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晓芳
摘要:运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下的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对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作品《小小小小的火》部分翻译进行详尽分析,认识华裔作家文化身份建立的心路历程,旨在深入了解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研究,验证翻译转换理论对小说文本英汉翻译的重要指导作用,以期为更多的英汉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卡特福德 翻译转换理论 层次转换 范畴转换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5-0059-04
近几年来,一批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不乏一些美籍华裔作家的作品。在文化“大熔炉”这样的背景下,美籍华裔作家在创作之中面临着身份建立的困难、身份认同的不易,以及身份重构的无奈与必然。为了体现这种个人情感和最大限度保留原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或多或少都要涉及各类转换,竭力用各类转换使源语与译语达到翻译的对等。最系统的翻译转换理论莫过于卡特福德的理论,本文运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小说《小小小小的火》中的英汉翻译进行分析,以验证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指导英汉翻译实践的有效性,有助于未来翻译实践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
(一)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之文献综述
1958年,维奈和达贝尔内在其合作的《法英比较文体学》中提出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经过详细的研究和实践之后,维奈和达贝尔内又把直接翻译具化为借词、仿造词语和直译;把间接翻译细分为词性转换、等值、调节和改编(杰里米·芒迪,2014:89)。虽然已经细分为七种技巧,但是很多学者依然认为并不如卡特福德的概念详尽。他们在英语和法语的大量文本中还运用这七个程式进行比较和翻译实践,并做出了详细阐释。维奈和达贝尔内的研究成果为今后学者对翻译转换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遗憾的是,他们虽然已经细分出七种技巧,但没有明确地提出“转换”这个词。
1965年,卡特福德发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并在书中提出“形式对应”和“文本等值”。由于这两个概念有明显的不同,因此翻译转换的发生也就成了充分必要。随后,卡特福德(1965)郑重提出“翻译转换”。他认为,“翻译转换”指的是“源语进入译语过程中摈弃形式的一种对应”(杰里米·芒迪,2014:88)。它包罗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层次转换指的是在一种语言里用语法来诠释,但是在另一种语言中用词汇显示出的(杰里米·芒迪,2014:88)。在受到专攻语言学模式的弗思和韩礼德的极大影响下,卡特福德后来又将“范畴转换”进一步具体解释为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单位转换和内部系统转换。他认为结构转换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转换形式,并指出这个转换主要针对的是语法结构的层面,包括中英文语态的转换、中英文肯定和否定的转换及中英文重要内容的转换;为了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源文本语言的意思,翻译时会把原来的词类转换成其他词类,这就是所谓的词类转换(杰里米·芒迪,2014:89)。常见的有:将动词转换为名词和将介词转换为动词。内部系统转换主要体现在当英文里的定语从句翻译成中文时,可以将其转换为状语从句来进行翻译。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捷克学者发表了很多有关翻译转换的著作,这些著作与文学翻译理论紧密联系,因此新观点应运而生。列维主要研究源文本和目的语文本表层结构的翻译,强调译者在语言选择中应该将“逐渐的语义转换”与博弈论联系起来,而后对翻译转换进行分析。米科和安东·波波维奇(1976)集中讨论了翻译中“表达转换”和翻译转换分析的各种理论问题。在论文集中,米科(1976)提出从作用、形象性、主观性、突出与对比等方面分析翻译转换。安东·波波维奇(1976)强调“表达轉换”的分析应运用于文本的各个方面。此外,他将翻译转换分为构成转换和个体转换。构成转换受整体系统的限制,它形成于两种语言、两种诗学,以及原文和译文两者的风格差异。个体转换是译者的翻译风格和语言特征产生的(贝克,2004:230)。以上这三位捷克学者均注重对翻译转换的分析,而对翻译转换的分析正是影响且制约翻译过程规范系统的一种途径,因此三位学者提出的观点是翻译转换的重要发展,但这三位学者的研究局限于理论层面,并未详细地用于文本分析,因此不太适用于分析具体的翻译。
