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霞
摘要:现代汉語副词“才”用法丰富多样,语言学界对于该词的研究数量已相当可观。但由于受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一定的欠缺。从语义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副词“才”的核心语义特征进行尝试性分析,认为其核心语义特征是偏离参照X,其中参照X既包括事理参照,也包括认知参照。
关键词:副词“才” 核心语义特征 偏离参照X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6-0084-02
现代汉语副词“才”用法丰富多样,语言学界对该词的研究深入,其成果也颇为丰富。此类文献既涉及历时角度的考察,也包括共时层面的描写;既有对“才”进行的单一对象的研究,也有对“才”与近义副词展开的对比分析。不过,由于受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一定的欠缺,有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比如,众多汉语词典和论著都没有对“才”的核心语义给出明确的解释,甚至出现了与“才”的义项表示完全相反的意义。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和北大中文系语言班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对“才”的义项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例1:我才从上海回来不久。
例2:他明天才能到。
例1表示说话人主观上认为时间短或早,而例2却是说话人主观上认为时间长或晚。类似的矛盾现象还出现在《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中。一个词的义项之间常常由于语法化或者受认知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引申关系,但是不应该出现两个完全相反的义项。本文拟针对以上问题,探讨现代汉语副词“才”的核心语义特征。
邵敬敏(1997)、张谊生(2000)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都曾对“才”的基本语法意义进行尝试性的概括,将其定义为一种“主观标准”或“主观评价”。在讨论前,有必要指出的是,本文不再采用传统研究中“基本语法意义”这一概念,而是称之为“核心语义特征”。其原因有三:首先,一个词的语法意义往往是这个词在句法位置、句式搭配中体现出来的意义,而“主观标准”或“主观评价”显然是从语义的角度对“才”进行的解释。其次,“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相对稳定,句式搭配也相对固定,句法结构对“才”的意义的形成并没有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于“才”来说更重要的是明确“才”的语义特征。最后,以“特征”为研究单位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将一个词的词义刻画为某些特征的集合,能帮助我们更加细致、深入地了解该词的特点。
一、语料分析
各类词典一般都认为,“才”字句通常有表示时间长短、数量多少、程度高低等作用。
例3:
老邢:你摸脖子干什么?
老白:有蚊子。
湘玉:这才四月份。
例4:
湘玉:放了三天假,(你)六天才回来,你到底想干啥?
大嘴:那啥,晚上想吃点啥,我给你做去。
这里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其一,在两组对话中,说话人在说话之前心中就已经存在一个认识。例3是湘玉对于何时有蚊子的看法,例4是湘玉对大嘴应该回来的时间的认识。二者的区别是:其一,例4中明确提到了这个时间是“三天”,而例3却没有;其二,客观事实偏离说话人心中的认识:蚊子一般在六月份开始活动,而例3对话的时间是四月份,不可能有蚊子,这是湘玉对老白的反驳。例4中大嘴本来只有三天的假期,他却休息了六天,湘玉为此表达了对大嘴的不满。
那么,“才”和以上两种情况有什么关系呢?“才”对于句子的语义有何贡献呢?在此不妨将用例中的“才”字删除,以观察删除“才”字的后果。单说“这四月份”可以理解为“现在是四月份”,显然是一个对实际情况进行客观描述的简单命题,这样的回答让人觉得答非所问,也无法以此为基础展开对相关会话含义的推导。表达主观认识“放三天假”和客观事实“六天回来”都出现在语境中,二者形成了一种对比,并激发出对相关会话含义的推导;不过,一旦将“才”删除,说话人态度的表达就不如有“才”的句子来得那么强烈了,与“放了三天假”的对比也不那么明显了。由此可见,“才”对于句子语义的贡献在于,为陈述命题的说话人预先设置了一个“标准”,并且这个标准与命题中的实际情况距离远。例3中,湘玉对于何时有蚊子的看法(即六月份),就是提前预设在湘玉头脑中的标准。为了证明以上观点的解释力,以下将考察表示数量多少和程度高低的“才”字句。
例5:
小米:吃饱了!
掌柜:你几天没吃饭了,吃了五碗才吃饱?
例6:
白展堂:……你看,这还有字呢,“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吕秀才:我怎么看不懂呢?
白展堂:梵文,你看不懂。
吕秀才:这一共才两个字啊!
白展堂:对呀,第一个字是“拿什么拯救你”,第二个是“我的爱人”。
例5和例6中的“才”和数量有关:例5中小米吃了五碗饭才吃饱这一事实,严重偏离了佟掌柜对于小米吃饱所需饭量的原心理认知;而在例6中,只有两个字的梵文竟然能够翻译成汉语中十个字的一句话,也让秀才觉得不可思议。再如:
例7:
A:终于能喝上水了!
