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育差异

2020-10-09 04:00王亮亮雯博刘辉张凯毕忠勤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7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王亮亮 雯博 刘辉 张凯 毕忠勤

[摘 要] 力争卓越,争创一流,是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历史使命,也是其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了实现高等院校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和谐发展,文章对二者的本质和培养方式进行了区分。根据我国国情和学校条件,探讨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定位。通过反思,认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辩证统一性,为高等院校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高等教育院校;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

[基金项目]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ZZsdl18006,ZZsdl19006);上海电力大学面向系统安全的操作系统与网络系统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上海电力大学2018课程思政建设项目(20181204);上海电力大学2019课程思政建设项目(20191206)

[作者简介] 王亮亮(1984—),男,河北沧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信息安全;雯 博(1987—),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助教(通信作者),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刘 辉(1975—),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业控制安全、机器学习;张 凯(1990—),男,山东临沂人,博士,信息安全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为网络信息安全;毕忠勤(1977—),男,安徽安庆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7-0072-03    [收稿日期] 2019-11-04

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和高等院校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的发展,但是忽视了本科生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的本科生教育存在着许多不足,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课题。

一、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概念差异

(一)本科生教育

我国的本科教育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采用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并将本科教育指定为专业教育。本科教育是一种宽口径专业教育,其以通识教育为基础[1]。通常是采用“二二分段”的教育模式,在本科低年级展开通识教育,高年级展开专业教育。从整体上看,本科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研究生教育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时间较久,从民国时期开始,总共经历了4个时期,分别是:初始时期、规范发展时期、恢复稳定发展时期以及快速发展时期[2]。2012年,教育部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规范,使用导师负责制,专业学位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构建考核、培养、管理、评价体系。学术学位则是导师带领学生展开科研任务,提高其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3]。研究生教育和通识教育不同,前者侧重于专业教育,进一步细化为学术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两类研究生教育。这就是所谓的研究生教育本质就是培养某个专业的高级人才。

二、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差异

(一)本科生教育的本质

本科生教育的本质是高等教育院校的本科教育各个要素之间不可避免的联系,这些要素是其固有的[4]。根据本体论观点,高等教育院校的本科生教育共同属性是专业化。本科生教育形式多样,不同时期的本科生教育形式也不同。从本体演变发展过程来看,各个时期的本科教育的共同属性为专业性;和其他相关教育层次相比,本科生教育的特殊属性有高等基础性、高等专业性[5]。其本质属性是上述属性的统一,是基础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高等专业教育。

(二)研究生教育的本质

高等教育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研究生教育各个要素之间不可避免的联系,这是一种固有而独特的性质[6]。首先,研究生教育具有教育的普遍性,是一种培训人们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本科生教育相比,完成研究生教育的学术需要在更高层次上追踪学科前沿,并创造新知识、新理论,发现新规律、新现象。所以,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三、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式的差异

(一)培养对象的差异

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二者在思维认知方式、生活、学习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对于本科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获取学习的能力,对于研究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获取工作的能力[7]。本科生通过相关课程来获取知识,研究生通过研究项目来进行学习。本科生鼓励基础课程的学习,而研究生则鼓励多样化和灵活的学习方式。本科生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研究生是“面向项目”的。

(二)培养目标的差异

为了符合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我国高等教育院校针对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教育目标[7]。大多数高校的本科生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通识性人才,即是传授给其高等基础教育,然后在根据其选择的专业培养其基础的专业能力。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打造在该专业的领导性人才,其课程数量较少,学习场合也从教室搬到了实验室、科研室等,以项目目标作为培养的目标,提高其独立研究的能力。

(三)培养过程的差异

1.专业能力的培养层次不同。本科生教育的课程均为通用的专业课程,重视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完成本科生教育之后,学生往往可以独立、自主的学习更深入的专业知识[8]。和本科生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更加专注于在特定领域培养专业的人才。本科生教育的重点是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专业前沿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只要其具有简单的科研能力。但是研究生教育则需要參与到导师的研究中,完成科研任务,协助导师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学生完成研究生教育以后,其不仅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同时对于该专业领域也有自身的认知和理解。

