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凌 徐寅盈
摘要: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最基本的承诺。会计诚信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能否顺利进行及社会建设发展的大问题。本文简述了会计诚信问题概念,深入研究了会计问题的现状、危害及原因,并提出了重塑企业会计诚信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诚信;现状;危害;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1-0190-03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简单来看会计诚信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相关行为时要不偏不倚、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地把客观经济活动反映出来,为广大信息使用者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从事的会计事业,勤勉热忱地做好会计工作,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信”就是树立会计信誉,讲究信用,恪守公正、独立、客观的原则,不迎合屈从任何压力和不合理要求,不以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更好地提高会计的公信力。所以,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会计人员良好的会计职业操守与会计职业道德,精湛的会计专业技能,提供高质量和优质的会计信息、会计服务。
孔子有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没有诚信就没有立足之地,开创事业没有诚信就不能兴旺,治理国家没有诚信就会衰败。诚信是做人之本,可以让我们受益一生;诚信是立业之基,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石;诚信是治国之道,是安邦抚民的长久大计。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又云“立信,乃会计之本”,可见诚信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诚信一词的本义还是立信会计精神,都把会计行业视为守信行业,诚信也是会计这一职业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没有诚信,也就不可能有道德。
二、会计诚信问题的现状
21世纪是一个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市场竞争、人才竞争更加激烈,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和公众对真实、公开、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另外,随着大批企业涌现,也带动了会计行业的蓬勃发展,会计从业人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经济领域内会计管理体系、监督机制不完善,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以及部分会计从业人员道德沦丧,在工作中暴露很多问题,财务数据造假,虚列资产和权益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出现了一些挪用公款、贪污受贿、偷漏税等不诚信行为。从近几年中国的獐子岛、辉山乳业、乐视网、瑞幸公司,到美国的安然、世通及法国的维迪旺等事件曝光,社会各界对会计失信问题的谴责此起披伏,会计行业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会计行业是诚信行业,会计诚信问题也成为社会民众关注焦点,如何重塑行业诚信,已经成为会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1.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国家社会稳定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诚信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整个市场只有在诚信基础上依赖市场规则进行有序经济活动,才能促进完善市场经济秩序。会计诚信缺失,财务数据造假不仅导致微观决策和宏观调控决策失误,使得公众对社会和政府失去信心信任,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还会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便利,滋生腐败甚至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从而扰乱社会。失信如果进一步恶化,極易造成国家利益受损。
2.危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减弱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任度
就整个社会而言,会计资料是在会计核算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真实发生的经济活动事项的资料,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源,是政府管理部门、债权人、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改善经济管理、进行宏观调控、防范经营风险、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诚信缺失,会计资料的失真将直接影响到资料的使用者,影响政府管理部门、债权人及投资人对各经济行为的判断进而产生误导,使管理部门制定管理制度偏差,严重侵害债权人的利益,也会直接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利益。
3.危害会计行业及自身
会计是诚信行业。何为“会计”,《说文解字》里说“计,会也,算也,从言从十”就是实话实说,真实核算、真实记录反映。会计人员失之诚信,欺诈舞弊,弄虚作假不仅是一个企业财务部门或者个人的问题,也会使会计关系存在的基础随之坍塌,影响到整个会计行业,甚至会计行业的生命力也随之完结。一个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单位的地位具有从属性,诚信在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发挥多大的作用,不可避免受到直接决定其聘任的企业负责人的影响。另外,少数会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出于生存压力及经济利益的考虑,失去了会计该有的职业道德,屈从于领导压力铤而走险作出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事项,通过利润虚报、偷税漏税、串通舞弊、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等多种手段来使得多方获取不法利益,轻者调离工作岗位,重者受到法律严惩。
4.危害国家利益,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及产生腐败
部分会计人员不惜采用各种不公开的手段,以不缴或少缴税款为目的,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或由于自身不熟悉财务制度、税法规定,粗心大意等原因漏报应计项目,少计税款。偷漏税行为严重干扰了税收改革法律及发展方针的贯彻执行,直接减少国家财政收入,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打击勤劳致富企业的积极性。另外,在偷漏税过程中不乏产生腐蚀国家公职人员的违纪行为,败坏了社会风气和党风,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5.危害国家声誉,严重影响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据统计,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信用交易方式仅占现汇交易方式的25%,财务结算方式落后与诚信问题不高有很大关系,落后的结算方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也使企业竞争力大大减弱。另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一旦会计诚信缺失,使得一些国家对我们企业采取抵制遏制,也极大损害了我国企业国际形象。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曾严厉指出,中国加入世贸后,最缺乏的不是技术、人才、资金,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完善与之适应的信用体系。
四、会计诚信缺失的社会根源
1.会计从业人员道德和素质低下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内部因素
会计人员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和确认中形成会计信息,一些业务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在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判断、估计、决策时不可避免出现数据偏离实际的情况。会计人员关系隶属于单位负责人,负责人职业道德素养偏低,也是影响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诚信失真的原因。当然也有部分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篡改、编造会计信息,或者进行贪污、挪用等违法活动。另外,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不确定性和利益的不对称性,往往造成一些会计人员急功近利,铤而走险,工作中严重失信。
2.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体系不科学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外部因素
从外部监管来看,社会审计体系、制度不完善,监督点多、面广,任务重,而审计力量不足,没有落实到位;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监管角度不正,力度不够。从内部监督来看,企业缺乏约束机制,具体执行又流于形式,使得不合法、不合理的事项得不到控制。
3.利益驱动是会计诚信受到严重挑战的根本原因
