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先秦两汉诗歌中的黄河诗篇

2020-10-09 11:12张强
北方文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河伯两汉诗篇

张强

摘 要:自《诗经》开始,歌咏黄河的诗篇就在文献中屡有记载,“黄河诗篇”由此起始。人们吟诵黄河,或直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场面不一,情感各异。因各种原因,“黄河诗篇”的数目虽难以明确,但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先秦;汉朝;黄河;诗歌

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有一条形似巨龙的大河,它源自高原,东流入海,横跨中国九省区,发展出了独特的文明,它就是黄河。从古至今,面对着母亲河悠久的历史、不羁的气势、壮丽的景色、严重的灾患,无论是民间百姓,还是封建帝王,无不为之动容,言之不足,歌之咏之,写下了令人动容的篇章,留下了千古相传的佳作[1]。自《诗经》首篇《关雎》开始,历朝历代的诗词曲赋汇聚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大河奔流,而其中先秦两汉时期的“黄河诗篇”亦在历史星空下灿烂夺目、熠熠生辉。

一、古代黄河的别称

人类文明源水而兴,因河而承。中国境内的先民很早就生活在黄河两岸。他们一方面享用着黄河带来的灌溉、饮用等恩惠,同时还要承受着河水暴虐、泛滥带来的困难,建立了一种既依赖又畏惧的特殊情结。

黄河,是现今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这也是它被称为黄河的原因。但也正如它的性情,其名号在历史上亦多变化。据史料记载,它在我国最古老的字书《说文解字》中只被叫作“河”,在我国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被称为“河水”,后来,它又有了《水经注》中的“上河”、《汉书·西域传》中的“中国河”、《尚书》中的“九河”、《史记》中的“大河”等不同的名称。一直到西汉,由于流经中黄土高原地区水土的不断流失,河水中的泥沙含量日益增加,“浊河”或“黄河”的说法偶被人加以使用。黄河作为普遍名称被世人广泛使用,应是在唐宋时期。

二、古诗中的“黄河诗篇”

这里所谓的“黄河诗篇”是指写于先秦两汉时期,以黄河为主要描绘对象或内容与黄河有关,反映黄河流域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社情民意,或借黄河景观、传说、史料等寄托个人情怀,抒发作者感受的一系列有据可查又较有影响的诗作[2]。

据此定义,在“中华国粹网”诗词库中输入关键词“黄河”,检索结果有13条,其中先秦与两汉均为0;魏晋南北朝共有7条,从诗体来看,既有五言又有七言。著名的乐府民歌《木兰辞》即出自这一时期;到了隋唐时期,数量达到了190条,题材更趋丰富,格律规整严谨,名篇佳作频出。

按黄河不同称谓进行搜索,“河”关键词下,可见结果有96条,其中先秦21条,出自《诗经》的有15篇,屈原有3篇,其余作者不详;秦朝结果为0;汉朝有18条,作者既有武帝刘彻,还有一些无名人士;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有240条,文风活跃,大家辈出。在“大河”关键词下,搜索结果有3条,先秦1篇,魏晋2篇;搜索“河水”,共得13条,先秦、两汉各3篇,魏晋南北朝时期7篇;搜索“上河”,共得5条,汉1篇,南北朝4篇;搜索“九河”,共得5条,先秦2篇,魏晋3篇;搜索“浊河”,共得4条,全部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搜索“中国河”,则无所得。

在另一古诗词鉴赏网站——字博缘文学网,键入关键词“黄河”,结果与上述相似。其中先秦与两汉均为0,魏晋南北朝3条,到了隋唐则有191条;“河”关键词下,先秦16条,秦汉朝4条,魏晋南北朝时期22条。搜索其他关键词,所得数字少于中华国粹网,但情况也基本类似。

如前所述,由于黄河在远古时期名称并未统一,单单搜索“黄河”一词,结果难免有遗漏。但按其不同称谓进行搜索,由于历史久远,再加上古代诗歌表现手法方面的原因,要准确分辨先秦两汉时期“黄河诗篇”的具体数目,还有不少困难,仍需付出极大努力。

三、“黄河诗歌”的时代特征与艺术价值

一般来说,有价值有意义的诗歌无一不是应时而生,顺势而为,依情而动,有感而发,当然它又随着诗人不同的人生体验与变化着的心境而发生改变。先秦两汉时期的“黄河诗篇”亦大抵如是[3]。

