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卿鹏 吴朝胜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首批足球示范学校”万州地区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发现了万州区5所校园足球示范学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万州区校园足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万州区;小学;校园足球;现状
一、引言
当今足球运动的发展已受到全社会的重点关注,振兴足球运动已成为体育强国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校园足球更是振兴我国足球战略的重中之重。为推动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为积极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与舆论环境。2015年3月,重庆市教委公布“首批校园足球示范学校”,万州区有5所城区小学上榜。万州区是重庆第二大区,渝东北板块中心,教育资源、文化资源相对丰厚。因此,万州区特色校园足球若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对渝东北地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具有一定的引领及推动作用。为此,本文对万州区5所校园足球示范学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二、万州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现状
本文调查对象是万州区“重庆市首批足球示范学校”的5所小学,即中加友谊小学、王牌小学、沙河小学、百安移民小学和枇杷坪小学。通过对以上学校校园足球开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校级领导对开展校园足球的态度
学校领导在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园足球活动在学校的发展依赖于教师资源、场地设施建设、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笔者分别实地访谈了5所学校校长、分管体育副校长、分管体育主任。在调研的学校领导中,他们都表示百分之百支持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这也就说明,校园足球各项活动在学校的开展提供了组织领导基础,也保障校园足球活动的顺畅性。
(二)学校体育教师个人基本情况
由表1可知,该区5所校园足球示范校体育教师男女比例分别占84.4%和15.6%,由此可见,男女教师比例失调。从年龄构成看出,该区体育教师36~50岁的人数最多,占64.5%,说明体育教师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的现象,对新事物的学习和掌握不足。从学历构成上讲,专科学历的人数最多,也表现该地区5所学校学历偏低,这也对校园足球的发展增大难度。调查可知,大学就读期间为足球专项的体育教师仅占17.8%。
(三)校园足球专项体育教师来源情况
实地调查5所学校可知,有2所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由本校体育教师担任,有1所学校校园足球活动由外聘教师担任,有2所学校采用“本校+外聘”方式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以上情况,主要是本校体育教师的专项构成决定的,学校的体育教师甚至没有一位在大学期间就读的是足球专项。
(四)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课时数情况
为加强校园足球课堂教学管理,校园足球活动总体方案政策文件中提出学校要加大足球课学时比重,要求校园足球示范学校每周至少给学生安排一节足球课程。实地调研可知,多数学校都是采用小学1~2年级“3+1”的体育课程模式,每周三节常规体育课,一节足球课。3~6年级“2+1”体育课程模式,每周两节常规体育课,一节足球课。有部分学校与校外第三方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开展体育课外活动。1~6年级的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参与足球专项课外辅导,每周两节,每次活动不少于一个小时。这也为学校足球后备人才选拔奠定基础。
(五)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比赛情况
调查可知,每学年全校开展足球比赛的学校仅3所,还有2所学校没有开展足球比赛。实地调查可知,这两所学校是因为场地限制,不能满足开展足球比赛的条件,只能每学年开展足球趣味活动。另外3所学校开展足球比赛情况较好,比如百安移民小学,小学1~2年级开展足球趣味活动,3~6年级开展男子、女子班级足球比赛,深受学生的喜欢。
(六)学校足球校队参赛情况
由表2可知,该5所学校每年都参加区级举办的足球比赛,只有中加友谊小学和百安移民小学参加过市级举办的足球比赛。调研可知,最好的名次是百安移民小学代表万州区参加2019年“重庆校园足球总决赛·校园组”第五名,也由此说明,该地区校园足球校级代表队跟主城其他区县的差距明显,上身空间还很大。
三、推进万州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策略
针对调研该地区5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多层面问题与阻碍,本文研究就政策制度、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场地设施、参赛体系及升学等六个方面进行策略研究。
(一)加强校园足球政策的制定与落实
在政策制定方面,加强校园足球活动的决策者的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政策制定者从多个层面制定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政策。在政策落实方面,提高政策执行者的自身素质和领导决策水平,加强校园足球活动的监管,优化校园足球组织管理体制,增进学校个科室之间的沟通,提高行政效率。
(二)完善校园足球专项资金的合理投入与使用
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资金的投入与使用情况。合理配置校园足球活动资金的使用,将其针对性的用于场地建设、器材购买、教师培训和参赛费用等方面。同时,区级教委领导应加强监管学校的足球经费,了解各方面经费使用情况,保障合理划分,加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化,使校园足球活动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三)加强学校体育足球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调研可知,5所学校师资主要来源于非足球专项的体育教师,学历主要集中于专科。首先,学校应该增加足球专项体育教师的编制,在招聘体育教师时优先考虑足球专项,投入校园足球的一线教学中,加强足球校本课程的制定,有助于提升开展校园足球课程质量。其次,该地区教委或体育局定期开展体育教师足球专项技能培训,提高体育教师技能水平,提高校园足球教学质量。
(四)加大校园足球场地使用的投入,合理配置场地使用效率
根據该地区校园足球学校的场地使用情况可知,场地不足与学生开展足球活动为主要矛盾。第一,有条件新建或者修缮足球场地的学校,教委或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加大投入建设场地的资金;第二,学校开展校园足球场地不足的,可以采用跟校址就近的其他单位或者部门合作,共享足球场地,建立良好的共用机制,提高场地利用效率。
(五)构建该区学校校园足球参赛体系
竞赛是发展校园足球的主要动力,没有竞赛的引领,就没有校园足球的稳步前进。该地区应该合理利用周末、寒暑假时间,开展系统的以区级为单位的校园足球联赛。遵循普及与提高的原则,该区急需要高水平赛事的引领,同时也需要普及性比赛供更多学生的参与。组织各级各类的校园足球比赛,形成分等级是的竞赛机制,类似于金字塔竞争形式,协调区级、片区和学校组成的竞赛,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性。
(六)建立该区足球人才升学机制,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教委的相关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就读学校跟自身户籍、住所等因素有关,这就阻碍一些优秀的小学足球队员难以升学到更好发展的中学就读。所以该地区教育部门应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足球特殊人才引进制度,层层签约,层级输送,形成一个完备的人才晋升体系。有了这些保障制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和家长参与校园足球的积极性,让想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学生,可以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大展身手,从而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峻.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的现状与困境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9.
[2]苏玲.新时代校园足球发展途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3):26-28.
[3]徐竹波,徐德云.我国校园足球开展路径探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