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2020-10-09 10:42陈融雪
瞭望东方周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老龄人口老龄化养老

陈融雪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

“2020年既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也是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第20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很有意义”。

近日,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窗口期”。“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新增老年人口将是“十三五”时期的1.5倍,202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

急剧的老龄化大潮席卷而来,随着“60后”逐步加入老年群体,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既面临着新机遇也面临着新挑战。

吴玉韶在访谈中表示,“十四五”期间“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将会实现。针对“一床难求”和“养老护理人才短缺”的现状,和老人们“活得长”、更想“活得健康”的愿望,他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案,并就我国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年来的实践进行了盘点,回答了什么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中国方案。

“60后”,新一代

《瞭望东方周刊》: “十四五”时期将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窗口期”。据预测,202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同时,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婴儿潮”的高净值人群将逐渐步入老年。这些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深刻改变?

吴玉韶:展望“十四五”,不妨先回顾历史。

大家都知道,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我国迎来了第二次“婴儿潮”。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一年、1959年我国出生人口是1635万,1960年是1402万,1961年下降到最低,是1200万。紧接着就是“婴儿潮”,1962年是2451万,1963年达到峰值2931万,1964年是2721万。

对应60年前的出生率变化,我们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新增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是逐年下降的,分别为439万、316万和332万。但是,到2022年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会大幅加快。

根据预测,2022年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将突破14%,我国将从人口老龄化社会进入到老龄社会。2022年,我国新增60周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1000万,2023年达到1408万。估算起来,整个“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增老年人口可达5200万,是“十三五”时期3500万的1.5倍。

《瞭望东方周刊》:按照这个计算,2023年一年的新增老年人比2019、2020、2021年新增老年人总和还要多。

吴玉韶:对,不仅是数量大,这批“60”后将是新一代老年人,他们和“50后”“40后”“30后”大不一样。

我曾经在一次论坛上给他们做过画像,“60后”的新一代老年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较强的养老储备。除了养老金以外,他们大多数还有资产和保险。二是有较高的消费意识。以前我们常说老年人没钱、不敢消费,未来很多“60后”不仅有钱,而且有消费的潜力和意愿。第三,他们有过上高品质养老生活的期待,会主动规划,讲究生活品质。第四,不同于上几代老年人,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运用科技与信息化的能力。

重庆市首家五星级老年护养中心——重医附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一位老人在图书阅览室阅读书籍 (刘潺/摄)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以及老年群体结构的变化,对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来讲,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发展老龄产业,最难的一点是内需不足。老年人不愿消费,很多地方养老服务大多靠政府购买服务。所以养老行业有一句话,叫做“免费的都行,花钱的都难”。但是“60后”进入老年以后,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他们会主动消费,愿意购买服务。这样的需求将推动老龄产业变革,真正从政府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另一方面,新一代老人们的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会明显提高。上一代老年人有个基本服务就行了,但“60”后新一代老年人要品质,要个性化,要有文化内涵,对老龄产业来讲,如何实现从外延发展、数量增长向内涵发展、高质量增长,也是一个挑战。

“家庭养老”需要“组合拳”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发布报告,称“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5.5%。这对人口老龄化有怎样的影响?

吴玉韶:城镇化对养老的影响很大。社会上有個说法,“孩子越有出息,理论上离你就越远”。因为出生县城的可能希望到地级市,在地级市的想到省会城市,省会城市的会到北上广一线城市。所以有的老人会说,“子女都是在电话簿里”,老人真要出现问题,给子女打电话求助,其实解决不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要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

另外,家庭小型化、家庭功能弱化以及空巢化、少子化,给养老服务增加了新难度。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家庭户均人口为4.41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家庭户均人口就降低到3.10人;预计今年进行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家庭户均人口会进一步降低。

《瞭望东方周刊》:未来,老年人养老还能指望家庭吗?

吴玉韶: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现在我们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也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好像没有提到家庭养老,所以社会上很多人误解了,以为家庭养老过时了,今后养老不要靠家庭了。

其实,新名词“居家养老”,包括了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是指传统的家庭养老+现代的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需要强调的是,不能为了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而忽视家庭养老,甚至反过来批评家庭养老过时了,这是错误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时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西方高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也在转型,方向恰恰是重新认识和强调发挥家庭的作用。

所以,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不论社会化养老体系如何发达,家庭养老都不会过时,也不可或缺。尤其在精神慰藉和亲情关爱方面,家庭养老的优势是其他养老方式难以替代的。

我国第二次“婴儿潮”。设计/开开

2020年7月29日,民政部發布了一组数据: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429.1万张,收住老年人为214.6万人。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绝大部分老年人是选择居家养老的。2019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人达到了2.54亿,算起来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连1%都不到。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简单回归到过去的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重要的基础,同时还需要社会服务、社区服务和机构养老的补充和支撑。

《瞭望东方周刊》:《健康中国行动》提出要“逐步建立支持家庭养老的政策体系”。 “十四五”期间,我们可以期待怎样的政策?

