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河畔,留住乡愁

2020-10-09 10:42赵安华
瞭望东方周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西塘河畔农民

赵安华

水稻与荷叶的绿浪中,白墙黑瓦的两三层楼群错落有致。每个园区都依河而建,充满人文气息,一步一景一幅画,一草一木总相宜。

几个新建村,浑然天成,各具特色,每个村的文化主题不同,除保留了原有村落的乡情风貌,还注入了时代元素,把苏北水乡群居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我在江苏盐城市建湖县恒东、收成等十几个村随机走访时看到的景象。

这些充满苏北水乡历史积淀的新建小区,与我在欧美最发达国家看到的乡村社区的整洁与优美不相上下,让我这个也算走南闯北的人,着实感到激动与兴奋。

建湖县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也走过一些弯路。当地的干部对城镇化建设的理解有过偏差,一度也是大拆大建,让农民集中进城居住,但农民“人在城里,田在村里,身在楼上,心在地里”。农民的“乡愁”无处安放,使得县里推进城镇化的各项工作举步维艰。

城镇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在中国农村,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乡风民俗,人文特色。多年来,正是这些风俗习惯润物无声、涵养化育,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德行操守,它对维护乡村安定团结、发展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乡愁。让乡村记忆在社会发展中永续下来,这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城市和乡村的领导者主政一方时,只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努力工作的目标,他们的政绩才会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苏北水乡,沧海桑田

建湖地处里下河地区,当地人称为西塘河畔。据县志记载,建湖的先民不少是从苏州的阊门举家迁徙而来。从当地人家的家风、家学、家道、家训中,还有家具式样、饮食习惯、服饰穿戴等,都可以看到老苏州人的影子。这里的人们礼数较多,人也儒雅随和。

里下河地区的前世今生离不开水,沧海桑田,古黄海浅海湾演化成淡水湖泊,先民们找到了这块垛地栖息而生。西塘河畔田块整齐,沟渠交错,纵横几十条弯弯的小河流淌不息,烟雨绵绵里四季分明,炊烟袅袅中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恬静、安宁、祥和,人与人、户与户之间非常友善,整个乡村洋溢着和谐的氛围。千百年来,当地人形成了一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乡村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塘河畔的乡村犯罪率极低,即使在粮食匮乏的年代,这里也少有盗窃行为。这里乡村的民居普遍多窗,窗户为木质结构且宽宽大大,三间主房二间厨房有十多个窗户,人们喜欢通风透气、光线充足,却并不在意防盗功能。这样的建筑风格,何尝不是当地人胸襟与格局的体现呢?

以恒东村为例,供村民选择的有56、106、120平方米等不同户型的房子。56平方米的二室一厅一厨一卫,给困难群众托底用;120 平方米的四室一厅一厨两卫,可以三代同堂。

这里的乡村尤其注重教育。尊師重教,家学传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有独到之处。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西塘河畔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严格,做好人、守好道,再穷也要有节操,绝不做出格逾矩的事,是这里主要的乡风民俗。乡村学校教育更是如此,他们始终把做好人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人格塑造的基础教育一直坚持从娃娃抓起,把重德教育贯穿整个中小学过程,让孩子上好人生的第一课。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勤奋、刻苦,守规矩,有正气,工作大都很出色,很少有误入歧途的。这些不能不说与当地的乡风民俗熏陶和基础教育有关。

中电投集团在江苏建湖县研发投资全国内陆首个养鱼塘内太阳能发电项目。鱼塘里长出的“无烟电厂”一角

建湖有个号称“盐城第一庄”的大孙庄,人才辈出,精英荟萃,先后出过152个有头有面的人物,如明代进士、兵部户科给事中孙榘,清末教育家孙大鹏等。大孙庄小学的前身就是当年孙大鹏做官后为家乡创办的。

清顺治年科榜眼孙一致的故事在这里几乎家喻户晓,至今他还是建湖农村人家教育孩子的榜样。孙一致后来官至侍读学士,其情操和诗文都备受后人推崇,其所著《世耕堂诗集》二卷被南京图书馆珍藏。