2.培养模式不同。和研究生教育相比,本科生教育班级人数较多,有一些基础课程的学生数量甚至可以达到200多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也较低。一般而言,本科生教育的课程通常完全基于讲座进行授课。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导师制形式,每名导致可以培养两位研究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研究生必须根据其教育计划完成其学术任务,这在培养个人技能方面更加直接和有效。同时,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和通用,激发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3.培养对象心智不同。特别是刚入学的本科生,并不习惯高等教育的自主学习。因此,在本科生管理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和辅导员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但是,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已经熟悉校园生活,可以自行处理校园生活,同时可以在研究生课程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辅导员的劝导比引导更加有效。在研究生阶段,其公共课程的数量会明显下降,每周只有几节课,甚至在研究生后期没有公共课程,从整体上看,学生与导师在一起的时间更多,因此导师对学生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四)培养成果的差异

本科生教育的成果是学生具备特定专业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而研究生教育培养成果和本科生教育不同。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学生完成的科研成果和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全面审查的主要依据,并且是评价研究生科研水平的主要指标。很多大学都规定了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要获取一定的研究成果,如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等。这种方式科研激发研究生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

四、提高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培养效果的思考

(一)实现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与个性化

目前,本科生教育多使用基本的班级授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较差,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研究生教育在大多數情况下都是以项目需求为出发点展开学习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视野。所以,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方式,不仅包括“授课制”“学徒制”,同时还可以采用“产学研”的联合培训模式,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构建个人教育系统、教师系统和小组指导系统来培养相关的人才。首先,在培养方式上,学生既可以通过老师来获得个人指导,可以和公司合作,根据其需要培养学生,从而使学生和公司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应达到最佳匹配。其次,在本科生高年级阶段以及研究生教育中,可以为学生制定个别培训计划,每个学生必须有指定的指导老师,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最后,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强调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讲座、研讨班、专题讲座和学生讲座的组合。

(二)提高传授过程的引导性与探索性

不管是在本科生教育中,还是在研究生教育中,课程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高等教育的课程学习中,教师经常向学生介绍前沿动态、发展趋势、最新的科研成果等。老师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但是并没有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其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研究。所以,在今后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不仅仅是人类已经确定或掌握的只是,同时还需要介绍一些具有不确定性或争议性的话题。课堂内容也可以通过研究主题的形式进行,包括各种研究通常具有特定的领域,这些领域是具有未知性和探索性供的,尽管对此没有任何现成的知识,但通过师生合作讨论相关问题来达到培养的目的。

(三)加强学习过程的独立性与发现性

和基础教育相比,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较高。在进入大学以后,教师集中授课的时间大幅度降低,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压力就有所减少,学校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练习、质疑、实验等多种方式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同时,高等院校需要减少对学生科研活动的限制,不管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习和研究的方向,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的方案和计划,从而提高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导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其学习科研方案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其方案的科学性。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学习相应的知识,从而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言,其学习过程不仅要具有独立性,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发现性。通过上述讨论,发现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灌输现有的知识和答案,同时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为其营造一种独立探究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主动进行探究,发现问题。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有目的、有意识、有目标地去进行学习,探究知识,掌握知识,最终发现问题,并鼓励其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发现者和探究者,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刚,陈勇.浅析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互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5):58-61.

[2]李安萍,陈若愚,胡秀英.研究生教育“本科化”认识的形成与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1):26-32.

[3]朱萍,夏欢,陈啸,等.“一带一路”引领下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探析—基于南京理工大学的案例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7).

[4]曲绍卫,郭栋.我国工程院所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不足及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8(05):123-126.

[5]马鹤,梁赛江.对于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8(01).

[6]邓孔书,李媛媛,王彼岸.基于“素质蛛网模型”的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42(01):18-23+41.

[7]陆根书,陈晨,刘萍.国外一流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考核方法比较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7(06):62.

[8]朱曦,陈忠路.本科教育向研究生教育的转变及应对思考[J].时代教育,2017(5):102-102.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