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若涵
摘 要: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如何在现代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融入中学教育课堂为青少年学习带来积极影响是中学音乐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石家庄市第一中学为例,简要介绍该校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现状,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中学音乐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8-00-0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始终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在此背景下,中小学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青少年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中学音乐教育作为连接二者、促进民族音乐更好传承的桥梁,更是承担着无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地位,传统音乐文化如何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完成渗透;中学音乐教育如何更好展现、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一)民族音乐文化渗透于学校音乐教育
隨着各种文化的新型发展,学校音乐教育是多元丰富的,但传统音乐文化仍可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基础资源,虽然随着民族音乐文化在我国逐渐得到了重视,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所占比重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不少学校仍把民族音乐当成是一种“口号型内容”, 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材中的定位与占比仍然微乎其微,教师对于教学大纲内容设定模糊枯燥,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对传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将民族音乐文化有效的渗透于学校音乐教育是目前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1]
(二)将学校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传承的载体
学校——作为最广泛的教育传播方式之一,学校音乐教育从1904年开始逐渐发展,经历了学堂乐歌、歌唱教学法、中学音乐教学法等一系列的历史发展,在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教学模式,学校音乐教育在今天也逐渐丰富,除了必修音乐课堂上的传统音乐知识讲授,大部分中学也会定期开展民族音乐系列讲座、民族音乐社团活动等,提高学生们对传统音乐的学习热情。学校教育也毋庸置疑成了民族音乐传承的有机载体。
二、民族音乐传承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一)艺术价值
当代青少年感知美、创造美、传承美的能力有所欠缺,通过美育课程,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美”的热爱,形成对艺术美正确的认知,有助于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全面发展。正如胡德海先生曾在《人生与教师修养》中强调过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胡先生提到,每每拜读传统文化佳作时,总能想到《诗经》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2]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学习对于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
(二)传承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新兴文化席卷在我们的生活中,各式各类的“快艺术”占据主流地位,青少年的审美观也逐渐向着“快艺术”靠拢,青少年在面对各类“快艺术”,并接受现代音乐文化的同时,也不应忽略传统音乐文化,两者结合,提高对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意识。
三、传统音乐在石家庄一中的实践
(一)基础课程
石家庄一中的教师团队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中的文件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在音乐课程中,也有关于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讲解、渗透与拓展。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在教授教材知识的同时,经常会旁征博引,对一些相关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进行讲解与拓展,例如京剧、传统乐器介绍等。从教师角度来看,学校专门设置阅读课,提供专门的时间让学生在校图书馆进行阅读等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帮助学生自主了解学习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提升综合素质。
(二)校本课程
石家庄一中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由申报教师填写《学校本课程实施立项申请书》,从课程背景、设计、实施、特色等方面对课程进行立项说明。学生通过跨班级选课的方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选择其感兴趣的校本课程进行学习。据调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石家庄一中的教师团队开发了51门校本课程,学生通过自主选课及跨班制的学习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多门学科教研组根据学科也开发了多门校本课程,在音乐教育方面,不仅有“古琴艺术”等多门校本课程旨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社团活动
学校校长曾表示,学生活动是该校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紧密的社团之一就是 “篁圃学社”。该社团包含古典文学、音乐、戏曲艺术、古琴、传统器乐等多个部门,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篁圃学社开展了种类、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术普及性讲座、前往省博物馆参观学习、进行乐器学习普及、器乐合奏等,学术性与趣味性兼具。这些都有助于青少年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在中学的美育功能提供了广阔平台,提高了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四)器乐排练课程
在河北省2013年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类评选活动中,石家庄一中的音乐教师叶湘老师讲授的高中器乐排练课之《彩云追月》获得“一等奖”。
高中器乐排练课在普通高中音乐课教学领域中一直是一个较为遗憾的空缺,叶湘老师从始至终以探索中华优秀民族音乐的特点为目标,以音乐为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音乐情绪,把握音乐形象与主题。最后通过器乐合奏的方式,展现学生内心的音乐,实现了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的完美结合,在演奏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音乐的真谛,抒发学生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受到省、市级专家的好评。
四、实践总结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石家庄一中在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工作上做出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是值得肯定的。在基础课教育方面,通过课堂渗透、传统音乐普及、器乐合奏等多种方式进行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让学生习得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保证了充足的高考导向的课堂教学时间,二者的结合与渗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文化教育和课堂知识教学的冲突。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更是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能够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为学生带来更丰富、更生动、更深刻的文化体验。在社團方面,石家庄一中有着深厚的社团文化基础,给传统文化社团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充分的支持。学校重视整体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使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去。
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在石家庄一中的展开也面临着时间、资金和人员三方面的挑战。在高中,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将高考的成功作为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备考中更是分秒必争。而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必然要占用一部分备考时间,这位师生和家长三方都带来矛盾。并且,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形式丰富,资金的支持是举办各项活动的必要条件,每一次投资都经历了重重困难,每一次实践的成功都绝非易事。此外,在与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有关的师资力量上也存在短缺,有相关特长和兴趣又有足够的时间、能力投入这项工作中的教师数量较少,同时,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且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学习和实践的学生数量也较少,这也是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相关活动的一大限制。这些原因都造成了传统音乐文化在中学教育中的举步维艰,传统音乐文化如何更好融于中学教育仍是教师与学校思考的问题。
五、结束语
该校将传统文化教育以多种形式融入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去,将素质教育与知识技能训练相结合。同时又开设数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已有的师资力量,为对传统音乐文化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地教学内容和环境,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学校内还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创建并自主管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吸纳了百余名同学参与其中,分不同类别和单元举办各类传统文化学习、体验和宣传弘扬等活动。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较高,总体对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有较高热情,同时对学校未来的传统教育实践也有着许多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学生有更多机会去了解民族文化的深厚价值,也就会有更多的人去保护和传承它。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文化之花也将长开不败。
参考文献:
[1]韩彦婷,尹爱青.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241-246.
[2]高闰青,胡德海.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基本特性及其价值意义——专访胡德海先生[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02):15-21.
[3]张悦.高中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