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昌锦
摘 要: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对优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跨学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分析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从以其他学科的渗透引导“探索发现”、启发“深入思考”以及拓展“开放空间”三个方面,对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进行具体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其他学科;有效融合;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7-0054-02
在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新时期,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对优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跨学科思維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从以其他学科的渗透引导“探索发现”、启发“深入思考”以及拓展“开放空间”三个方面展开具体探讨。
一、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重要性
一些学生缺少跨学科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及勤于思考、辨析的习惯养成,数学教师很难使学生形成灵活解题的能力。尽管学生学习了诸多公式、计算方法以及数学概念、知识,但是他们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不够深入,思维就容易陷入定式之中。很多学生在接触教师讲解过的数学题型时可以轻易解答,然而在解题方面,题型一旦发生一些变化,他们就会陷入“困难”之中,难以“举一反三”。例如,在完成一道比较三个人的工作效率高低的判断题中,学生大多数会直接采用除法计算工作每个小时生产零件的数量。然而,事实上,在这道数学题中,工人甲与丙在9小时中各生产了175个和186个零件,而工人乙与丙生产了同样数量的零件,却只用了7小时。假如教师可以采用“语文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让学生敏锐地发现题目中的隐含信息,或者采用“美术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这道题不需要计算就可以判断出来。但是在实际的解题中,还是有一些学生直接采用除法计算,并且在计算后发现除不尽,因而无法解答。因此,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策略
1.以其他学科的渗透引导“探索发现”,促进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倾向于直接“告诉”学生数学原理、计算公式等知识,而忽略原理的发现、公式的推理获得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部分数学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没有让学生将圆平分后转化为长方形再计算圆形的面积,省略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自主体验,而是直接灌输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将教学重点放在记忆公式上,即使用公式解题的环节。在这样的课堂上,表面上看学生在短时间内习得了本课的重难点知识,但是却难以在推理、发现、体验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缺少了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乐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杜绝“功利化”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要借助其他学科知识,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基于多学科知识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提炼与总结,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中知识“固化”的问题,促进学生数学兴趣的“激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例如,在教授圆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通过美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手画,并借助图形学具进行手工操作,了解将圆形分割组合为长方形后的面积计算的过程。这样,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会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2.以其他学科的渗透启发“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化”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必须为学生提供“试错”的条件,使学生在错误的问题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辨析,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尽管有些教师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为学生设计了各种参与活动的环节,但事实上却拘泥于表面,回避了学生试错、分析、辨别以及批判的过程,使学生缺失了“苦思冥想”的学习体验。跨学科教学方法的引入,为数学学科提供了更丰富多元且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料,多姿多彩的多学科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以其他学科的渗透,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探究,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化。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辨析圆锥与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异同,经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推理计算。但是,由于同质简化的学习材料难以辨析出“圆锥的体积”中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解题时错误率很高。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实物,设计“你能想出哪些测量圆锥形陀螺的体积的方法”这一问题,将物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引入数学实验中。在圆锥和圆柱的材料以及实验器具的选择上,教师要避免选择等高等底的材料,要使学生实验过程中能遇到更多的有挑战性的“问题”,从而拓展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实践与推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这样,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辨与批判意识。
3.以其他学科的渗透拓展“开放空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生长”
当前的数学教学强调通过“低坡度”的策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如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启发学生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使他们习得相应的数学技能。这种“线性化”的问题设计与思维引导方式,有利于学生习得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逐步克服教学的重难点。例如,数学教师将数学学科中“节约用水”与科学学科中的“一天的生活用水”相整合,设计了“综合实践类项目”与“专题作业”,这类项目与作业没有唯一的答案,更强调学生的“做中学”,使数学知识不再是枯燥的原理、公式的堆砌物,或者无涯的“题海”。教师还引入了信息技术学科,借助计算机平台,增强学生的“经验”与“互动”,使学生更加“理性”,避免了“经验”对于“理性”的遮蔽。在多学科整合的思维训练上,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提升。这样,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时就会更加理性客观、实事求是,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辩证思考,促进数学思维的“生长”。
三、结语
总之,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知识的传输,却忽略了对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师就要打破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将数学学科知识的价值追求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有机统一,进而促进“教学”与“育人”两者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烛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05).
[2]樊冬梅.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研究[J].吉林教育,2017(13).
[3]田红.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J].小学教学参考,2008(21).
[4]张海静.浅谈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J].数学大世界,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