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要:学校组织和社会组织一样,是重要的存在,并有其存在的方式,有阶层、有分工、有调整、命令归一、统率边际、适度集权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的特征进行分析,概括组织特征的各个层面。组织不仅仅是指公有组织,还包括那些自发形成的无形式化的非公有组织,后者是不可忽视的组织存在形式。同时,不能忽视非公有组织的组织作用。
关键词:学校组织 组织原理 公有组织 非公有组织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6-0160-02
韩国世翰大学校教育学科教授张来灿在《教育行政与教育经营的理解》一书中,分析了学校组织及其内部的非公有组织的类型和机能,现翻译、整理这一部分内容,希望在学校的管理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游离于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等领域中的某一组织,否则就不可能过一种稳定有序的生活。如果不把子女送进学校,他们就难以获得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身心健康成长。成年人如果不工作,不归属于某一职场,想拥有稳固的家庭、良好的社会交往就变得很困难。我们融入组织,物质和精神上大部分的需求就得到保障,因此可以说,组织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存在,也是获得成就的手段。
埃齐安(Etzion,1964)曾把组织定义为:在某一特定环境下,为获得特定目标,而拥有的特定构造的社会单位或人类的结合体。巴纳德(Barnard,1938)把组织定义为有意识地调整组合成的两人以上的活动和力量的结构。乌迪(Udy,1963)说:“组织是内部成员之间,按照某种特定的关系,互相有所作用的人类集团。”西蒙(Simo,1956)把行政组织看作决策机构,根据组织的机能,分担并设立履行业务的标准、行使权力和影响力,沟通、教化和训练等五个例子。把多位学者对组织的定义综合起来,可以把组织定义为:所属成员合作完成他们的共同目标的一种体制。
一、组织的原理
很多学者以学术性为依据,解析几种组织的原理,但那些原理是和行动纲领、准则等雷同的抽象概念,要想对它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检验还比较困难。尽管如此,组织原理仍然被认为是组织活动的方针,它在提高组织成果效率中起到促进作用。
多位学者提到的组织原理中没有完全一致的原理,从学术的观点看,原理多少有差异。比如:法约尔(Fayo,1949)的十四个基本原理,穆尼(mooney,1947)的三大原理,金钟哲(1992)的四大原理等,还有许多学者曾提出多种多样的组织原理,我们把这些组织原理综合概括为如下几种原理:阶层的原理、分工的原理、调整的原理、命令归一的原理、统率边际的原理、适度集权的原理。
(一)阶层的原理
阶层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由权限和责任的大小轻重所构成的地位垂直序列或等级。典型的阶层原理,我们可以在部队中看到。阶层是金字塔型还是平面型,权力和责任的集中和分散有很大的差别。组织拥有阶层形态,权力、责任、官阶是必然的,组织是以官阶为基础的。
(二)分工的原理
分工是指为了有效率地执行任务,组织的成员各自依据他们的专业分担任务,每个人将优势集中在自己的某一领域。专业化的组织,分工是必然而且是必需的,不论是《科学管理方法》的倡议者泰勒,还是官僚制的倡议者韦伯,都把分工看作提高组织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一个人教几门课程,就不如根据专业只教一门课,这样更有益于提高教学质量。分工的形态大致可分为横向(水平)分工和纵向(垂直)分工(金允泰,2004)。在图1中,横向分工是在同一阶层内根据机能的性质划分职务的方法。如:与教学相关的业务由教务处长分担,与学生相关的业务由学生处长分担,与行政相关的业务由行政处长分担,这就是横向(水平)分工。纵向分工是上下阶层之间分担任务的方法,委任权力和责任的形态。如:校长把学校管理业务中的一部分安排给副校长,副校长把一部分工作安排给处长,处长把一部分工作安排给教师,这样的做法就属于纵向(垂直)分工。
(三)调整的原理
所谓调整,是为了有效地完成组织的目标,使下属组织之间能有机合作而实施的方法。穆尼(Mooney,1947)说,调整的原理是组织重要的原理,是管理所应承担的责任;但下级组织若存在利益关系导致的矛盾时,会产生较大的阻碍。这种阻碍调整的因素包括:高度专业化的任务会给相对应的利益集团带来压力,软弱的领导能力和权力、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存在差异,以集团利益为标准的割据主义等。这些是在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四)命令归一原理
这个原理是员工只接受并服从一个上级的命令。如果接受多名上级的命令,就会不知所措,该听从哪一位上级的指令,为此产生恐慌。古力克(Gulick,1937)曾说,命令统一原理的效果是:(1)带着责任心,有组织,有效率地工作。(2)打报告的渠道明确,保持地位的安定感。(3)明确告知员工报告和命令的责任所在。(4)容易进行全体的调整。但现代由于机构权力增大,命令统一的重要性越来越弱。(金昌杰,1996)
