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发展,自一定视角可以认为,这种形势不但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机会,而且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所以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务必深入探索大数据时代特点,正确判断大数据时代的本质表现,从而保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
關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
正确理解大数据技术有利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认为大数据就是一种价值观点与有效方法,其不但有力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利用对各种数据进行详细研究,可以将产品与服务的功能放到最大,促使社会不同领域出现重大改革。高校是最新知识与先进思想的集合体,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此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与生活,促使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行为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务必通过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收集、处理各种信息,从而得到积极向上的内容,以此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
(一)网络知识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间的冲突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人们的生活学习中并没有互联网,学生依靠教师的讲解与教材获得文化知识,同时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大学生可以借助各种不同途径收集信息、学习知识,以此促进自身知识结构的日益完善,大学生不但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着主动作用,而且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网络世界中包涵着异常丰富的内容,学生借助网络可以接触更多的知识,甚至有的内容教师并不了解,这种状况对教师的地位产生了极大冲击,教师不再是教育教学的主宰者,而成为信息的制作者与传播者,同时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1]。教师的“教”与大学生的“学”逐步融为一体,教师还需担任大学生的说服、选择、引导等各项工作。
(二)网络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的冲突
网络信息的传播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同时传播文本、图画、图形、声音等各种文件,既直观又生动,对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可以引导大学生进行联想。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件只需短短几秒钟则可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与此不同的是,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对时间与空间具有较高的要求,具有明显的机械性与死板性。传统思政教育要求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触教师的讲解,由此极大挫伤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情扼杀了大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传统思政教育强调教育内容的权威性,以灌输法为主,极易导致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2]。当代大学生希望生活充满色彩,一味强调“格式化”的学习模式只能引发大学生的厌烦。
(三)网络教育虚拟性与传统思政教育真实性的冲突
传统思政教育可以感染大学生的思想,全面展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与真实性,但网络思政教育却展现着更强的特殊魅力。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相契合,进一步弱化了思政教师的权威性,大学生不用再面对满脸严肃的老师,其心情极其放松与愉悦,他们可以借助网络论坛、微博等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增加了大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效率明显提升。
二、大数据时代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大数据时代网络环境不再单一
第一,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网络环境日益复杂,由此引发大学生思想出现各种变化,大学生看待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方法发生了明显改变。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可以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拓宽思路、活跃思想、大胆创新等,但同时网络环境中也存在着大量不健康的内容,这些均会对大学生思考问题、正确判断造成诸多不利影响,甚至误导大学生出现错误意识,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扭曲。第二,网络环境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进入大学生活以后,大学生的三观逐步形成并趋于稳定,此时大学生要求进一步理解社会,并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探索,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受不良信息的侵蚀,有的大学生会在各种诱惑面前失去自我,如出现了拜金思想、享乐思想等[3]。再有,不良网络环境还会使大学生对思想教育产生质疑。
(二)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明显加快
在网络技术的快速更新过程中,数据信息传播方式与传播途径日益多元,由此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其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第一,人们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丰富交流,不同的人接触的思想观点不同,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与沟通,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失真现象,由于网络中存在着纷繁复杂的信息,其对广大社会民众的认识会发生各种影响,在刺激每一名社会民众思想的同时,促使每一名社会民众产生了独立思想。第二,人们在认识方面出现了较大差异,但人们接触的知识大多相同。在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的情况下,每一名社会民众均可以借助网络展示自己的思想,由此出现了大量平民专家。第三,年轻人更易于接触新思想新观点,这种状况不但有利于先进思想与重要观点的传播,而且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会产生强烈冲击[4]。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深入探索网络数据,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点
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社会各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大数据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拓展与充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发现,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变为变与不变的综合体,其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素、构造、作用等不会发生各种变化,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则可能发生改变。所以在确定变与不变因素的前提下,必须要准确控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才能保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大数据时代还促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量化发展,这种现象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更利于准确控制教学对象。教师通过网络则能够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而且善于发现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规律与活动趋势,从而帮助教师选择最为合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5]。
(二)深入研究大数据本质特点,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大数据技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其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会产生诸多影响,借助大數据技术的帮助,人们关于世界的看法不再固定,他们通过借助网络收集各种信息对世界本质进行深入探索。再有,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想顺利实施,则需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全面了解大数据技术的本质特点,利用全面探索各种信息数据力争明确大数据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而取长补短,防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失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进行。第一,深入理解大数据特点,掌握大数据引发社会各个领域重大变革的因素,合理评估大数据技术在将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第二,在掌握大数据技术特点的前提下,进一步确定大数据时代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影响,要认识到这种影响同时包括积极作用与不利影响,从而全面理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及时制订合理的应对措施充分利用良好机会、妥善处理各种问题。第三,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意识到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各种优点,进一步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时收集大数据信息并进行处理,使其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6]。
四、结语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其对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产生了诸多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活动、理解能力、交流能力、生活方式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所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大数据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的影响,善于巧妙应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保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博.浅析大数据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适用及转化[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
[2]唐兴军.论大数据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教学法的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9(87).
[3]张慧,张知慧.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初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
[4]王兴立.基于案例分析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与指导研究——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典型案例赏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5).
[5]解伟祎,袁勋.以榜样为例的高校思政教育困境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2).
[6]郑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农家参谋,2018(02).
项目名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SJB354
作者简介:秦伟(1982—),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