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写到黄河或至少是黄河支流的诗作就有十来篇,如其首篇《关雎》就写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它不仅写到了河边的景物,也写到了河两边人们的生活情景,朗朗上口,情深意长;又如《魏风·伐檀》中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里不仅有对河水的仔细观察,还有对肉食者的嘲讽,更有对伐木者的深切同情,读来发人深思;再比如《卫风·硕人》中写到的“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这里不仅写到了黄河的浩大水势,而且描写了岸边的植物与捕鱼人的动作,生动再现了这条大河的风物与人情。可以说,《诗经》中这些对于黄河的吟咏,生动描写了当时人们临河而居的生产生活场景,也表达出人们的内心情感。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車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九歌·河伯》,一开始就以开阔的视野、浪漫的笔触对河神的风姿与气势进行了描述。大风起兮,波浪翻腾,河神驾着荷叶做盖的水车,精神饱满、意气昂扬。此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但从诗歌描绘的浩大声势以及“河伯”“九河”“昆仑”等用词来看,它应是一首祭祀黄河河神的祭歌,而且可算是专门吟咏黄河河神的作品。

秦汉时期有关黄河的诗作相比较少,比较出名的有东汉赵壹的《疾邪诗》,以及一些思妇怀人之类的乐府民歌,当然特别引人注意的是汉武帝刘彻专门吟咏黄河的《瓠子歌》。赵壹的《疾邪诗》,是其《刺世疾邪赋》中的两首诗,分别假托秦客和鲁生所歌。全诗指斥小人窃据高位,豪强把持一切,刚直有才的贤士多被埋没。该五言诗讽刺力很强,起句“河清不可恃,人寿不可延”,就含蓄而愤慨地道出东汉末年的政治已经腐烂透顶,不可救药。无独有偶,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在《归田赋》里也感叹过“俟河清而未期”。这也许是那个时期正直文人对时政的普遍看法。

水,既可兴利亦可为害。历史上,黄河水患频发,几度决口,给当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决入瓠子河,冲垮了河堤,流入淮河、泗水,淹没了梁、楚十六郡国大片土地。为堵住决口,汉武帝先是派人筑堤拦水,但未能如愿。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他亲自来到现场,并写下了后世著名的《瓠子歌》。《瓠子歌》前面主要写当时洪水的肆虐以及他内心的忧虑:“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忧兮柏冬日。”“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齿桑浮兮淮泗满,久不返兮水维缓”,则是将未能成功的原因归咎于水神河伯。《瓠子歌》后面主要写堵塞决口的战斗场面。“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汛流难”是说工作的艰难与困苦;“搴长筊兮湛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是说工作中遇到的新的难题,最后,“颓林竹兮楗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经过几番苦斗终于堵住了决口。《瓠子歌》是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由封建帝王写就的治理黄河水患的诗歌,不仅艺术上较为出色,而且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清人张玉谷评价为“悲悯为怀,笔力古奥。帝王著作,冠冕西京”。

四、结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养育着生命,承受着恩怨,影响着世人。肇始于先秦时期的“黄河诗篇”,经秦汉,后成长于魏晋南北朝,终显彰于唐宋,始终承载着厚重的人文、社会与历史价值,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与审美品格。那些经典的“黄河诗篇”传诵千年,至今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在黃河流域生态环境和高质量发展被定位为国家战略的新的时期,加强对古诗词中有关黄河诗篇的研究,对全体国人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黄河,弘扬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构建美好和谐的自然生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参考文献

[1]国粹网中华诗词库[EB/OL].http://www.zhgc.com/sc/index.asp.

[2]字博缘文学网[EB/OL].https://sou-yun.cn/.

[3]武霄.古代黄河诗歌艺术的历史特征与价值探析[J].大家,2010(11):25.

[4]黄雅玲,刘涛.“黄河文学”研究的意义价值与可行性分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4(03):11.

猜你喜欢
河伯两汉诗篇
时光的诗篇
“河伯”形象的文化精神透视
中华诗篇
鼎盛期|两汉
雪峰山诗篇
两汉名碑注译——鲜于璜碑(一)
高句丽与两汉关系研究
两汉文化沾渐西南夷述略
人神传说之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