B:费了半天劲才打来的,省着点儿喝!
例8:
佟湘玉:小贝,你终于长大成人了!
郭芙蓉:不是吧,她才上小学诶!
例7和例8中的“才”和程度相关:在例7中,辛苦了半天才打到水这一客观现实和A的心理期待相差甚远,例8中小贝刚“上小学”的现实和“长大成人”之间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
可见,在表示数量和程度的用例中,说话人心中也预先设置了一个标准,并且这个标准与命题中的实际情况相远离。为了证明“才”的作用,也将例6到例8中的“才”删除。删除后,整个句子成为一个叙述客观事实的命题,不能体现出说话人的预设的标准,也就无所谓是否与客观事实相偏离的问题了。由此可见,在“才”字句中,“才”对于整个句子的语义贡献是:为说话人预先设置了一个“标准(X)”,并且这个标准与命题中的实际情况(X1、X2、X3、X4……)相远离。正是二者相偏离的这一趋势加强了说话人的语气:
二、偏離参照X
通过以上各例的讨论,可以发现每个有“才”的用例中都包含一个说话人的预设标准,这种标准或是显性存在于句子之中,或是隐含于断言之内的。以上各例中的“标准”分别为:A.蚊子一般在六月份开始活动。B.大嘴应该在放假三天后就回来。C.小米吃三碗饭就可以饱了。D.梵文翻译成汉语,两者的字数应该相近。E.打水如果能更省力就好了。F.一般上了大学(满18岁)的孩子才算长大成人了。
张谊生(2000)把“才1”①定性为表示主观评价的评注性副词,其基本语法意义是强调说话人对所陈述事件在时间、数量、范围等方面的主观评价。以上C和D是说话人对于别人的饭量和不同语言间翻译字数对应问题的主观期待和猜测,E中“如果……就……”这一假设复句更能说明这是一种主观上的期望。以上三类称作一种“主观评价”尚可以说通,但能否按同一思路来阐释A、B和F可就值得怀疑了。
A和F都是自然规律的体现。A(蚊子一般在六月份开始活动)是存在于百科全书中的自然知识,是一种客观的存在。F(满18岁是成人)则是人在生理上的一种生长规律,也是法律中对于成人的定义,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放假时间必须依照上级的规定,不能擅自更改)是管理中的规章制度,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由此可见,这些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知识,体现的是客观存在之间的因果联系,既包括自然的生长规律,也包括社会中约定俗成的法则,都是为社会群体共同认可的。因此,“才”所体现的说话人预设的“标准”不仅有说话人主观上的“期待”或“评价”,还有为社会群体共同认可的常识。
鉴于此,同时也为便于下文的论述,本文将“说话人主观上的‘期待或‘评价”及“为社会群体共同认可的常识”这两种“标准”统称为“参照X”,其中为社会群体所共同认可的常识称之为“事理参照”,说话人主观上的期待或评价称作“认知参照”。
至此,本文归纳出了“才”的核心语义特征中的一个要素,即:[+以X为参照]。
在上文对用例的分析中看到“才”的语义中除了存在参照X外,还存在一种客观实际与这一参照相远离的倾向。“才”是象形字,据《说文解字·才部》,其本义为:才,草木之初也,意即离真正长成在时间上的距离尚远。张谊生(2000)在阐述“才”的基本语法意义时也指出,这种主观评价由于语义指向的不同可分为“增值”和“减值”两种相反的倾向,肯定了客观事实偏离“主观评价”的倾向。因此,“才”核心语义特征含有两个关键的要素,即“以X为参照”和“偏离参照”。由此,可以将“才”的核心意义刻画如下:[+以X为参照]、[+偏离参照]。
三、结语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在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对现代汉语副词“才”的核心语义特征进行了尝试性的提炼和概括。“才”的核心语义特征是偏离参照X,其中参照X既包括事理参照,也包括认知参照。考虑到本文着眼于探究“才”在实际话语中的作用,大部分用例采用电视剧《武林外传》。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使用的例句均为有关“才”的单句,并且不含有强烈的语气。有关“才”的复句和含有强烈语气的单句还需做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注释:
①张谊生(2000)用“才1”表示“才”基本义。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6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释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蒋静忠,魏红华.焦点敏感算子“才”和“就”后指的语义差异[J].语言研究,2010(4):43-50.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王还.“就”和“才”[J].语文学习,1956(12):35.
[5]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D].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