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国民体质测试结果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0-09-30 07:15陈振球姚巧泉
科学咨询 2020年41期
关键词:单脚站立吴中区握力

陈振球 姚巧泉

(1.吴中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2.苏州市职业大学体育部 江苏苏州 215100)

国民体质测试是国家为系统掌握国民体质状况,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定期对监测对象进行的统一测试[1]。2019年,吴中区承担了4 000多人次的测试任务。本文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全面了解吴中区居民的体质状况,为制定长期健康方案和评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效果提供依据。

一、结果分析

(一)测试人群分析

2019年的吴中区国民体质测试工作是在苏州市吴中区社会体育管理服务中心和职业大学体育部的合作下有序进行的。测试对象覆盖了全区所有的街道乡镇。本次测试共收集样本4 112份,由于测试环境和受试者自身素质等限制因素的影响,有效样本共计4 000份;其中,根据国民体测年龄段分组标准,包括幼儿(3~6岁)320份,成年人(20~59岁)3 486份,老年人(60~69岁)194份,具体见表1。

表1 测试人群

由表1可以看出,学龄前儿童(3~6岁)测试的有效率最高,老年组(60~69岁)的相对低一些。分析后可知,因为在测试前,我们提前和幼儿园联系,做了统一安排,由各班级的老师协助,所以,测试秩序和效果最好;而老年组因为自身年龄较大,可能有某些心血管疾病或存在影响运动、体适能或体力活动等生理限制因素,需要在体质测试的过程中规避突发紧急情况,因此,有效性相较于其他年龄段偏低,但也超过95%。

(二)性别和年龄分析(见表2)

表2 测试人群的整体情况

从整体测试结果来看,本次抽查的吴中区成年人(20~69岁)体质综合评级中总体合格率高达93.5%,且合格所占比例最大,良好次之,优秀位居再次,不合格所占比例最小,呈现正态分布趋势。测试的总体情况是中、青年组好于老年组和幼儿组。具体来看,各个年龄段的体质综合评价也是有区别的:体质状况最好的是20~39岁女性组;体质状况堪忧的是幼儿组。

(三)测试单项情况分析

由于性别的差异,测试人群各自的优势项目很明显,因此,单纯对测试数据进行比较意义不大。为此,我们对照国民体质测试表将测试数据换算为分数,成绩优秀得5分,良好得4分,中等得3分,较差得2分,差得1分。为了方便统计、归纳,以下分析中得分5分、4分的为较好,3分的为中,2分、1分的为较差,按年龄段分组,分别进行单项对比分析。

1.老年组统计分析

表3 老年组人群单项平均得分对比(n=194)

表3显示,除了身高体重指数(BMI)男女平均得分都达到了良好以上之外,只有男性的握力平均得分达到了合格以上,其他项目都没有达到平均分。这说明,吴中区老年组的整体身体素质偏低。分析后,我们推断,这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缺乏体育锻炼和长期静坐少动的生活习惯有关。在闭眼单脚站立项目中,女性得分与男性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老年女性相较于同年龄段男性在身体平衡控制方面更好,老年组男性需要加强身体姿势控制能力的训练。

图1 老年组各单项情况

图1显示,男性老年人中,成绩“较好”的项目人数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身高体重指数(BMI)、选择反应时、肺活量、握力和闭眼单脚站立。女性老年人成绩“较好”的项目人数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身高体重指数(BMI)、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肺活量和握力。不同性别老年人优势项目各有不同,尤其是在平衡性和力量方面,不同性别的老年人“较好”比例相差较大(均超过10%)。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较差项目中,握力和肺活量的比例都超过了40%。分析后,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她们平时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缺乏必要的基础身体活动有关。相较于老年男性的每日运动量,老年妇女较少进行身体活动,故肌力和心肺水平较低。

2.中年组统计分析

表4 中年组人群单项平均得分对比(n=571)

表4显示,40~59岁年龄组的男性和女性居民在身高体重指数(BMI)、台阶指数和选择反应时三个方面的得分没有差异,说明两者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得分能力相当;闭眼单脚站立方面有差异,说明女性的平衡能力优于男性;肺活量、握力和坐位体前屈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说明男性居民在心肺功能和力量方面的得分能力占明显优势,而女性的柔韧性明显好于男性。整体来看,男性普遍较弱的素质是力量、柔韧性和平衡性;而女性普遍较弱的素质是心肺功能和力量。

图2 中年组各单项情况

图2显示,在男性中年人中,成绩“较好”的项目人数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身高体重指数(BMI)、台阶指数、选择反应时、肺活量、握力和闭眼单脚站立。其中,前三的良好率都达到40%。而女性中年人成绩“较好”的项目从高到低分别为身高体重指数(BMI)、台阶指数、闭眼单脚站立、肺活量和握力,只有前两位的良好率达到40%,握力的良好率不到20%,说明力量素质偏弱已是普遍现象。男性“较差”的项目从高到低的比例分别为握力、闭眼单脚站立、肺活量、选择反应时、身高体重指数(BMI)、台阶指数。其中,握力和闭眼单脚站立的比例超过30%。女性“较差”的项目从高到低分别为握力、肺活量、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身高体重指数(BMI)、台阶指数,其中,握力、肺活量和闭眼单脚站立的比例均超过30%。

