次序出发,一般将这个工程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分包工程,以减少工程投资,获得最经济的方法。其次发包人对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一般采取过程控制模式和事后监督模式。最后EPC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人对工程的整个过程负责,其中包括设计、采购、施工三个过程,也即,总承包人是EPC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责任人。下面从EPC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进行分析。
1 事前造价管理
事前造价管理阶段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分析以及项目建议书设计,该阶段成本较小但是对后期阶段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影响最大。在EPC总承包模式中,承包方需要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特性、规模、建筑标准、当地环境条件、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编制报价估算。第一、在该阶段需要考虑项目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考虑各方面的效益问题,水利项目主要受水文及地质条件影响较大,合理选择施工围堰形式,对项目的造价管理至关重要。第二、考虑建筑的设计标准和直接工程费用,设计标准选择在允许范围内以获得最大效益。第三、当地环境条件也是在这一阶段的一大约束性条件,附近是否有丰富的建筑原材料、居民迁移问题是否复杂及搬迁费是否过多、对当地的自然生态是否有影响、环保费用是否过多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切实问题。合理的选址就可以避免这一系列衍生问题,从而降低造价成本。这一过程的造价分析是否细致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投资大小。
2 事中造价管理
根据水利工程实施进度,事中造价阶段一般分为初步设计、招投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项目在完成先行预测之后,总承包商根据事前造价阶段的可行性成果为依据进行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EPC总承包方通常由具有较强设计实力的设计院或者工程咨询公司担当。设计阶段的资金控制是项目全过程资金控制的重中之重,经过设计人员在多方案之间的比较选择得到最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对设计方案的适当优化不仅对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先进性提供保障,还可以减少工程量,也能对工程成本进行进一步的降低。
EPC总承包中承包方在实施过程中分包到人,建立了明确的组织结构,确定各部分造价有专人负责。水利工程项目繁多,其中采购和设备选择占着成本投入的近七成,所以确定分包到人对降低项目工程的整体成本投入具有关键性作用,是EPC项目成败的关键。采购是建筑材料获取的阶段,对于这一过程中价格的变动或者供应链出现的问题是需要总承包商自行担负,因此这一过程中的造价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货源是否能进行保障、采购商是否能进行保障、供应物流链是否能进行保障,这三项其中一项发生了变故都会对材料价格引起上涨,价格的变动会大幅度的影响EPC项目对成本的控制。专人专项的责任体系能够有效的规避这一问题,并在问题发生时及时解决避免了各流程部门间推卸责任瞒报漏报等一系列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的初步阶段,优化设计方法,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投资益处,通过EPC总承包项目实施在造价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和严格的审查环节,更加合理的确定工程项目的资金成本预算,并辅助监督制度对资金成本占额进行审计,有效的控制资金利用。做到合理的监管及资金利用,在工程的招投标阶段进行严格合理的造价控制,使事前造价阶段的各项勘测设计以及造价成本控制合理可信,同时也为后期工程项目验收使的各项资金利用情况提供了有效的监察管理。
在中标之后,EPC总承包方需要按照合同规定和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组建施工单位等问题,将设计图纸中的内容转变成实体性的工程造价。总承包方需要协调组织好各施工方之间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以及成本等达到预期效果。施工方案不同,所需要的施工工期和成本就不同。
3 事后造价管理
这一阶段是成本投资与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也是将投资成本转化为固有资产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EPC总承包方对从水利工程项目从开始筹备到最后竣工之间产生的所有费用进行精确的计算,是整个工程项目对造价控制的反映。EPC模式具有强有力的合同条款,合同条款分别从索赔和成本管理两方面进行的约束,是总承包单位的各部门之间明确责任降低风险。索赔是以法律为依据,承包方可以合情合理的维护自己的权益。由于施工的环境、气候变化、工程进度变化以及合同条款、设计图纸、设计变更使工程承包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施工成本的增加,这时候承包方就应该根据合同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在整个阶段中注意对资料的搜集可以为后期的索赔工作提供有效的证明,这也是在工程竣工的结算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眼光和模式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在大量的数据面前,EPC模式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中运用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EPC总承包全过程造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项目的决策、前期勘测、设计、投标、施工与竣工之间环环相扣,充分发挥EPC模式下的总承包方各单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通过对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全方位动态分析,最大程度的对工程造价进行管控,规避工程风险。
参考文献:
[1]兰光裕. 水利工程 EPC总承包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对策[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 5) :1 -3.
[2]詹丽华. EPC 总承包模式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D]. 华南理工大学,
[3]赵刚,淳于良雯 . EPC 模式下建筑工程总承包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14):2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