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适合在临床进行开展。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加减;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9-0047-01
前言:冠心病心绞痛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临床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通常以药物为主。本文将对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5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26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2.4±2.2)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6.1±1.1)年;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3例。
观察组26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2.5±2.1)岁;病程4~10年,平均病程(6.2±1.2)年;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4例。
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
1.2 方法
1.2.1對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可以选择低分子肝素、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等。
1.2.2观察组患者:常规西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血府逐瘀汤加减药方如下: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赤芍、枳壳、川芎、桔梗、柴胡、甘草,剂量分别为:12g、9g、9g、9g、9g、6g、6g、5g、5g、5g、3g。若患者伴随痰浊,增加半夏、陈皮、瓜蒌,剂量分别为9g、9g、10g,若患者伴随瘀血,增加丹参、乳香、没药,剂量分别为30g、6g、6g,若患者伴随气虚,增加党参、黄芪,剂量为:15g、20g。每日一剂,煎服,早晚各一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以及红细胞压积水平。
1.4 统计学
采用SPSS22.0结果数据进行比较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x±s)及%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及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造成,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等,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2】。在中医理念当中,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真心痛、胸痹”范畴【3】,并且伴随气虚、血瘀等,因此,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通常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为主。
血府逐瘀汤的药方中,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功效,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通经活络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理气、祛风止痛的功效,柴胡具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的功效,将这些药物联合起来,往往对于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奇效【4】。在现代药理学中,血府逐瘀汤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浆比黏度,在改善患者的血流变水平方面作用显著,同时,它还能够扩张冠状动脉血管,降低患者体内胆固醇的含量,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肌细胞的供氧供血。除此之外,血府逐瘀汤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系统,防止红细胞聚集,并且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供血,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5】,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改善心绞痛。
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以及红细胞压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过程中,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以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适合普及。
参考文献
[1] 闻海军.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12):83-86.
[2] 王洋,朱志林,李北和,曾令海,杜彬彬,胡蓉,贺玲.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10):90-92.
[3] 孙俊雄.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3):49-51.
[4] 李海涛.冠心病心绞痛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2):153-154.
[5] 陈林,彭维.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31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0):85-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