最大化保持生态风貌与乡居文化

怎样让西塘河畔的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在苏北农房改善中,当地在探索实践中得出结论,让农村农民留住乡愁,就要保护好乡村的文化,处处为农民着想,让老百姓过得幸福。看似朴实的话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新的发展理念。

当地坚持借景规划,依托村庄自然资源,空间规划合理科学、依河枕水,最大化保持原生态村庄风貌,充分彰显里下河水乡特色。针对农村发展中长期遗留的一些问题,当地想方设法,破解难题,统筹城乡建设,在充分吸取各地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亲力亲为精心谋划乡村发展的新模式,探索并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地农村发展和乡居文化的路子。

建湖县对全县村庄作了统一规划,让那些原本零散的农户不离开他们的家乡,不离开他们熟悉的地方,集中起来居住。农民们拆除原来的危旧房,退宅还田。政府补偿给农民房屋拆迁和宅基地有偿退出资金,农户可选择进城、进镇或购买由政府为他们代建的农村住房,不少农户自己不用出钱就可以住上新房。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的同时,当地针对当前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土地碎片化的这一普遍现象,在建湖探索实践同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土地条田化、农业农场化、耕作机械化,既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增强了农业吸引力,也带动了村集体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建湖养殖业、种植业蓬勃兴起,有不少数亿投入的农业投资项目,千亩鱼塘、万亩粮田的承包大户越来越多。尤其是具有水乡特色的水产养殖品种多、产量大,销售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

一个村里的同志向我介绍说:“我们要求承包大户在生产作业时要用当地农民,这样农民不光享受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出工出活也可拿到报酬。”“农民是土地的主人,他们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政策才能得人心,农村的发展才能持续。”

几乎每个农村小区里都建有娱乐室、食堂、医疗服务站、乡村事务调解室,条件好的村民小区还建有日间照料中心、康乐中心,开设有心理咨询服务,专门把老年人组织起来,有专人照顾。

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

建湖新建的农村小区都实行社区化管理,把城市社区的功能运用到农村小区。

每个农村小区都有服务大厅,农民办事不出村,让网络多跑路,农民少跑腿,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几乎每个农村小区里都建有娱乐室、食堂、医疗服务站、乡村事务调解室,条件好的村民小区还建有日间照料中心、康乐中心,开设有心理咨询服务,专门把老年人组织起来,有专人照顾。“你看看我们家漂亮吧,我们现在居住的环境,城里人都羡慕了!”老乡们的感激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和乡亲们聊天时,他们告诉我,“盐城市委书记曾经一个人悄悄来到我们村子里待了半天,走访了不少家,我们见一个生人问这问那,还问我们住得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因为不知道是谁,开始心里还有点排斥,对他也没有多客气,他走了好几天我们才知道他是市委书记!”

走访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地领导干部推进各项工作时,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的作风。建湖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县里工作专办都能把每一个细节想周全,每一项做到位。

以恒东村为例,供村民选择的有56、106、120平方米等不同户型的房子。56平方米的二室一厅一厨一卫,给困难群众托底用;120平方米的四室一厅一厨两卫,可以三代同堂。细节上,对楼梯踏步的安全舒适、房间衣柜的布置、阳台的封闭等功能进行优化设计;配套服务上,将管道天然气接入新型农村社区,又在小区周边为每户安排一块“微菜地”,既方便群众生活,又照顾到农民的生活习惯。

农民们本来对自己多年来居住的小小村舍的消失,还有几分遗憾和惆怅,等到他们搬进新建小区,大家对现如今的生活狀况都感到十分欣喜。西塘河畔多年形成的乡风民俗已经融入在每一个新建的农村小区中,不尽的乡愁在建湖随处可以找到。那些属于古老村落的往事虽然渐行渐远,那千百年来形成的乡村文化习俗和血脉却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

一个个农村新建小区,雨后春笋般地诞生在西塘河畔的“绿浪”中。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建湖这个黄海西岸的璀璨明珠在盐阜大地上会更加灿烂芬芳。

猜你喜欢
西塘河畔农民
耕牛和农民
白布河畔苍鹭飞
你不在
柴达木映画
河畔健步庆“三八”
烟雨西塘
农民
去西塘发呆
西塘古镇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