此外,在创建并运用翻译转换分析模式方面,阿姆斯特丹的鲁文—兹瓦特做出了巨大努力。他以维奈、达贝尔内和列维的模式为本源,建立了两种具体的模式:比较模式和描述模式。鲁文—兹瓦特模式将源文本和目的语文本分析的结果和话语层面之上的分析结合起来,并尝试提出关联的翻译规范,这意味着鲁文—兹瓦特的模式比以语言为主的分析模式更进了一步,然而因为该理论总共涵盖8个大类、37个小类,转换时还会互相交叉,这导致翻译分析过程极其复杂,因此其实用性有待提升。
1988年,约瑟夫·马隆发表《翻译艺术中的语言学科学》。在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传送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他提出的“传送模式”就是“转换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作品的翻译进行分析,但是由于新术语、符号和公式过多,而且相当复杂,导致很多读者望而却步,因此对实际翻译操作的意义不是很大(郭建中,2000:101)。
1995年,吉迪恩·图里在《描述翻译学及其他》中指出无可否认的翻译转换理论依然重要,并把翻译转换分为必要转换和不必要转换。而且都要受到规范的制约(图里,1995:57)。
2001年,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提出翻译转换是“从源文本语言到目的语文本关乎了语法转变的翻译程序”(2001:85),并且做了进一步区分。从纽马克的分类中我们看到,有四种转换和卡式转换是不谋而合的,但总体上没有卡特福德理论系统详尽。
根茨勒(2004)在《当代翻译理论》中提到,“翻译转换”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译者有意故意的不匹配,或其本身翻译能力有限,或源语与译语在语言上差异过大”。但是,根茨勒只是给出原因,并没有给出定义,也没有对翻译转换进行归类整理分析。
我国学者黄忠廉、李楚石(1992)在合著论文《翻译活动的轴心——转换》中提到,翻译转换是复杂的转换活动,包括翻译的语言过程和翻译的心理过程两种转换活动。通过两种活动,语言转换作为承载体,使语言及其优秀文化得以传播交流。因此,翻译活动的轴心就是转换(黄忠廉、李楚石,1992:4-5)。此外,姜秋霞教授(2007)认为,在笼统的层面,翻译的转换是指信息的一种传递过程;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它是指一种符号与另一种符号的对比与对应。之后,姜秋霞教授又进一步提出“语言符号转换范式”与“非语言符号转换范式”。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翻译转换理论”为主题进行期刊检索,通过对有效文献进项及量化分析后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相关的文献发文量虽有一些波动,但是整体呈递增的趋势。翻译转换理论涉及众多领域,在不同主流期刊和学报的发文量也比较客观。这体现出国内相关研究者逐渐意识到了翻译转换理论的重要性,对翻译转换理论的研究逐渐增多。除此之外,笔者对被引次数较多的权威性文献进行整理和研读后,总结出以下研究特征:
第一,国内翻译转换理论所探讨的主题按照发文比例,大致可以分为科技、文学、政论和商务四种,少部分有关理论的论文也只是对翻译转换理论做以回顾与总结。而国外相关理论模式及分类的研究已经较系统,相关研究方向集中于理论本身的研究及创新。
第二,翻译转换理论研究中实证类文献较多,总结性论文较少。从翻译转换理论本身来看,主要涉及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个类型。其中范畴转换的引用更为频繁,这体现了范畴转换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解释性,这也为理论的文本类型选择提供了依据。虽然我国翻译转换理论集中往实践化方向发展,但是可以通过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以加深其深度。
第三,从翻译技巧来看,翻译转换理论竭力追求两种不同语言结构的转换,使目标语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文本。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文本主要集中于科技文本,而文学作品的研究有待扩充。
(二)《小小小小的火》的相关研究
