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 赵彩霞 惠运东 袁希强 王巍
摘 要:为全面了解武当山特区柑橘产业发展情况,推动武当山特区柑橘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助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对武当山特区柑橘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广泛调查,分析了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武当山特区柑橘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对策;武当山特区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7-0050-02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itrus Industry in Wudang Mountain Special Zone
WANG Chunsheng1 et al.
(1Wu Dang Mountain Tourism Economic Zone Lao Yingfeng Garden, Wudang 442714,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trus industry in Wu Dang mountain special zon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ity with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and help wi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Based on the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itrus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Wudang Mountain Special Zon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rus industry are preliminarily understood, and the development ideas of citrus industry in Wudang Mountain special zone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itrus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 Wudang Mountain Special Zone
武當山旅游经济特区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属秦巴山余脉地区[1-2]。武当山横亘400km,环列72峰,山下汉江水逶迤而过,沧浪之水汇聚而成太极湖,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依山傍水,生态资源禀赋优越,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众多,栽培历史悠久,是湖北省第二大柑橘主产区,全国极富特色的北缘柑橘主产区,全国最北缘地区最大的柑橘生产基地[3]。2010年,“武当蜜桔”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武当山柑橘产业发展迈入发展快车道。
1 武当山特区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该地区冬季温暖,空气、水质、土壤环境优良,无检疫性病害发生,有利于柑橘生长和避免遭遇周期性大冻害。柑橘成熟期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显著高于三峡产区和赣南湘南产区,果实品质优良。凭借独特的地理及气候生态条件,武当山柑橘具有上色早,色泽鲜艳,皮厚均匀,耐贮藏运输、高糖、高酸、风味浓等特点[4]。
经过多年的发展,2019年全区柑橘种植面积662hm2,产量9383t,产品产销东北、华北和西北市场。近年来,武当山柑橘产业坚持推广高效栽培新技术、高产新品种,持续改造老园高标准建设新园基地,柑橘基地配套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如该区井沟村、杨家畈村、柳树沟村、石家庄村改造新建113hm2基地,主要栽培爱媛38号、大丰10号和砂糖橘等优势品种。
2 武当山特区柑橘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地配套条件差,抗灾能力弱 武当山特区早期建园的柑橘园多在交通不便的山地,园区的主、支干道及操作道建设配套比例低,难以机械化操作农资运输和采收外运。现阶段,果园分散种植,果实膨大期如遭遇“卡脖子旱”或日灼病变,喷灌抗逆保障欠缺,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及品质,减产减效减收难免发生。
2.2 管理技术落后,商品性差 山区农业重栽植、轻管理、广种薄收的传统小农思维模式造成的问题日渐突出,因务农经济收入与进城务工、从事旅游服务获得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具有丰富种植经验的柑橘人才被迫转行,外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部分柑橘园处于管理无序状态,果树树形差、产量低、果品劣、卖相差,商品性下降严重。
2.3 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在生产管理上,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和农资价格逐年上涨,柑橘产业的投入收益比走低,缺少有实力的柑橘专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强力带动技术指导和组织柑橘产品的市场流通,缺乏地头批发市场和冷库预冷,在种植品种过于单一的前提下,不能达到错峰错季上市,市场竞争处于弱势,丧失定价权。
3 促进柑橘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多部门协作,提升柑橘园硬件配套设施 针对该区柑橘园实际现状,公路部门优先完善龙王沟、井沟、南沟、寨沟、柳树沟等5个村的柑橘园基地主干道建设;农业部门协同完善以上5村柑橘园的水土保持和喷灌体系建设。
3.2 加强全程技术指导,提升柑橘品质 一是加大“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如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机械挖穴(沟)、机械除草、机械中耕、肥水一体化施肥、机械修剪等[7]。二是着力构建柑橘病虫害防治体系,监控病虫害发生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情况,利于及时自动喷水、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和其他农事活动。三是公开招聘2~3名柑橘技术员,巡回指导,按需施教,协助果农解决生产疑难问题,推广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如,防寒防冻技术,整形修剪技术等;指导果农规范化施用水、肥、药,掌握关键农事操作,如花果管理技术、采收贮藏保鲜技术等,提高果农合理运用相关技术,将种植“产品”意识转换成生产“商品”意识,以市场为导向,增加经济收入。
3.3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壮大新型市场经营主体 擦亮地标认证产品“武当蜜桔”品牌,在品牌做大做强过程中,农业、商务、市场监督等部门发挥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优势,多管齐下服务市场经营主体,在“武当蜜桔”的农业区划和结构优化方面,以市场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壮龙头,扶持2~3家生产合作社或精品示范基地,延链条,培育1~2家蜜桔加工企业,促集群,以区域公用品牌凝聚一批带基地,链市场的新型经营主体。同时,充分利用武当山5A级旅游景区的平台优势,将柑橘产业发展与武当民宿建设相呼应,将产业优势与生态优势相结合,大力推进集柑橘产业发展、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科技教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武当民宿,以美丽产业为媒,扩大武当蜜桔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3.4 落实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发挥柑橘技术服务员走村入户的联络作用,以《武当蜜桔》生产技术规程为根本,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持续开展柑橘质量安全监管,打造绿色果品。二是大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加强多部门配合,建立完善柑橘产业全程质量监管制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5]。引导新型市场主体加强质量管理。三是加快推进柑橘产业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实施,多方筹措资金完善监管平台,确保柑橘产品从种植到舌尖全程质量可追溯[6]。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以《武当山特区管委会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武区发〔2019〕1号)为政策依据,对集中连片6.67hm2以上柑橘基地,奖励1.5万元/hm2,连续奖励3年。同时,充分发挥与北京市通州区对口协作的优势,开展消费扶贫,以销定产,以高品质专供北京高消费群体,提供果农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秦岩,王衍用,代志鹏.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的建构与发展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2011,08:143-144.
[2]林宏伟.武当山景区旅游环境与对策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学,2007.
[3]石健泉,黄正恩,王辑义.优质无公害柑桔生产技术[J].广西园艺,2004,15(12):15-17.
[4]王璐,张雁飞,刘志培,等.丹江口市柑桔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07):52-55.
[5]肖春梅,陈俊杰,李兴洲,等.枝江柑桔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果业信息,2019(1):20-22.
[6]李卉.广东省柑橘产业竞争力研究[D].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6.
[7]沈兆敏.我国柑橘产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J].科学种养,2018(12):7-10.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