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金礼南 宋伟丽
吉林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吉林吉林 132013
在实际工作中,波长为λe= 5 46.07nm的绿色汞线是用于显示顶焦度和棱镜度所用的参考波长。
表1 10次测量值
(1)在实际工作中,从 − 2 5m−1~+ 2 5m−1为顶焦度的测量范围。
(2)在实际工作中,从(0~5)∆为棱镜度的测量范围。
(3)在实际工作中,从(0~180)°为柱镜轴位刻度范围,(0~360)°为棱镜片的基线方向。
(4)在实际工作中,测量直径为80mm,厚度为20mm的镜片为可测镜片尺寸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连续显示式焦度计,对刻度间隔应满足以下要求:顶焦度刻度间隔应小于等于0.25D,轴位方向应小于等于50,并可内插至最邻近的度数。棱镜度读数应小于等于1△: 使用数字显示式焦度计,当为从-10D~+10D时,数字显示增量应小于等于0.125D。当超过±10D时,屈光度显示的增量应小于等于0.25D,10应为轴位方向的数字显示增量应为10,棱镜度的数字显示增量应小于等于0.25[1]。
c=Ф-d
式中:c——被检定焦度计的焦度修正值;Ф——顶焦度标准镜片的标准值;d——被测焦度计的实际测量值。
其中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
u1=u(φ),u2=u(d)
由于以上分量相互独立,所以u1和u2不相关,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2.2.1顶焦度标准值Ф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
在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标准器会带来不确定度,且符合B类评定。
本次测量所使用的标准器顶焦度标准镜片在进行溯源时,检定证书所给出的校准值的扩展不确定度规定为0.03m-1(k=3),所以,由标准器所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0.03m-1/3=0.01m-1。
2.2.2实际检定时,通过直接测量,所得测量值d所带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
(2.1)A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1)在实际检定时,检定人员会对镜片进行光学对中,由于放置镜片位置的不同会产生焦度计探测束落点的不同,因此会带来不确定度。
(2)因为光学仪器对温度极为敏感,温度变化会直接影响检定结果的变化,因此会带来不确定度[2]。
(3)供电电压不稳,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会带来不确定度。
(4)在实际检定中,检定环境会产生杂散光,这样会对检定造成干扰,因此会带来不确定度。
(5)在实际检定中,检定环境会有灰尘,会影响光学系统,这样会对检定造成干扰,因此会带来不确定度。
例如某型号的自动焦度计,在-25.00m-1处进行重复测量时的偏差最大。对其重复测量10次,分别得到,见表1:
10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为:
利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标准偏差(n=10),可得:
根据检定规程要求,每个测量点至少检定3次,得到平均值的实际标准偏差为:
(2.2)B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B类评定包括以下分量:
①焦度计本身的原理和结构所带来的不确定度。数显分辨力为δ=0.01m-1的自动焦度计,其均日分布的区间为[-8/21,+8/2],所以自动焦度计的分辨力所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003m-1
则u(dB1)=0.003m-1
②自动焦度计在进行模式转换时,会产生非线性变化,因此会带来不确定度。自动焦度计在进行柱镜符号模式转换时,仪器在计算过程中会使检定结果产生非线性变化,因此会带来不确定度。依据实际测量结果,由此引起的顶焦度示值在(0.02~0.03)m-1之间变化[3]。顶焦度示值变化符合均匀分布,因此由模式转换所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则:u2(dB2)=0.009m-1
通过以上的计算,可得自动对焦焦度计实际测量值d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③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以上所列的不确定度分量均不相关,因此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为:
④计算扩展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