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探究

2020-09-30 06:46梁耀胜
考试周刊 2020年82期
关键词:法律素养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最开始的学科知识到后面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教师们对于学生的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初中正好就是学生价值取向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要在这时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法制教育。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的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品质?文章就是以初中教育为背景,探讨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法律素养

一、 引言

初中这个时期,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好处于青春期,学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但是他们对于自己内心的渴求又十分重视,所以学生很容易在这个时期受到一些不好的因素的影响,外界的诱惑对于学生而言又比较难

抵抗。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对学生侧重进行品德素质方面的培养,应该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之中积极地将法律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学习到更多的法律相关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从而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

二、 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当代的中学生拥有更多与外界事物相联系的渠道,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从最近几年的新闻热搜来看,犯罪年龄已经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上了歧途,这给人们一个很大的警示。

比如说2012年广州清远县某学校宿舍内四名女学生对一名新来的插班生进行了殴打,施暴者甚至还把打人的过程用手机记录下来放在网上;2013年浙江一名小学男生被四个同学囚禁在一个黑屋子里,四名学生对小男孩拳打脚踢甚至用烟头烫他;2011年梨树县四棵树乡某中学初三的男生家长接到班主任电话,称其子被砍伤等等。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让人心寒,不得不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可以发现,以前人们总是在乎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设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但是对于未成年人的伤害不仅是来自社会的成年人,也有可能就是未成年内部进行的伤害。原本设置的法律是为了用来保护他们,却成为他们肆无忌惮的护身符。这都是对学生的法律教育的缺失而形成的。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不仅是用来让学生能够保护自己,还应该是让学生能够明白什么是法律,明确他们违法应该承担的责任,达到让学生对法律产生敬畏的心理,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提高,真正地起到保护学生的目的。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当下教学现状分析

(一)忽略对初中生法律知识素养的培育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部分学生与教师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并没有放在心上。部分教师认为法律距离初中生而言还是很遥远的事情,或者是更加重视主要学科的学习。从而使得法律知识相关课程的开展和推进遇到了一定的问题;还有就是学生自己对于此课程的不重视,让教师没有讲解的激情,甚至有的教师直接将课程变成了自习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行学习其他课程的知识,从而致使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质量低下。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手段的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都是直接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制作相关的PPT,或者直接将书上的知识诵读一遍,讲解几个书上所举出的简单的事例,就算是结束了教学课程,将德育教学的过程看作是完成任务,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完全没有记住教师所讲内容,既耽误了时间,也没有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这也是导致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

(三)缺乏相关的评价机制

学校对于学生的测评,都是在于学生的学科知识方面,根本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品德方面的测评。这导致学生对于品德教育的重视度不高,容易养成学生功利性的思想,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可以不管付出任何代价。道德教育的缺失其实对于学生的学科学习也会有影响,有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会作弊,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讲话破坏课堂秩序,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因此,想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化的有效评价,就应该关注对学生的科学系统的测试和评价,将德育的考查内容也加入评价机制之中。

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策略

无规矩不成方圆,其实法律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定制的规矩,这不是限制自由,而是让人在特定的范围内享受自由。也只有在这样的管制之下,自由才有意义。教师对学生的根本教育目的就是在此,让学生理解法律的本质,从内心上认可法律的作用,才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遵守法律。

(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凸显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法律的知识相对于学生的学科知识而言,可能更加现实,但是课本的叙述一般都比较抽象,似乎看起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并不大,但实际上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在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对其中的相关的转型字词的解释,一定要亲切浅显一些。教师并不需要凸显法律的高大上,而是应该将法律教学积极地融合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让学生明白法律知識有时候可以帮助他们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

比如说,学生在学习《秩序与规则》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班级当作为社会,将学生和教师看作为是这个社会中的不同的人。通过这种隐喻的方式,拉近学生与法律知识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明白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就像是班规在学校班级之中的作用。教师可以提出当同学们违反了班级规定的时候,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什么?比如说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有学生在下面大声喧哗或者讲话,这就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进度,并且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或者是有同学在教室里面追追打打,就容易不小心碰倒别人的东西,造成别人的损失,或者会伤害到周围无辜的人等等。通过实际的学习生活的举例,让学生感受到规则的制定其实不是在限制大家的行为,而是在规范学生的行为,主要是为了能够维护大家共同的利益。同时教师还可以强调一下没有规则的班级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坐哪个位置就坐哪个位置,同时就会引起别人的不满,进而引发同学之间的不和和争吵等。让学生明白自觉地维护秩序和遵守规则对于社会的进展的重要性。这就是教师将法律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学案例,若是教师直接将社会中的一些秩序举例给学生听,学生会觉得社会中的案例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差别还是遥远,并不会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但是通过学生切实生活的比喻,学生就能够切身地感觉到规则对于管理的重要性,也就会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二)鼓励学生发掘法律事例,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实施翻转课堂,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只有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才能够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地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内化上帮助学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比如说,学生在学习《心中有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下去查找一些关于法律知识的新闻,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最好是可以结合本堂课需要学习的法律知识。学生将收集到的法律小故事在班级课堂上进行分享,其他的同学对其分享的故事进行分析,运用本堂课学习的法律知识谈论这一新闻中涉及了什么样的基础法律知识。比如说学生收集了关于校园暴力的新闻,这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贴合的,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到这侵害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这样的侵害行为,可以采取什么样有效措施等等。通过学生自己寻找事例,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学生对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及时地对知识进行复习,通过反复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文字性的叙述,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倦,并且法律知识的文字比较深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容易对课程产生排斥的心理。教师有必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在教学《少年的担当》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与学生这个年纪相关的新闻,最好是新闻的形式,通过视频的播放,从视觉上以及听觉上激励学生,让学生明白作为当代的青少年应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学习《中国人中国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播放中国的进程发展的相关视频,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促使学生遵守国家公民的规定,履行义务,遵守法律,共同为祖国创造更好的明天。还可以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在课下去寻找更多的相关视频,进行自主学习。

五、 结语

青少年就是我们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以及社会的发展方向。而初中阶段正好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价值取向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能够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品德,培养法律的意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们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江建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8(11):295.

[2]卢春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0):373.

[3]刘艳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思想品德分析说明题教学策略探究[J].速读,2018(5):68.

作者简介:梁耀胜,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仑苍中学。

猜你喜欢
法律素养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改善策略初探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养成探析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