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坤
關键词:越南;政治信任;腐败
对于政治信任的起源,目前主要存在两种理论,即制度的解释和社会文化的解释。社会文化的解释认为“政治信任是外生的,是形成于政治领域之外的”,其起源于“植根于文化规范和通过人们成长早期社会化而形成的,长期的和根深蒂固的信念”“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对制度的信任是人际信任(interpersonal trust)的延伸”。“政治信任源于政治领域,是人们对政治制度和政府的绩效、政治制度的可信性的一种理性的评估”。
既有研究表明,腐败已经渗透入越南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当地的小企业会被警察、政府官员勒索,就连跨国公司,也会因为政府任意更改游戏规则而背上一笔罚款。本文主要通过民众对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腐败认知,个人的腐败经历途径以及对政府反腐败力度三方面出发,去探究腐败对于政治信任的影响和作用。
此外一个人的年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个人的社会信任程度等一系列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身份价值要素也与政治信任相关。本文将社会信任、地域及职业变量纳入分析当中。
数据来源,因变量说明。本文将用到的数据均来源于“东亚民主动态”(the Asian Barometer Survey)调查数据。本次使用数据调查于 2015 年 7 月启动,历时 5 个月,涵盖全国 26 个省市区,共随机抽取 125 个县级单位,完成有效样本 4068 份,有效完成率 67%。调查严格按照社会科学规范操作,所获数据具有较高质量。
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民众的政治信任。因为狭义上的政府信任具有更易于度量的优势,所以政府信任作为政治信任的操作化概念是本文的因变量;又因为本文主要探究腐败对两级政府的政治信任影响,本文将政府信任区分为中央政府信任和地方政府信任两个因变量。
自变量说明。研究的自变量主要分为“腐败感知”"腐败经历"和“反腐感知”,"腐败感知"又分为民众对地方政府的腐败感知和对中央政府的腐败感知。
根据上述讨论,本文在2008及2012年亚洲民主动态调查的数据中,从腐败感知的视角选取两个自变量,对数据开始重新赋值处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自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控制变量选取及说明。公民是政治信任的最主要的依托载体,公民的自身的特质无疑会对政治信任产生必然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人口学统计的变量: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等作为控制变量,引入回归模型中,以便控制这些因素的可能性影响。
研究假设。过往研究中已表明腐败是对民众政治信任的直接背叛,那么当民众感受到腐败行为发生时,必然会损害政治信任,所以在研究政治信任和政治腐败的关系时,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腐败感知与政治信任
假设1.1:受访者如果认为中央或地方政府存在腐败,就会降低对中央政府的信任。
假设1.2:受访者如果认为中央或地方政府存在腐败,就会降低对地方政府的信任。
反腐感知与政治信任
假设2.1:受访者如果认为政府致力于打击腐败和根除贿赂,会提高对中央政府的信任。
假设2.2:受访者如果认为政府致力于打击腐败和根除贿赂,会提高对地方政府的信任。
腐败经历与政治信任
假设3.1:受访者如果有过腐败经历,就会降低对中央政府的信任。
假设3.2:受访者如果有过腐败经历,就会降低对地方政府的信任。
将因变量分别中央政府信任和地方政府信任,在控制变量加入后,依次加入腐败感知、反腐感知以及腐败接触。构成6个模型。具体模型如表4所示。
教育程度对中央信任和地方信任影响程度最大,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即学历越高对中央和地方的信任度越低。而社会地位对地方信任呈显著正影响,即社会地位越高,其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越高;民众对于中央政府的腐败感知,对于地方政府几乎没有影响,反而民众对地方政府的腐败感知对两级政府的政治信任都有显著负影响;民众对于政府反腐评价度越高,对两级政府的信任度越高;腐败目睹对两级政府都呈显著正影响,其中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影响更大。
注释
[1]曹清燕,向东旭.当前国内政治信任研究述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11)
[2]Mishler Williamand,Richard Rose,2001,“What are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trust?Testinginstitutionalandculturaltheoriesinpost-communistsocietie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34,No.1,pp.30-62.
[3]Mishler Williamand,Richard Rose,2001,“What are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trust?Testinginstitutionalandculturaltheoriesinpost-communistsocietie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34,No.1,pp.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