(五)统率边际原理
这个原理指的是一个领导能够直接统领下属的数量极限。这个原理依据人的能力限度来界定。一個上级能统领部下的人数是有限的,那这个数量多少为宜呢?1918年,英国霍尔丹委员会(Haldane Committee)认为10个人是比较理想的人数,最多不要超过12个人;法约尔(Fayol)认为5—6个人;乌威克(Urwick)认为上层级4名、下层级8—2人为宜;格拉村(Graicun,1937)主张按阶层上部层5—6名、末端层20名是比较适宜的规模。(金允泰,2004)
(六)适度集权原理
这一原理认为,教育行政的权限过多地集中在中央是不适合的,但过多地分散在地方也不可以,中央和地方应当在某种限度上划分,是在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之间有适度的权力分配并持续下去的原则。
二、学校组织的形态和类型
我们所认为的组织不仅仅是指公有组织,还包括那些自发组成的无形式化的非公有组织,后者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非公有组织对组织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也需要正视和克服它的弊端。学校作为社会团体组织形式之一,也普遍存在公有组织和非公有组织,这两种组织形式是客观存在的,其特点和作用是不同的。
公有组织是指程序化的、有编制的组织,也就是指在正式的组织机构图表上、或公示了的机构表中存在的组织,它的特点是有权威性、有等级、有明确的责任、有标准化的业务执行能力、缺少人性化的人际关系等特点。
非公有组织是指存在于公有组织之中的非正式的组织,是自发产生的,具有融洽亲和的特点,是在公有组织之中、人与人之间通过较多的接触自然而然形成的。例如:人们自发形成的俱乐部、根据爱好形成的小集团等。非公有组织能够形成的依据大致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中包括性别、年龄、亲缘关系等;后天因素有同乡、同窗、学历或受教育程度相近、居住地相邻等,这些是与组织本身无关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根据业务相近、阶层相近、地位相近、同一时间入职等与组织因素有关的一些因素。
(一)公有组织和非公有组织的特征
公有组织和非公有组织性质有很大的差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金昌杰,1996):公有组织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人为编成的制度化组织;非公有组织是以亲缘、地缘、同窗关系等为依据,自然而然产生的组织,从产生起就带有浓厚的小集团利益色彩。
首先,公有组织追求工作效率,而非公有组织追求亲缘人脉关系。其次,公有组织有外在性、表面性、程序性;非公有组织有内在性、真实性、自由性。再次,公有组织有遵循合理性及追求效率性、规模比较大的特点,非公有组织是情绪化的、不遵循合理性,而以人际关系为基础形成的小集团。最后,公有组织的领导权威,是制度赋予的;相反,非公有组织是在一群人的认可下形成的。
(二)非公有组织的机能
非公有组织对公有组织的影响,即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促进作用与阻碍作用。
1.非公有组织的促进作用
第一,起到职业稳定的作用。非公有组织,有时可以成为员工自由发表不满情绪的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倾诉出来,获得他人的劝导和安慰,对职业安定有所贡献。第二,自由表述个人观点:在正式组织中不能清楚表述的意愿,在非公有组织中可以得到补充。第三,合理建议作用。有些时候能以比较自由的方式,给正式组织的负责人提供合理的建议。第四,缓解僵硬的人际关系。轻松自由的非正式组织,使人际关系及组织氛围变得轻柔融洽,起到缓解正式组织人际关系的作用。第五,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非正式的接触,员工之間能够比较自由地合作,使知识和经验得到交流与共享,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2.非公有组织的副作用
首先,敌对情绪。两个非公有组织往往会引起敌对情绪,可使正式组织的根基发生紊乱的现象。
其次,情面主义。非公有组织和其他的非公有组织容易相互排斥、对立,出现派别,由此陷入情面人事。
最后,意懒、士气低落。因非公有组织之间相互对立,会产生歪曲事实,甚至是诽谤的信息,并因此造成士气低落。
三、结语
学校组织是组织的一种形式,具有组织的各种特点,同时我们要正视非公有组织存在的必然性。这个现象也曾经在梅奥(Mayo)等人的霍桑(Hawthorne)实验中得到证明。在企业、公共行政组织、学校、部队等公有组织中,都存在非公有组织,它们在某些时候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有时也会出现消极作用。当今许多的组织内部所存在的非公有组织,对公有组织的目标实现中起着促进作用,有时又会有对立阻碍作用。这就需要正确地认知和引导。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