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东
疫情过后,很多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预期中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来,广大女性的存钱理财意识反而变得更强。根据中新经纬的调查问卷显示,仅4.3%受访女性选择了“疫情后要报复性消费”,46.5%的女性选择“疫情让我认识到要更加努力存钱”,剩余49.2%选择了“没有变化”。
或许,正是这场疫情,让很多月光族意识到储备的重要,对女性来讲,更意识到手里有钱才有安全感。那么,究竟该让自己存下的钱,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才能保值甚至升值?
随着时代变化,目前女性最首选的理财方式并不是存款或理财产品,而是自主买房。
据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2020年女性置业报告》,2020年约四成女性计划独立买房。在置业计划方面,计划5年内购房的女性占比达81.7%,其中,20岁~29岁的女性群体中有超过四成比例打算购买首套自住房。
这个统计数据非常耐人寻味,20岁~29岁已是90后群体,其中很多是未婚女性。这类群体对投资房产体现出浓厚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当今女性越来越具有独立性,另一方面也投射出在年轻女性中,投资房产所具有的独特吸引力。
90后女性的选择并非没有道理,房产其实是一种多功能投资品,自住、房价增值、房租收入、抵押融资、学区、户籍等多种渠道都可得到实惠。更主要的是,购房可以约束90后未婚女性的日常开销,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针对未婚女性买房,建议最理想的方式是通过首付+月供的方式,目标应尽可能选择位于市中心地段的小平米精装房,如此類房产有学区优势则更加理想。因为女性未来结婚时,丈夫一方购买住房,考虑到居住条件的提升,房型普遍会偏大,很难同时兼顾位置和学区。女性若能够提前兼顾,一旦结婚生子,可直接派上用场。
至于已婚女性,则会有改善型购房需求,和理财的关联度不大。如果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在购买改善型住房时也应尽量采取首付+月供的模式,这样不必将原有房产填充进去,更为合理的规划是将原有房产变卖,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购房虽是女性理财首选,但并不是唯一一种,而且,女性也不能将自己所有资金都押在房产上。尤其是未婚女性,未来生活走向存在较多不确定性,需要灵活配置资金。因此,女性理财,至少应将1/3的资金用于金融性投资。
金融性投资种类较多,如股票、债券、纸黄金、黄金T+D、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若女性已开始投资房产,贷款购房,那么剩余资金的分配不适合参与股票、黄金T+D等较高风险的品种,可关注混合类基金和理财产品,尤其是基金定投产品,非常适合对金融产品了解较少的女性。
需要提醒的是,女性普遍以感性思维为主,理性思维弱于男性,而感性思维在股市中很容易吃亏,因此除非有丰富的经验,否则投资股票的仓位不宜过重,更不适合投资高风险的垃圾股。对普通女性投资者而言,最理想的投资产品仍应是基金和理财产品,其波动幅度较小,周期较慢,可让女性有足够的精力兼顾。
女性理财,另一个重要手段是购买投资型保险。在调查中,23岁~35岁的女性有半数已经购置保险,另有近30%女性保持观望。调查显示,目前多数女性是选择购买个人健康险,对投资型保险关注不多,其实完全可以选择更多种类,丰富自己的投资组合。
近年来,随着女性结婚年龄不断后移,女性个人理财意识正不断觉醒。对自己的生活、财产有一个清晰规划,不仅仅会让个人婚前财产显著增长,更能提升女性的财产意识,有助于女性婚后全面规划家庭财产,同时为个人发展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