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博 吴彩斌
[摘 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项目意识和创新意识,缩短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工程项目意识和综合素质,江西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科开展了基于专业技能竞赛的矿业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以竞赛驱动为主线,以开放实验室为依托,指导学生申请各类各级科研项目,依托项目研究成果参与各类专业竞赛,提升了学生创新性工程思维和创新性能力,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关键词] 开放课题;科研团队;竞赛体系;研讨教学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项目驱动-大班授课-分组研讨的《表面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XYJG-2018-129);2019年度江西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中试车间的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 冯 博(1986—),男,河南商丘人,江西理工大学矿物加工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业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吴彩斌(1972—),男,江西鄱阳人,江西理工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业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110-02 [收稿日期] 2020-03-12
一、前言
江西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科创办于1958年,是江西省“十三五”重点支持学科、江西省一流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自1959年开始招生以来,以本科教育为主,以为科研院所、厂矿企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目的,累计为社会输送了5000多名优秀人才,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长,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1]。研究显示,近年来全国用工需求不断增长,但是仍然面临着人才供给与需求差距较大等矛盾[2]。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大学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学生贯通知识,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提高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契合度[3]。
通过对毕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访谈,我们发现矿业工程学科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不知道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②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理论与实践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学生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联系;③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薄弱,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鉴于此,江西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科通过成立本科生科研团队,设立开放实验项目,建立完备的专业技能竞赛体系,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形成了基于专业技能竞赛的矿业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二、基于专业技能竞赛的矿业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主要内容
1.成立本科生科研团队,设立开放实验项目。学科结合教师的科研方向,建立了本科生科研团队。团队指导教师由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负责在学术思想、研究技术手段与研究方法、研究工作成果分析总结等方面对学生给予指导。团队成员由各年级学生混合组成,建立了阶梯递进式科学研究训练实践体系:大一学生以阅读文献、协助做实验为主,大二、大三学生以设计、完成实验为主,大四学生以总结、发表成果为主。
为了使学生有足够多的机会进入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和试验训练,学科设立了开放课题供本科生团队申请。项目立项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提交研究报告,然后依据报告参加竞赛、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
2.设立专业技能竞赛,构建学科竞赛体系。矿业工程学科以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西省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为平台,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形成了完备的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了适合各年级学生的“金字塔”型的完整学科竞赛机制。学科竞赛体系中不仅有面向广大同学的基础性竞赛,而且有面向拔尖生和兴趣生的综合竞赛,同时在设计竞赛内容和形式时具有不同侧重点和针对性,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考虑到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竞赛在加强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实现了练脑、练手、练口和练心的统一,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心智得到了升华,受到企业、继续深造单位的好评。
3.建立以竞赛为驱动的研讨式教学方法。矿业工程学科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建立了以“竞赛驱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为核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班研讨过程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设置成命题项目,各研讨小组在导师指导下查询资料,寻找项目解决方案。然后各小组通过课堂汇报,质疑研讨,老师点评,形成小组成果,学生依托成果参与竞赛。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资料检索、归纳文献和运用文献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合作和贯彻执行的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科注重以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实验方法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学习,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習方法,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训练。
三、基于专业技能竞赛的矿业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成效
自2012年以来,江西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科学生通过以老带新,自由组队的形式,组建本科生科研团队20多个,共有400多人加入科研团队,获批各类项目6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40多篇,获得各类奖励30余项。学生通过参与开放课题研究,获得了基本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受到企业、继续深造单位的好评,学生就业率和考研率不断提高。
四、结论
江西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科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构建了以竞赛驱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积极寻找服务载体,鼓励引导学生积极进入实验室参与导师研究的课题,促进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为人诚实的矿物加工工程应用创新型专业人才,对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浩,张向前.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对科技人才发展的需求与趋势[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5):43-50.
[2]张辉,王辅辅.社会需求导向下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16(1):82-84.
[3]费翔.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刍论[J].教育评论,2017(1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