吴玉韶:家庭养老是中国的传统,也是世界性的趋势,但现在只讲家庭养老重要性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制定支持家庭养老的政策,使家庭不仅重要,而且成为可能。“十四五”期间,要继续出台支持家庭养老的各项政策措施。

比如“照料假”,目前已有福建、四川、山西等十多个省份出台了政策,当老人患病住院期间,用人单位给予子女假期照料陪护,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虽然多地出台了政策,但要落实到位,还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真正使好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比如“家庭养老床位”,江苏南京、广东广州、山东青岛等地正在试点,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激活社区服务,可以让老人在家就能享有专业化的照护服务,真正使家庭床位变为养老床位。

2020年7月29日,民政部发布了一组数据: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429.1万张, 收住老年人为214.6万人。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绝大部分老年人是选择居家养老的。2019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人达到了2.54亿,算起来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连1%都不到。

再如“喘息服务”,北京正在试点,给长期照料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成员每月4天的“喘息”时间,由政府购买专业护理人员上门照料,或者把老人接送到机构托养几天。

还有对照料父母的子女或者亲属进行护理技能培训的政策,也特别重要,有的地方正在研究试点。

需要强调的是,支持家庭养老政策涉及方方面面,是系列政策的组合,需要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需要各地进一步探索试点,才能真正实现“让老年人尽可能长时间在家庭养老”的目标。

破解“一床难求”要调结构

《瞭望东方周刊》: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确保到2022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个目标节点正好也是在“十四五”时期。

吴玉韶:对于广大老年人和做养老的人来说,这是令人很受鼓舞的事情。但是,也有很多人在问,什么叫基本养老服务?

事实上,关于基本养老服务,不仅内涵和外延需要明确,标准需要设定,如何保障有效供给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位来自四川的老人在海口山海疗养院游泳(赵颖全/摄)

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在为老服务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是有一些老百姓不太满意的地方,症结就在于“政府当做的”和“市场当做的”没划分清楚。对于老年人来讲,肯定是希望政府做的越多越好,但实际上,养老是一个庞大的民生工程,不仅是事业,也是产业,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个人都有各自应尽的责任。

厘清“基本养老服务”的内涵、外延和标准,对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政府来讲,可以聚焦目标精准施策发挥政策更大效益,对于老年人来讲,可以明确养老预期做好养老储备减轻养老焦虑,对于企业来讲,可以释放更大的市场空间,把养老产业做大。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目标,要根据不同地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针对不同经济收入、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老人,要细分群体,科学设定标准,使基本养老服务既要公平普惠,又要可持续有效率,这是“十四五”期间值得期待的一项重要任务。

《瞭望东方周刊》:你前面提到的那组民政部床位数据显示,我们现有的床位有一半空置着,但“一床难求”的现象也很突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吴玉韶:现在养老床位“一床难求”主要有三类:一个是位于城市城区的养老床位,一个是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还有一个是具备照护功能的养老床位。而空置床位主要在农村敬老院,以及一些只能提供吃、住普通生活功能的养老机构。

吴玉韶:老年人最关注健康,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应当是健康素养水平高的群体,但是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平均水平为19.17%,而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反而较低,只有国民水平的一半左右。

我国老年人健康素养低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老一代老年人受文化教育程度和经济发展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一些不健康不科學的生活习惯,形成了健康误区,比如吃剩菜剩饭;二是近年来信息大爆炸,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选择信息,存在健康知识不系统、不专业、不规范的问题。

老年人想健康,但是不知道如何才能健康,出现了很多怪现象。比如过度养生保健,早晨起来按摩,白天健身,晚上泡脚,一天到晚都在折腾自己身体。过度减肥吃素、过度依赖保健品,甚至过度运动,最后瘦到皮包骨头。老人们觉得跳广场舞好,都去跳,但是不注意营养,营养不良再加过度运动,那是雪上加霜。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专业委员会专家曾做过专项调查,发现我国50%以上的老人存在营养不良。这个数据是惊人的。过去营养不良是因为贫困,而现在的营养不良是因为“无知”的营养不良。

