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海
【摘 要】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由于年龄幼小,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授教科书上的数学知识时,要学会生动形象地通过各种方式将书本上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主动融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掌握小学阶段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立足于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利用学生进行演示”“利用教具进行演示”和“利用媒体进行演示”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演示教学;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所谓“演示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向学生出示实物或教具,或者教师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示范性实验的一种教学方式。演示教学的应用,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升抽象思维的想象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这种教学方式能很容易地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让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能理解透彻。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对学生进行演示教学呢?
一、利用学生进行演示
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教师也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成为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引导者,学生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理解数学知识。比如,教师在讲到五年级数学中有关“位置”的知识内容时,就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中,理解涉及“位置”的所有知识。教师可以把整个班级作为一个位置示意图,每一个学生都是对应的一个坐标点。教师可以班级的任意一个学生为例,先让学生知道怎么用数对表示位置。像王芳的位置从左往右数属于第三列,从前往后数属于第六行,所以王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就是(3,6),数对前面的数表示列数,后面的数表示行数。教师向学生讲解完,可以给学生10秒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根据教师所讲的知识判断自己位置的数对。10秒过后,教师就要在班级里随机点名,被点到名字的学生要马上说出自己位置的数对,回答错误就要接受惩罚。教师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真切地感受到位置数对的判定,这样的演示教学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教科书的数学知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二、利用教具进行演示
教师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如果想要让小学生收获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对教师所讲的数学内容主动进行思考探究,就应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创造条件,而“数学工具”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重要媒介,它最大的价值就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比如,教师在讲到“可能性”的数学知识时,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工具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工具的观察,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总结这些事物的发展规律。小学数学的“可能性”问题,实际上就是概率问题。像教师可以用一些五颜六色的塑料球作为教学工具,首先教师把5个绿色的球和一个红色的球放到一个不透明的纸箱里,让学生在箱子里随便拿一个球,拿出来是绿色的球,让学生记录下它的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20次,最后根据记录的结果显示学生摸到绿球14次,摸到红球6次,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个记录数据回答:在这个箱子里摸球,是摸到绿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到红色球的可能性大。学生看完记录数据回答:“摸到绿色球的可能性大。”教师笑着予以肯定,然后告诉学生摸到绿色球可能性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个箱子里的绿色球本身就多于红色球,换言之,绿色球被摸到的概率大于红色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数学工具就是带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策略。
三、利用媒体进行演示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利用教学工具进行演示教学,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演示活动,尤其是小学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知识,如果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进行动态演示,会让学生更加了解立体几何的空间结构,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如,教师在讲到“长方体和正方体”时,会遇到一种需要学生发挥空间想象能力的题型,那就是在题目中给出一个由无数小正方体堆砌成的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推测出这个不规则几何体的实际形状并判断出这个不规则幾何体是由多少小正方体组成的。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根据三视图在黑板上画出这个不规则几何体的立体图,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能在脑海中模拟出这个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个几何体从不同的视角看过去是否符合三视图的画面,让学生以后可以反向推理。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演示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趣味化,为学生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何武.浅谈“演示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