《小小小小的火》是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近几年来,美国华裔作家及其作品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美国华裔文学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美国华裔作家文化身份的研究也从无到有。伍绮诗作为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写作历程正是体现了在双重文化认同中华裔美国作家身份的建立和重构。这也恰恰是多数或少数华裔美国作家对身份认同的转变,即以华裔作家跻身于美国主流文学,但随着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撕掉“华裔”的标签,朝着美国多元化的写作空间发展。因此本书进行中文翻译后,使更多中国读者了解其内涵,是很有意义的。本书源文本语言简洁且富有表现力,作者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结合中英文表达习惯的差异,对原文结构形式出现的部分“违背”现象,就是翻译转换的过程。
此外,国内外学者对《小小小小的火》文本的研究并不多,且只集中在文本的意象和主题方面,并未有英汉翻译相关的研究,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下《小小小小的火》英汉翻译实例分析
(一)层次转换
中文是语意型语言,没有时态、体和复数的概念,但是英文却有详细的范畴。英文包括三个主要的时态和两个主要的体,前者分别是将来时、现在时和过去时,后者分别是进行体和完成体,就英文的复数来说,表示复数意义时要根据相应的规则在后面加后缀s或者es。因此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英文中的时态、体和复数要借助“了”“过”“已经”“们”等词语来表现。由此可见,英汉翻译时,层次转换的发生就是必然的。
例1:Everyone in Shaker Heights was talking about it that summer:how Isabelle,the last of the Richardson children,had finally gone around the bend and burned the house down.
譯文:那年夏天,西克尔高地的所有人都在议论着一件事:理查德森家的小女儿伊莎贝尔终于精神崩溃了,一把火烧掉了她家的房子。
例1中,西克尔高地的人们很早之前就发现伊莎贝尔精神状态不太好,因此对伊莎贝尔把家烧了这件事都不意外,反而有种释然。为了说明这一点,源文本的作者用过去完成时的语法形式来进行表达,在翻译时为了将时间关系表达清楚,译者采用“终于”和“了”来说明。这就是由语法到词汇的转换,也就是层次转换。
(二)范畴转换
1.结构转换
该转换主要针对语法结构,包括中英文语态的转换、中英文肯定和否定的转换及中英文重要内容的转换。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汉语中大多数使用主动语态,而英语中大多数使用被动语态。此外,中文表示否定时会用“不”“无”“没有”等词汇进行信息的传达,而英语除了“no”“not”等否定词之外,还会用一些肯定的词来表示否定的意义。结构转换还体现在重要内容的转换上,中文经常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句尾部分,而英文经常把重要的内容放在主谓部分。在日常交流中,如果这种语法结构的转换不成功,再加上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很多二语习得者就会发生偏误类型的错序。
(1)中英文语态的转换
例2:By the time the fire was put out the house had not been,despite Mrs. Richardsons fears,quite burned to the ground.
译文:火终于扑灭了,尽管此前理查德太太忧心忡忡,但房子并没有烧为平地。
英语中常用被动语态,而汉语与之相比,使用的频率明显少了很多,这是由礼貌原则和客观表达等原因所引起的。因此在英译汉翻译时,我们应该以汉语的表达习惯为准绳,进行相应转换。汉语里的“被”如今被赋予了贬义的感情色彩,而且汉语有些词本身就已包含了被动的意义,因此应尽量少使用“被”。例句中将“was put out”译为“扑灭了”,将“had not been burned to the ground”译为“烧为平地”就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目标语读者读起来也更通顺流畅。
(2)中英文肯定和否定的转换
英文中常出现一些标志性的否定词,例如:not、no等词,但是为了更加简约、更加地道,大多数情况会使用一些暗含“没有”的词汇。如果我们不了解中英文肯定和否定的转换这个概念,翻译可能不太准确。因此,结合上下文要把否定意思正确表达出来。
(3)中英文重要内容的转换
例3 :He worked very hard,driving a school bus to Laurel Academy,a nearbyprivate girls school,and working as a handyman.
