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夺冠报道的国家认同构建
——以《人民日报》和腾讯新闻报道为例

2020-10-02 01:43:10孙佩丽
科技传播 2020年16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中国女排女排

孙佩丽

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在2019 年9 月28 日至2019 年10 月8 日期间内,对《人民日报》和腾讯新闻有关中国女排夺冠的新闻报道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笔者通过建构类目进行编码分析,为此获得更加可靠的研究结果。

1)样本抽取。本文以关键词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人民日报》和腾讯新闻发布的有关中国女排夺冠的新闻报道进行统计与收录。

2)研究问题。笔者通过采集获得的《人民日报》和腾讯新闻有关女排夺冠报道的研究样本,提出研究问题:《人民日报》和“腾讯新闻”在中国女排夺冠的报道中如何构建国家认同?

3)类目建构。本文根据女排夺冠报道的实际情况,构建4 个类目进行分析,分别为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议题和报道倾向。

2 女排夺冠报道中的国家认同的框架分析

2.1 报道体裁

报道体裁是新闻报道的内容表现形式,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样本,将报道体裁具体分为消息、通讯、评论以及其他4 类,如表1 所示。

表1 报道体裁分类

通过对比两家媒体的报道体裁,腾讯新闻多以文字、图片与视频相结合的通讯为主的形式,旨在为受众解读比赛的进程。而《人民日报》以消息为主要的报道体裁,对中国女排夺冠、运动员及教练采访的动态报道。两家媒体以中国女排夺冠相关的评论均只有一篇,报道角度和内容并不相似,《人民日报》从教练郎平为出发,对中国女排获得当前的成绩与成就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腾讯新闻从体育产业和项目普及出发,分析评价了中国女排的迎难而上、自我革新的优秀基因是中国体育市场推动改革的坚定前行的动力。

2.2 报道主题

中国女排夺冠作为女排世界杯的绝对主角,自然是各个媒体的关注焦点,但两家媒体对中国女排的关注重点有所不同。

第一,有关中国女排夺冠的主题报道。主要在9月29日提前一轮夺冠的中国女排战胜阿根廷队后,两家媒体对中国女排夺冠进行报道,主要以“十连胜提前夺冠”“第十次夺世界三大赛冠军”“第五次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为主进行报道,且报道内容多为女排比赛的夺冠过程、颁奖及赛后分析。

第二,展示女排精神的主题报道。在中国女排夺冠后,两家媒体多以“女排精神”作为各自的报道主题。《人民日报》着重报道和分析了“女排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内涵以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中国女排不仅弘扬了中国一个重要时代的精神,也是女排精神作为中国崛起和奋力拼搏的时代最强音。腾讯新闻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女排精神”,真正的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女排运动员们不懈努力地凭借着自身的实力,百折不回。

第三,围绕着中国女排的运动员为代表的报道主题,例如丁霞、刘晓彤等,从队伍个人角度出发关注女排队伍建设和女排运动,这也是为积极培育新一代优秀女排运动员营造了良好的媒介氛围,为读者全面地展示运动员的丰富形象以及给予女排更多的成长时间与空间。

第四,为祖国70 周岁献礼的女排夺冠。两家媒体均报道了在29 日女排世界杯以中国女排向祖国献礼的报道,深刻揭示了中国女排队员们的传奇历史,辉映了中国体育史,这是祖国的伟大成就了中国女排的夺冠,也是女排精神象征着中国的时代精神的表现。

2.3 报道议题

本文根据女排夺冠的发展过程,将报道议题分为3 类:事件的发生及过程、新闻事件及人物背景、对“女排夺冠”的评价,如表2 所示。

表2 报道议题分类

从报道议题来看,《人民日报》和腾讯新闻多以对女排夺冠以及对女排运动员和教练的报道议题为主,根据女排夺冠后的各方面的赛后分析以及教练、不同女排运动员对夺冠的赛后思考与采访。虽然涉及比赛的发生及过程的报道议题的篇幅少,但从报道内容看,两家媒体均对夺冠的发生和过程的报道十分详尽。对“女排夺冠”的评价篇幅虽然不多,但通过不同的报道角度对议题进行了诠释。

2.4 报道倾向

本文根据对报道内容的分析,将女排夺冠的报道倾向分为情感性报道和客观性报道,如表3 所示。

表3 报道倾向分类

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客观性对女排夺冠的报道多以客观、无明显情感倾向地进行报道,对赛程的安排、进程进行描述性地报道。情感性倾向主要对女排夺冠的细节、运动员或教练的训练与比赛等方面的报道,突出赛程的紧迫氛围,以及运动员或教练的个人形象特色。

3 女排夺冠报道中国家认同的构建分析

3.1 媒体对“国家认同”报道的内容组织及呈现

1)国家归属感的构建。当读者对女排夺冠的报道进行阅读和理解时,读者把自身归属为国家层次,而这种归属于国家的行为,就是国家归属感。报道中所出现的“中国女排夺冠”“五次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等报道议题,这是将运动员、群众、国家以及传者、受众,这几者之间建立起了更深刻而广泛的关系,读者自主能动地构建出对国家的归属感。

2)国家忠诚感的构建。国家忠诚感是对国家的热爱、奉献和效忠。媒体报道内容中的体现出国家归属感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中国女排夺冠后为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华诞献礼以及运动员们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听到国歌时内心的自豪感,认为祖国的伟大成就了中国女排等报道内容。通过这类颁奖仪式的场景努力建构出读者与运动员之间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的默契感和认同感。

3)国家理想感的构建。根据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载誉归来的中国女排代表的报道,总书记对女排夺冠曾表示,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由女排夺冠所点燃,唤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中国女排不仅弘扬了中国一个重要时代的精神,也是构建了国家理想,以女排精神的踏实干劲建构了人民心中的国家理想感。

3.2 主流媒体与市场化媒体报道的差异

通过以报道框架对《人民日报》与腾讯新闻对中国女排夺冠进行分析,两家媒体在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议题以及报道倾向上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体现出了自身的信源特点,报道内容多体现女排精神、国家层面的评论,梳理了理性、建设性的报道基调,为国家认同建构的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腾讯新闻则更关注女排比赛的发生与过程。在更注重报道的多种形式中,大部分的报道在图文的基础上,都会配备视频内容,旨在为受众提供过程、感受和现场气氛的场景。在国家认同的建构层面,腾讯新闻则发挥了其平台的社交互动特性,在其报道中呈现了传者与受众的互动关系,进一步地拓宽了此次报道的深度与广度。

4 结语

作为中国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女排精神与国家发展和时代变迁休戚与共。中国女排作为中国社会中的特殊体育群体,她们承载着中国群众记忆中的过去和未来,对民众构建国家认同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媒体对中国女排夺冠的报道是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国家认同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需要主流媒体与市场化媒体的共同努力下,理性客观地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增强国家凝聚力与民族自豪感。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中国女排女排
红楼女排
幽默大师(2020年6期)2020-12-06 02:26:03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环球人物(2020年19期)2020-10-10 06:49:27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46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金桥(2019年11期)2020-01-19 01:40:30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
连环画报(2016年10期)2016-12-16 05:13:32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中国市场(2016年44期)2016-05-17 05:15:14
壮哉,女排精神!
中国火炬(2016年9期)2016-05-03 05: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