利益驱动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政治利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过去一些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企业,为了保住往日殊荣,维护企业形象,保住企业负责人的面子,不惜代价虚报产值、利润。有些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为了维护部门及地方形象,引导、包庇企业财务造假。另一个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驱动下财务造假主要涉及偷税漏税、筹措资金两个方面。其一,企业通过造假取得政府、财政、税务等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政策扶持、减免税额及投资等利益。其二,政府管理部门、企业领导、企业管理人员都可以因虚增的各项业务收入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或非经济利益。
4.失信成本低是财务数据造假的内在动力
目前我国对财务造假处理方式,往往采取在内部对违规单位进行经济处罚,很少外部公开处理,更别说追究企业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责任,由于经济处罚大都是股东权益支付,责任人根本没受到处罚。财务造假打击惩罚力度不够,并且违法获得的经济利益远远大于其所付出的代价。代价越小,无所顾忌,那么财务造假行为还会继续发生,从而导致会计行业诚信水平的下降。
5.信息的不对称是财务信息造假的前提
信息的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间有着不相對称的信息。一般来说,财务信息的的制造者都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控制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掌握企业内部实际经济活动信息,而大多数信息使用者是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政府管理部门或投资者、社会公众等,只能依赖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这就造成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的信息和企业财务制造信息及信息制造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计人员极易出现违反诚信原则,向公众提供虚假财务信息。
6.业绩评价机制的模式化是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诱因
一直以来,我们对企业的业绩评价只看几个重要指标,比如企业的利润总额、企业总产值、企业当年利润率等指标。这些指标都是重点对企业一定区间段经营成果的考核,而不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采取何种过程、方式来取得这些成果。只有季度、年度考核的时候才能发现财务指标数据不真实,财务资料失真,才会去关注产生财务数据失真的过程。正是由于企业考核过程中对财务指标的偏爱,以至对产生偏差的过程并未十分重视,从而导致财务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
五、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对策
1.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及法律教育,完善和建立自律机制
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具备很高的道德素质,目前会计人员道德素质普遍偏低,与宣传教育不够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对各类财经院校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开设《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树立正确的诚信意识及新一代会计人员道德使命感。运用法律手段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判断的能力。其次,当地财政部门及各自单位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在职会计人员开展警世教育及诚信教育,如进行道德讲堂、观看警世教育宣传片,印发反典型材料、专题报告等,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道德准则来规范、矫正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切实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到在履职中不图私利、不丧失原则、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另外,加强法制教育要让会计人员知法懂法,让会计诚信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在工作中时刻用法律来约束规范自己。会计人员还应努力主动更新补充各专业知识,熟知并遵守《会计准则》《会计法》等法规,坚持依法办事,敢于同违法事项作斗争。
2.建立科学管理模式,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增强内部制衡机制,避免会计人员地位的从属于企业负责人,从而减少会计因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准低下操控财务造假的可能性。同时正视会计的地位,改善会计履行职能的工作环境,使会计人员行为更具独立性,让会计人员自身具备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企业应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管理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一套完整的内控体系能有效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
3.健全健全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协调和部门监督行为
一是各地财政、审计、税务部门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加强对本地区会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监管职能,有效发挥行政监管职能,进一步督促、指导、会计法及会计制度等得到有效落实。二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社会监督机构。为了提高事务所监督质量,政府部门应与会计师事务权责分离,使其成为真正独立而自律的组织,能不断改进审计的独立性,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运行中的服务和监督职能。三是加强单位内部监督。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明确企业负责人须为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违法责任,从而增强了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给予更多支持。企业应完善单位内部审计制度,配备精干的内部审计人员,推动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全面、有序、规范进行。
4.利用社会监督资源,强化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目的为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很多,但各司其职,因此监督部门要明确各自会计监督权限,并构建一个公开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财政、税务、工商、银监、审计等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各方协同进行会计监督,突出监督重点,避免重复检查,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监督作用,提高监督力度。企业应经常性对会计管理和核算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检查。会计监督应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着重监督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财务收支准确合法性,企业财产和资金的安全合理性,及时发现纠正、指导、调节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可能存在的财务造假、舞弊,确保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高效、有序、合法的运行,进而达到重塑会计诚信的目的。
5.建立会计人员执业情况信用考评制度,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会计人员诚实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严格贯彻实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重要基础。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会计行业的自律管理,爭取广泛支持,将会计中介机构、会计人员的信用使用情况及违法企业信息纳入到全国信用信息公众平台,提高对失信惩戒的震慑力和约束力。加大对会计行业违规违法惩处力度,对企业违法财务人员及企业负责人采取严厉的处罚,追究刑事责任,并向社会公开。
6.完善企业业绩评价机制,对会计诚信行为进行鼓励
修订合理的业绩考评机制要充分考虑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但是不能一味地按财务数据指标或者体现持续经营能力的非财务指标来评价来考核企业,还应该增加涉及会计职业道德遵循情况的一个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应的表彰和处罚。
六、结语
诚实守信是一个和谐、富强的社会必须建立的社会规则。早在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把“诚信为本”放在告诫所有会计人员内容的首要位置,说明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规则之一。由此可见,会计诚信是对社会的最基本的承诺,即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地把经济活动真实反映出来,只有这样会计才能在生产经营管理、发展战略管理和风险管理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崔东顺.关于我国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2017,(20):84~85.
[2]高宏.浅析我国会计诚信问题[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17):40~41.
[3]张惠.试论我国会计诚信的现状与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2006,21(04):55~57.
作者简介:
1.赵宇凌,供职于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2.徐寅盈,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