译文:他为劳雷尔学院——附近的一所私立女子学校——开校车和打杂,工作十分努力。
从呈现形式来说,英文“very”和译文“十分”都属于过程强化词,突出了杨先生的上进。不仅有提升态度资源评判的功能,且在此基础上又有语力提升作用(司炳月,2019)。属于语势资源的孤立式和注入式用法共用,很好地再现原文文本。但从语法角度来说,中文中重要内容一般放在句子的结尾处,而英文却与之相反,大多数情况放在主谓部分,而主谓部分又常常位于句首。英语文本先总结出杨先生这个人的特点是努力,之后用打两份工来证明这个特点。而在中文中,先一一说明杨先生打两份工,然后由此归纳出杨先生工作努力。
2.词类转换
(1)名词转换为动词
因为英语是静态的语言,而汉语是动态的语言,而且名词使句子显得更经济简洁,因此英语使用名词的次数较多,汉语使用动词的次数较多。英汉翻译时,多将名词转换为动词。
(2)介词转换为动词
例4:Mrs.Richardson opened her mouth for a sharp remark,but Mr. Richardson quieted her with a glance.
译文:理查德森太太刚要张嘴去责备女儿,理查德森先生使了个眼色,制止了她。
在英语中,介词有表示动作的意义,在句子中出现的频次很多。但在汉语中,介词如果不是为了表示强调,则一般很少使用。因此译文的“去”“使”突破了原文句子结构的束缚,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体现了理查德森太太的暴躁和理查德森先生的沉稳。
3.单位转换
例5:She thought again of Mias disaffection when shed offered to buy one of Mias photos,of Mias reticence about her past.Of Mias—well,standoffishness.
译文:她又想起自己提出购买米娅的作品时,这位房客冷淡的样子,她似乎不愿意谈论自己的过去,而且总喜欢摆出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
此例的“disaffection”“reticence”“standoffishness”这三个词如果直接按级阶本来的形式翻译,则为“她又想起自己提出购买米娅的作品时,她的不满、沉默寡言和冷淡”。译文读起来有些拗口晦涩,这显然是不恰当的翻译。因此要运用单位转化,增加相关修饰性的话语,把三个词变为三个小短句,这样目标语读起来流畅自然,而且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米娅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不想任何人窥探自己的生活的心理。
4.内部系统转换
例6 :And there were many other rules that Mia and Pearl would not be aware of for a long time.
譯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潜规则,然而米娅和珀尔很久以后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例6“that”引导了一个定语从句,修饰的是“rules”这个先行词。汉语里的定语一般不会太长,因此在把英语译为汉语时,应考虑到这一点,否则很长的定语会让句子失去可读性。内部系统转换这个理论很好地避免了这个问题,因为可以将定语从句转换为状语从句。考虑到本句的语境,我们可以将此处的定语从句转换为状语从句,译为“然而米娅和珀尔很久以后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这样读起来更加流畅通顺,也强调了这个“潜规则”很难被追寻自由的米娅和珀尔发现。
三、结语
本文将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与《小小小小的火》的具体翻译实例相结合,运用具体的转换形式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发现,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译文不仅能在微观层面上体现《小小小小的火》源文本的情感与细节,而且能在宏观层面上从语用和文化两方面“再现”原文的意境。因此,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能够更准确地指导汉译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汉译作品的翻译质量。但是笔者也发现,该理论主要以句子为单位,离开了语篇,也没有对其他不同语言的文化、民族差异等层面加以分析,希望后续研究进一步深入,以期完善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推动汉英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An Essay in Applied L Linguistic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1965.
[2]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M].穆雷,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32-110.
[3]Munday,Jer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14.
[4]Baker,M.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230.
[5]Popovic,A.Dictionary for the Analysi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M]. Edmonton:University of Alberta,1976.
[6]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01.
[7]Toury,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57.
[8]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85.
[9]Gentzler,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88.
[10]黄忠廉,李楚石.翻译活动的轴心:转换[J].中国科技翻译,1992(4):3-5.
[11]姜秋霞.对翻译转换范式的思考:兼论翻译的学科特性[J].中国外语,2007(6):84-88.
[12]司炳月,高松.外宣文本中英级差资源分布与翻译: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双语文本为例[J].上海翻译,2019(5):14-20.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