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20-10-09 10:46刘永峰曹进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7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西红柿技术要点

刘永峰 曹进

摘 要:该文介绍了大棚西红柿种植的整地、施肥、浇水、温湿度管理等技术要点,并总结了西红柿常见病害症状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大棚西红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红柿;大棚种植;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7-0055-02

西红柿营养价值高,可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等,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常见蔬菜。

1 定植前准备

1.1 選苗 选择抗病抗逆性强的健壮苗,即有7片叶左右、苗高13cm以上、节间短、苗龄50~60d。

1.2 土壤和空气消毒 西红柿移栽前30d施450kg/hm2石灰氮,浇水深耕后,高温闷棚15~20d,再施用枯草芽孢杆菌等菌剂进行土壤改良,以有效杀灭土壤和空气中的病菌。

1.3 施底肥 施足底肥,以保证西红柿生长期所需养分供给。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底肥施有机肥7500kg/hm2、复合肥600kg/hm2。有机肥可用腐熟的禽畜粪便和菜籽饼、豆饼,也可用菌肥有机肥。

1.4 整地 土壤深耕经高温闷棚后,一次性施完底肥,然后旋耕深翻20cm左右,把土块和肥料打碎混匀,准备栽苗。

1.5 起垄栽苗 根据行距起垄,大行宽1m,小行宽0.7m,垄高15~20cm。移栽株距保持在40~45cm为宜。

2 定植

2.1 定植时间 早春茬西红柿选择在中午12点前移栽,秋延茬在早上9点前或下午3点后栽苗,以避开高温时段,提高植株成活率。

2.2 浇水及施药 移栽后要及时浇适量定根水,4~6d后浇缓苗水,活棵后再浇1次缓苗水,然后用恶霉灵、噻虫嗪等药剂预防根腐病及地下害虫。

3 温湿控制

3.1 温度 定植后西红柿幼苗开始快速生长,对温度要求较高。春季定植后前7~10d侧膜及两端膜不揭,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5~28℃为宜。西红柿根系在低温10℃时能缓慢生长,20~22℃时最适宜,35℃时生长受阻,因此早春移栽时地温要稳定在12℃以上,并时刻观测棚内外温度和地温变化。

3.2 湿度 西红柿开花前,土壤湿度保持在55%~65%,标准是脚踩略下陷,开花后需水量增加,应增加浇水量。空气湿度控制在45%左右,春季湿度过高时可适当通风。

4 病虫害防治

4.1 猝倒病 猝倒病俗称歪脖子,最易在幼苗定植之后而新根尚未扎实时侵染幼苗。植物感染后幼苗茎基部贴近土壤的部分缢缩、变软,叶片萎蔫,整株倒地。防治措施:选择早熟、抗病虫、高产品种栽植;定植时或定植后以及预期病害常发期前,使用杀菌剂进行灌根,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一般每7d用药1次。

4.2 茎基腐病 茎基腐病的发病与栽植方式和生长环境有关,如土壤及空气湿度大、植株栽植过深等。发病后茎基部表面变为褐色腐烂状,腐烂处上部长出白色突出物并生出不定根,叶片变黄萎蔫,但根部及根系一般不腐烂,如不及时防治逐渐会形成黑褐色菌核。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栽植前旋耕机深耕深翻土壤,选择晴好天气高温闷棚,以起到杀菌杀虫消毒的作用;移栽后根据实际情况配比杀菌剂对植株灌根,一般6d灌根1次;病害发生后,对病株及病株周围2~3m内植株使用杀菌剂进行灌根。

4.3 灰霉病 西红柿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灰霉病,植株所有部位都可被侵害,其中果实被侵害最严重。幼苗期发病时,子叶发黄后扩展至植株茎秆,发病部位缢缩,幼苗直立或折断,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色霉层。成株发病时,叶片发病从叶片边缘向内呈“V”字形扩展,呈黄褐色至褐色,具深浅相间的不规则轮纹,边缘明显,病斑不受叶脉限制。茎部发病时,发病部位呈水渍状小点,后病斑扩大,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严重时植株死亡。果实发病时,果蒂部位残存花瓣首先被侵染,并向果实或果柄扩展,造成果实软腐。果实上有不规则病斑,呈灰白色水渍状,病果后期有灰色霉层。防治措施:定植前药剂熏棚;栽植不能过密,定时保持通风,光照充足;多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密切监测棚内温湿度,如棚内温湿度过高,要及时放棚;轮作;人工摘除残花;选用低毒环保杀菌剂防治,如多菌灵、百菌清等。

4.4 青枯病 首先病株顶部嫩叶发生萎蔫,逐渐向下蔓延。发病后植株茎杆维管束变褐腐烂,用手挤压有脓状物溢出。植株发病早期只有少数叶片萎蔫,但如不及时防治,从植株发病到整株死亡只需6~8d。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减少连茬,与油菜类或水稻玉米类等作物进行水旱轮作;多施氮肥和钾肥,适度浇水;采用嫁接苗,提高植物抗病性;以农业防治或药剂预防为主。

4.5 病毒病

4.5.1 黄化曲叶病毒 黄化曲叶病毒是目前对西红柿种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病毒病。感染后,初期症状为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片上有褶皱、向上卷曲,叶片边缘、叶脉出现黄化褪绿;后期叶脉变紫,叶片变形、焦枯,新叶上出现黄色斑点。病株所结果实小且少,畸形,着色不匀,膨果速度慢。幼苗期发病,产量低,危害大;结果期发病,危害性相对较小。

4.5.2 花叶病毒病 感染后,叶片上出现深浅相间的斑驳,新生叶片变小,叶脉变紫,叶片细长,扭曲畸形;植株顶部叶片生长停滞,下部叶片卷曲;植株矮小,病株花芽分化弱,落花落蕾;果型小,表面呈花脸状,品质差,产量低。

4.5.3 防治措施 选用无病毒种苗,选择抗病毒品种;防治蚜虫、蓟马、白粉虱等;清除棚内外杂草,减少刺吸式害虫的发生;棚边安置防虫网,棚内挂黄板;发病初期(5~6叶期)可选用香菇多糖、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等叶面喷雾防治,每隔7d喷1次;喷施叶面肥及穴施生根菌肥作根外追肥,提高植物耐病性。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西红柿技术要点
西红柿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