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乡村自然资源在幼儿活动中的融合

2020-10-09 11:36屈月娟
教育界·中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幼儿活动融合

屈月娟

【摘要】在乡村自然资源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本次活动尝试探究通过泥塑创作呈现水乡记忆,充分发掘乡村自然资源与幼儿活动的融合。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性高,有利于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等良好的品质,同时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乡村自然资源;幼儿活动;融合;水乡记忆

一、活动由来

我园成功立项了苏州市“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周庄文化资源与幼儿一日活动整合的研究”,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各年级组相互分工,从资料的收集到课题的实施,积极思考,认真落实,并且融于一日活动中。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园分别确立了子课题研究。小班组: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周庄日常方言在幼儿活动中的传承、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周庄方言民谣在幼儿活动中的传承;中班组: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周庄的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活动中的渗透、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周庄民间工艺文化在幼儿活动中的渗透;大班组: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周庄乡村自然资源在幼儿活动中的融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周庄乡村建构资源在幼儿活动中的融合。各年级组结合课题研究,及时设计符合幼儿实际的活动。

本次活动是大班组课题研究: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周庄乡村自然资源在幼儿活动中的融合。 周庄作为第一水乡,美食、建筑、民俗等自然资源丰富。幼儿园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整合。活动中,教师通过挖掘乡村中的自然资源,与幼儿活动整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幼儿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等特征,引导幼儿交流对自己家乡的一些印记。通过交流,幼儿能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家乡特色,并学习用泥巴进行创作,把对水乡的记忆进行呈现,体验创作带来的快乐,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以培养,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

二、设计理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社会适应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幼儿能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建议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家乡以及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对家乡产生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还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我们要给幼儿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 通过让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孩子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 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中美的事物,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在艺术领域的表现和创造培养目標中,要求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三、设计思路

在活动的前期,幼儿对陶泥有初步的认识,并会简单地盘泥条,用盘泥条方式进行创作。本次活动,一是通过请幼儿欣赏水乡的相关图片,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说所看到的图片的内容,引出我们的家乡——周庄,是举世闻名的水乡,有着丰富的物产,有许多好吃的如万三蹄、白丝鱼、万三糕、阿婆菜;有历史悠久的明清建筑如张厅、沈厅;有传统民间工艺十二作坊如竹编坊、织布坊、豆腐坊、绣坊等;有休闲好去处如三毛茶楼、星巴克咖啡、猫的天空之城;有收藏着各种物品的博物馆如在传统节日里,有民俗表演和特色街展示如有糖画、捏面人、剪纸艺人展示等,还有工艺品等展示出售。二是教师呈现心中对水乡的记忆,展示作品。 教师向孩子们交流分享自己心中深刻的水乡记忆——周庄闻名全世界的双桥,以及水乡的房子,粉墙黛瓦。 同时,教师把那水乡的记忆,通过陶泥呈现出来,介绍了作品内容——有名的双桥和建筑。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心目中家乡的记忆,分组和同伴交流,并请几位幼儿代表分享交流。 幼儿学习陶泥制作的一些技能:团、揉、捏、切、搓、压、卷、盘、粘等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三是幼儿体验陶泥制作。幼儿分组操作,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陶泥创作,呈现自己心中印象深刻的水乡记忆,并和小伙伴分享、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是拓展延伸,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出示陶瓷的作品,幼儿欣赏,原来泥塑作品可以变得更加美丽,通过风干、上釉、高温烧制,泥塑可以变成陶瓷。幼儿初步了解陶瓷的制作工艺,激发了幼儿后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教师出示其他的古镇名胜和相关图片,介绍不一样的水乡, 让幼儿对其他水乡有进一步的了解,给幼儿提供深度学习的平台。

四、活动目标

1. 能用不同的方法玩一玩泥巴,并用泥巴进行创意制作。

2. 通过陶泥制作来表达对水乡的记忆,体验制作的快乐,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活动准备

1. 多媒体PPT课件。

2. 根据幼儿人数,备好泥巴、泥浆、制作工具、托盘、纸盘、毛笔、颜料盘、湿抹布、蓝印花布、桌子、椅子、陶瓷样品(实物)等。

六、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生问候。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幼:(欣赏图片)

2. 师:谁愿意来说,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幼:(交流发言,分享所看到的美食、建筑、民间工艺等)

【设计意图】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出示具有代表性的水乡的图片,通过谈话导入,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让幼儿对自己的家乡有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

(二)呈现新授,实物展示,学习制作方法

1. 师:(出示图片,介绍心中印象深刻的水乡的记忆)

幼:(看图片,并说说图片内容是什么)

2. 师:请说说自己心中对家乡印象最深刻的记忆。

幼:(分组交流)

师:(请幼儿代表交流发言)

3. 师:(出示泥塑作品,呈现心中水乡的记忆)

幼:(欣赏作品,交流所看到的作品)

4. 师:请说说作品的制作方法。

幼:(猜测制作的方法)

师:(视频演示制作过程,实物展示)

幼:(观看视频,观摩实物制作过程)

认识制作所需的工具。

学习基本的一些制作方法:揉、团、捏、切、盘、卷、压、搓、粘等方法。

5. 师:请大家整理归纳陶泥制作基本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

幼:(小组分组讨论,幼儿代表交流发言)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介绍心中对水乡的记忆,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热情,分享自己对家乡印象深刻的记忆。教师呈现泥塑,通过实物展示,表达心中深深的水乡记忆, 请幼儿猜测制作的方法,通过观摩制作的视频,分解制作的步骤和方法,整理归纳制作的方法,以及制作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自主学习,有利于幼儿掌握基本的方法,为后期体验做好铺垫。

(三)幼儿操作,体验创作,分享交流作品

1. 师:(归纳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幼:(交流发言)

2. 幼:(幼儿分组活动,体验制作记忆中的水乡)

3. 师:(巡视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4. 幼:(小组分享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请你介绍自己的作品。

幼:(个别交流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前的方法巩固,以及讲解制作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呈现心中的水乡记忆。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对于有困难的幼儿,适时介入,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作品完成后,教师请幼儿小组内分享交流并展示,最后再请幼儿介绍作品,有利于培养幼儿对家乡产生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四)小结活动,拓展延伸,激发后续探索

1. 教师和幼儿活动的重点。

幼:家乡的介绍、心中水乡的记忆、泥塑的制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

2. 教师呈现作品的变身:陶艺作品。

幼:(猜测制作的方法)

师:(呈现陶艺的制作方法)

幼:(了解制作工艺)

3. 师:通过大家的作品呈现,老师发现原来大家对我们的家乡真的很了解。你还知道其他的水乡吗?或者去过其他水乡古镇吗?它们是怎样的呢?

幼:(个别交流)

教师出示其他水乡的影像资料:同里镇、千灯镇、锦溪镇、乌镇、西塘镇等。

幼:(欣赏并说说看到的内容)

4. 师:让我们课后再去探索吧!

幼:好的。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小结,幼儿能对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巩固加深,更好地内化。教师再出示陶瓷作品,让幼儿通过猜测,了解陶瓷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深度学习的欲望,有利于后期进一步探索。谈话引导幼儿说说其他水乡,并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幼儿了解同类水乡的情况,有相似和不同的地方,为今后继续对水乡的探索做好了准备,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幼儿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

七、活动反思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經验为基础的,为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中,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分解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各个环节循序渐进,很好地完成预设的活动目标,幼儿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培养了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其实,乡村自然资源中,还有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可以与幼儿活动融合,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丰富幼儿活动,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王瑾.论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青春岁月,2011(18).

猜你喜欢
幼儿活动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