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桂 权循东
摘 要:通过2019年在寿县堰口镇开展的水稻化肥减量增效试验,分析测土配方施肥、磷肥减量2种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寿县测土配方施肥推荐施肥量为基数,磷肥减少10%、20%、30%对水稻产量影响不大,产量差异均不显著。效益最好的为磷肥减量20%施肥模式,即磷肥(P2O5)为48kg/hm2時,投产比最小。
关键词:化肥减量增效;单因子肥效试验;水稻
中图分类号 S5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7-0092-02
1984年土壤普查时期,寿县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为8mg/kg,1997年耕地质量详查平均含量为14mg/kg,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平均含量为19.6mg/kg,2019年平均含量为25.3mg/kg。以上数据表明寿县土壤磷含量丰富,并呈逐年升高趋势。有数据表明,由于常年过量施用磷肥,导致土壤有效磷含量逐年增加,长期过量施肥不但造成严重浪费,还会造成磷素富集和环境污染[1]。因此,近几年寿县提出了水稻稳氮钾、减磷的施肥技术,为了摸清水稻生产中磷肥(P2O5)的合理施用范围,笔者于2019年在堰口镇大光社区开展了水稻减量增效单因子(磷)肥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田位于寿县堰口镇大光社区,其土壤类型均为潴育型水稻土,耕层厚度为16cm,耕层土壤养分为:pH5.7、有机质21.6g/kg,全氮1.74g/kg,速效磷23.8mg/kg,速效钾126mg/kg,碱解氮124mg/kg。该土壤肥力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供试材料 水稻品种为晶两优534;肥料品种分别为: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其N、P2O5、K2O含量分别为46%、12%、60%。
1.3 试验设计 试验为单因子磷肥减量效益对比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处理1测土配方施肥区,处理2、3、4分别为以处理1施肥量为基数,磷肥分别减少10%、20%、30%,各处理磷钾肥均做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基肥∶追肥为7∶3,具体施肥量见表1[2]。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0m2。四周做小埂,埂宽为25cm,埂高为25cm,田埂用塑料薄膜包裹防串渗,各小区独立排灌,四周保护行设1.5m宽。
1.4 试验实施与过程 试验于2019年5月1日育苗,6月11日整地、划分小区、施入基肥、灌水,6月12日移栽,秧龄42天,拉线栽插,每小区1332穴,行株距30cm×15cm,6月18日秧苗进入分蘖期。6月29烤田;7月12日追施拔节孕穗肥;病虫草害防治分别于:6月18、7月15日、7月29日和8月9日;8月9日进入始穗期,8月16日始穗,8月19日齐穗,10月3日收割,全生育期153d,各小区单收单晒分别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性状 各处理叶色、穗长、生育期基本无差别;株高介于115.6~116.9cm,差值仅为1.3cm,差异较小。
2.2 经济性状 处理1,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最多,分别为266.5万穗/hm2和172.6粒;处理4,最小分别为:253.5万穗/hm2、165.9粒。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最高的是处理3,分别为145.1粒、86.5%和24.0g。
2.3 产量 由表3可知,各处理产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处理3>处理2>处理1>处理4,分别为:8731.5、8656.5、8491.5和8370.0;较处理1增幅及相对产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处理3,分别为2.83%、102.8%,最小值均出现在处理4,分别为-1.43%和98.6%。各处理间产量增幅及相对产量最值间差值不大,仅为3.37%和4.2%。各处理产量经方差分析,差异均不显著。
2.4 经济效益 纯收入各处理表现为:最高为处理3,20012.58元/hm2,较处理1增收687.48元/hm2,增幅为3.56%;其次为处理2,19781.34元/hm2,比处理1增加效益456.24元/hm2,增幅为2.36%;处理4为19152.57元/hm2,比处理1减少收入172.53元/hm2,减幅为0.89%。投产比表现为: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其中处理3最低,为1∶11.15,处理1最高,为1∶11.15,各处理投产比均小于1∶10,且表现为减肥区投产比均小于配方施肥区,说明磷肥施用量减幅在10%~30%间,可减少水稻种植的投产比,增加水稻种植效益,见表4。
3 结论
通过对不同减肥区的生物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磷肥施用量减少10%和20%时,水稻产量不减反增,以减磷20%产量最高,为8731.5kg/hm2,经济效益最好,纯收入为2012.58元/hm2,较配方施肥处理增收687.48元/hm2,增幅为3.56%;当磷肥减少30%时,产量为8370.0kg/hm2,纯收入为19152.57元/hm2,减收172.53元/hm2,减幅为0.89%。说明在寿县水稻生产中施氮(N)195kg/hm2、施钾(K2O)90kg/hm2,磷肥施用量可减为(P2O5)48kg/hm2,水稻整体经济效益最大,为最优施肥模型[3]。
参考文献
[1]赵红军,水稻控氮减磷稳钾技术试验总结[J],农机使用维修,2020(6),137
[2]黄玉莲.贺州市八步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试验初报[J].南方农业,2020,14(7):22-25.
[3]闫向泉,孟自力,小麦高产施肥模式及效益分析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8(7):71-72. (责编: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