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组展单位疫后发展的思考

2020-09-30 06:47林丽萍
出展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疫后组委会双循环

林丽萍

疫情期间,境外展与旅游业一样,处于全面停滞状态,有些出展企业为保元气,做过一些调整,比如薪资结构或暂时放假等,期盼着疫情早日过去,业务恢复到正常轨道。可经历了这大半年,境外疫情一发不可控制,何时能控好还未知。国内的一些工厂也因此消失于外贸界。待春暖花开之时,这些问题将摆在我们面前:外贸企业数量减少;受疫情影响,部分展商认为出国旅行有感染风险而放弃参展;国际大环境,尤其是中美关系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随着线上展的推广,部分展商会逐渐习惯线上展的模式,减少线下展投资比例;部分采购商也会随着用户线上采购新习惯的养成,减少线下展的出行计划,线下展买家减少,会进一步制约影响到参展商对于线下展的选择。

受以上因素影响,业务重新开展后我们的业务又能恢复几成?全年项目创利能达多少?此还未包含组委会那边的合同风险,即疫情前与组委会签订的合同面积,因现在的种种情况,如果展商退展或是代理公司无法完成既定合同面积任务,但组委会不同意退款,或是要求代理公司按合同面积支付全额款项,组展单位的损失还会扩大,与今年2月份疫情初发时段一样。如若这样维持一年,又有几家展览公司还能支撑住呢?

所以,对于我们出展单位来说,如疫后继续运营,不是现时保住一口元气就能护住真身了。从此刻起,我们应多思考疫后的发展规划,理解未来,未雨绸缪,需要有所行动!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让我们一起探讨,共同寻找出路。

一是建议大家部署线上专业展,服务外贸、创新自我。在“创新会展服务模式”的指导思想之下,广交会首先宣布于线上举办。对于“线上展”的概念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陌生的是操作流程及内心的恐惧。当然,笔者不是建议每个公司从头开始打造一个平台来做线上展,这是不现实的,可租用一些公共平台。从一些有深入思考的同行與笔者交流的情况来看,业界最大的担忧就是怕自己没有互联网公司的流量优势,办不好线上展。其实,如果我们能做好扬优势避短板,空间还是有的。

如何扬优势避短板呢?每家出展单位可以从自身擅长熟悉的专业项目入手。互联网平台现在举办的多是综合展或是多领域的展会,但对于参展商来说,专业展仍是最佳选择,而我们出展企业有的是耕耘行业多年积累的经验及行业资源,相信就是让我们担心可能会颠覆展览业的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也没有这个优势和从事展览行业多年的资深会展团队。出展企业启动线上展,结合展商利益和自身优势,可从专业展领域出发。随着5G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境外德系、英系主办方在一些非主流项目的尝试部署;以及境外疫情的不确定性,线上展或许会成为近一两年的常态业务。

二是关注国内市场,启动线下展的部署和运营。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再次指出:“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这个判断,是国家应对疫情以后出现的外部环境变化的一个底线思维,某种程度上也是最坏打算。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个信号促使我们要思考和分析国内市场方向了,今后我们的组展方向应要做适当调整。启动国内展,投资和难度会更高,可行性分析一定要做到位。所谓“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用我们的智慧和勤劳战胜困境! (作者系浙江鸿尔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猜你喜欢
疫后组委会双循环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十载初心坚守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疫后”反思:把住供应链生命线
对垒疫后衰退
目前形势下如何提振中国经济
“疫后”谁能重生?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