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翠芳 钱蕾
[摘要]文章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以人为本理念的含义及发展历史;第二部分,提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融入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融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途径。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应当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中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25-0050-02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工作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应当将学生作为主体,关注学生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中学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应当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
1.古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这一词并不是舶来品,它最早见于《管子·霸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强,本乱则国危。”
儒家思想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儒家思想中我们也能发现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雏形。孔子思想的核心便是“仁”,“仁”的本义是指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友爱、互助。从这可以看出,孔子关注的是人的发展,将人的发展摆在教育的首位。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促进人的完美发展。除此之外,儒家更是早早就提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来开展教学。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教育十分关注人本身的发展,将个性发展放在首位。
2.近代我国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政治、教育等思想。梁启超提出教育是女子天赋的权利,同时主张儿童教育应当注重直观教学,重视儿童的学习兴趣。之后,蔡元培高举“五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认为“五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国民健全之人格”,将“五育”的最终落脚点放到人身上来。
近代的教育家们深受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注重人生而平等、个性发展等观念。笔者认为,自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家将人放在了比以往更重要的位置,越来越注重人本身的发展。
3.现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第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要求将学生当成独立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人生而不同,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学生从一出生便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提醒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天赋和兴趣,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第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倡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所学的东西应当与他们的生命发生实际的、根本的联系。卡尔罗杰斯在其自由学习理论中指出,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才是最深刻、最持久的学习。
第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全人教育。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不能片面强调知识学习,让学生“死记硬背”,应当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融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1.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点要求融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智育性和德育性的双重性质。长期以来,在高考的压力下,我国大部分高中都偏重思想政治课程的智育性,而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程的德育性。思想政治课程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将德育性放到与智育性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
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注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2018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面简称《课标》)出台,开启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一轮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日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与《课标》所倡导的核心观点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新一轮课程改革应当以《课标》为基本导向,积极融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3.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融入,能够体现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时俱进的特点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积极关注青少年思想動态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当将学生作为主体,密切关注高中生的思想动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课程相结合,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融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
(1)改变重理轻文的传统思想
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主张孩子学习理科,认为文科是无用之学。我们应当认识到,文理科的选择应当根据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选择文理科的过程中,家长违背孩子的本身意愿,将不利于孩子未来潜能的激发。此外,那种认为“选文科是因为理科成绩不好”的思想也是万万不可取。
(2)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观
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笔者更为提倡“双主体观”,我们应当将教师放于课堂的主导地位,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不同学生的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联系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摒弃以往“死记硬背”这一枯燥无趣的教学方法。
学校领导在管理过程中,要了解教师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营造相对宽松的學术氛围,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当改变“学生听,教师讲”这一现状,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将知识与理论相结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探究了解知识。
评价是激励学生主动去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仍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个人行为以及品德的蜕变、升华。
综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主体的,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重视教育方式,也要了解受教育者的要求和心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重视过程性评价,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蔚青.古人“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启示[J].管子学刊,2011(4):92-95+103.
[2]吴瑾.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孔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论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1.
[4]张楚廷.以人为本与教育学改造[J].高等教育研究,2004(5):6-10.
[5]修国英.“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132-135.
(责任编辑 袁妮)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生态治理观指导下山西省乡村生态治理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88066)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系2019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培育项目“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与转型研究”(课题编号:2019SK03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