3.青年组统计分析

表5 青年组人群单项平均得分对比(n=2 915)

表5统计显示,吴中区青年组单项平均得分情况较好。女性居民除了握力一项,其他项目得分都在合格以上。男性居民除了握力和坐位体前屈,其他项目的均分也在合格以上。比较各个项目的数据可发现,女性居民在身高体重指数(BMI)、坐位体前屈和纵跳方面的得分明显优于男性(P<0.01),台阶指数方面是略好于男性(P<0.05),而男性居民只有肺活量一项的得分明显好于女性(P<0.01);在选择反应时和闭眼单脚站立方面,男女居民的得分无显著差异。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是年轻女性和年轻男性特有的项目,无法进行对比,在等第分布图中会有体现。

图3 青年组各单项情况

在成年组测试中,青年组的测试项目最多,除了身高体重指数(BMI)外,男女各还需测8个项目。从图3可以看出,在男性青年人中,成绩“较好”的项目人数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肺活量、身高体重指数(BMI)、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俯卧撑、台阶指数、选择反应时、握力和坐位体前屈。其中,前四项的良好率都达到40%,坐位体前屈的良好率最低,只有20.4%。而女性成绩“较好”的项目从高到低分别为仰卧起坐、体重指数、肺活量、纵跳、选择反应时、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台阶指数和握力,其中有7个项目的良好率达到40%,握力的良好率最低,不到20%(19.3%)。

4.幼儿组统计分析

吴中区本次测试共收集幼儿样本320份。我们根据指导文件,将其划分为3个年龄段:3~4岁组、4~5岁组、5~6岁组。我们通过分析体测数据发现,因为客观条件限制,5~6岁组只有30人,没有达到统计学要求,所以,仅对幼儿组的身高体重指数(BMI)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幼儿的形态由身高体重指数(BMI)来衡量,<17为正常,>17则为肥胖。统计发现,肥胖儿童的比例高达18.3%,且女性幼儿的比例(19.5%)高于男性幼儿(17.3%),采用χ2检验,二者差异显著。

二、结论与建议

1.本次调研采用横断面的研究设计[2],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针对吴中区国民体质情况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次国民体测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为了更好地分析体测情况,本次调研主要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进行了比较,自此奠定了后续进行吴中区国民体质纵向比较及各区乃至城市间横向比较的基础。

2.从测试数据反馈来看,吴中区居民身体素质整体情况良好,尤其是青年组。青年组人群自身年龄段较低,有一定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因为国民体测开展较早,可能在大学期间接受过一定的测试,对体质测试并不陌生,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技术上,都比较接受此项工作,所以,他们的优秀率和合格率都很高。而幼儿是组织得最好的群体。但他们年龄偏小,对各测试项目的技术要求可能缺少领悟,这是导致幼儿组优秀率偏低的原因之一;而高达18.3%的肥胖率则是导致幼儿组不合格率偏高的直接原因。老年组的测试是整个测试的难点。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测试过程几经波折,总结下来,原因如下:首先,各街道的老年人年龄较大,自身存在某些心血管相关的疾病,生理机能老化,导致自身活动能力下降[3],因此,测试的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及时规避,增加了组织的难度;同时,某些老年人对国民体质测试这项工作缺少了解,甚至觉得可有可无,“无病即健康”的思想仍然存在。

3.除去心理因素,本次测试结果显示,吴中区的老年居民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各项的平均分和良好比例都是成年组中最低的。这与他们平时缺少运动、静坐时间长有关。因此,让老年居民树立健身意识,全面提高他们的各项身体素质,势在必行。

4.成年组的中青年居民整体情况比较乐观,除了个别项目,平均得分都在合格以上。调查显示:女性力量素质最差,男性柔韧性和力量素质也较差。这也显示了居民的区域特征——吴中区地处南方,力量性和耐力性项目普遍弱于北方,与大多数的研究成果也是一致的。我们建议,在以后的测试过程中,除了发给测试者评估报告,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积极参加测试的群体发放健康等级证书,一则可以激发测试者的参与热情,二则可以让连续参加测试的居民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情况有个纵向对比。

5.由于样本数量的原因,本次调研无法对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对比统计。但从身高体重指数(BMI)统计来看,吴中区的小胖子比例不低。我们应提示他们的家长和幼儿园,在向其提供丰富营养的同时,还需要增加其体力活动的时间和内容。

猜你喜欢
单脚站立吴中区握力
巧练握力益康寿
苏州吴中区创新精准执法工作见成效
吴中区14家企业列入 苏州市示范智能车间公示名单
基于体检人群构建中国成人握力下降的诊断切点*
儿童握力弱,未来健康差
不容忽视的握力
单脚站立马拉松
单腿站立健脑髓
单腿站立健脑髓
吴中区退休老人社会化管理服务城乡差异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