我国心脑血管权威胡大一医生曾指出,健康养生要同时用好五个“处方”:第一是药物处方,第二是运动处方,第三是营养处方,第四是心理处方,第五是戒烟限酒处方。而我国老年人大多只会用药物处方,而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大都不会用。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社会上有不少所谓的“养生专家”,没有相关资质,不负责随口乱讲,背后也有可能“带药”“带货”,对老年人形成了误导。所以,老年人健康教育应该由政府主导,相关专业教育和科研组织共同推动,实现老年健康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关于健康素养,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误区,老年人难以区分正常的衰老、功能衰退与疾病,把正常的衰老、功能衰退当病看。其实,正常的衰老、功能衰退需要的是康复和运动。但是老人们分不清,哪儿不舒服都去医院治病,医院也分不清,结果就导致过度用药和过度医疗。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七分之一的老年人不是死于疾病和衰老,而是死于过度用药。我们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加强宣传,加强教育,引起重视,尤其是城市里面的老年人,要谨防过度用药治疗。

《瞭望东方周刊》:关于老年人健康,除了提高健康素养,你还在多个场合提到树立治“共病”的新理念。什么是“共病”?

吴玉韶:所谓“共病”,也叫多病共存,指“同时具有多种长期且需要复杂和持续治疗的健康问题”。“共病”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所以国际社会提倡老年人要治“共病”。

现在,我国正在鼓励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对老年病进行综合诊治。《健康中国行动》提出,到2022年,我国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要达到50%及以上,到2030年要达到90%及以上。

假设一位老年人有5种病,如果去看专科,得挂5个科,但是在老年医学科,可以五六个专家一起为他诊治——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综合诊治,“治关键的病,吃主要的药”,而不是每个病各开几种药,那样很容易导致过度用药过度治疗。

在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管理人员通过智能养老机器人“阿铁”查询老人的服药时间,智能养老机器人“阿铁”具有定时提醒老人服药的功能(黄宗治/摄)

中国特色,中国方案

《瞭望东方周刊》:今年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20年,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加强老龄工作决定20周年,回顾20年历程,有哪些变化值得关注?

吴玉韶:20年来,我国的老龄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社会都不知道到现在全社会能够形成基本的共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在老龄法规政策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制定到多次修订,20年里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共出台各类涉老政策文件多达数百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老龄政策法规体系。

在老年人保障方面,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和公益慈善事业有效衔接,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实现了16年连涨,农民养老金也从无到有逐年增加,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照护等需求得到切实保障。

在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方面,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完善。

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满足老年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内开辟适宜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增加适合老年人的特色文化服务项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为老年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便利。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人关爱活动。

在老年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包括硬环境的适老化改造和软环境的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已经逐步形成氛围。

《瞭望东方周刊》: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有哪些中国特色的做法?形成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吴玉韶:我国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既吸取借鉴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又立足中国实际,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做法,形成了中国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七分之一的老年人不是死于疾病和衰老,而是死于过度用药。我们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加强宣传,加强教育,引起重视,尤其是城市里面的老年人,要谨防过度用药治疗。

首先,制度优势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能全国一盘棋,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比如我国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每五年制定一个国家级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也制定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规划近期至2022年,中期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这是外国很难做到的。

第二个是高质量发展优势。人口老龄化是前进中、发展中的问题,必须依靠发展来解决。 发展是“硬道理”,也是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本举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雄厚的社会财富储备将为应对老龄化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第三个是传统文化优势。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家庭养老、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我们始终强调子女有养老责任,无论是法律规定或者民间的约定俗成,都认为是子女有养老的责任,始终强调全社会都要敬老爱老,努力构建敬老爱老的社會氛围。中华传统文化里的集体文化、邻里文化也都推崇互相帮助,抱团取暖,互助养老。

第四个是组织体系优势。全国从上到下,各级党委政府都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各涉老部门都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能做到老年人的事都有人管、老年人的困难都有人帮。

除了政府组织外,还有大量的老年社会组织,他们为政府分忧、为老年人解愁,发挥了独特作用。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基层老年协会,目前全国有55万个,覆盖了80%以上的城乡社区,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开展老年人思想教育、维护老年人权益、组织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帮助高龄失能有病困难老年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政府老龄工作的得力助手。国外老龄组织来跟我们交流时,都很羡慕我国完善高效的老龄工作组织体系。

比如上海的睦邻点和各地的互助养老,都是基层老年协会做。最近,我们带国外的老龄组织到地方考察,在广西龙头村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地老年协会置办了一些餐具和桌椅,谁家办红白喜丧都可以来租,通过这种方式既方便了村民,也可以创收,实现可持续发展。老年人这么有创意的做法,得到外国友人们一致称道。

其实,这些案例的背后就是中国特色。一大批老年人都愿意不计报酬地志愿服务,他们积极性高,素质强,充满了创新的活力。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政府积极作为,老年人们凝聚起来自助助人,这就是中国方案,我们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猜你喜欢
老龄人口老龄化养老
养老生活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养老更无忧了
老龄事业
德江县老龄办调研农村互助幸福院选址工作
联合国援华第七周期老龄课题研讨会在黔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