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特色教务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2020-09-29 07:45李玮玮
青年时代 2020年21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构建

李玮玮

摘 要:随着教育创新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务管理对于教学创新与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强。本文阐述了当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独立学院特色教务管理模式的构建,来提升独立学院教务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从而帮助实现独立学院的高水平建设与发展,为我国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独立学院;特色教务管理模式;构建

教务管理是独立学院完成教学计划、组织与实施的重要基础,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教务管理在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教务管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计划与任务,还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辅导与培养目标,从而依据学生的学习计划与任务、就业方向与培养目标优化教学资源,合理组织、指挥和协调教学活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是历史性的机遇,独立学院需要通过教务管理创新,推动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提升,不断满足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目标。

一、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教务管理人员创新思维薄弱

我国独立学院发展历史较晚,很多独立学院基于母体学校成立,但是教务管理与母体学校存在较大差异,是由独立学院自主管理,独立学院都有自己的教务管理制度,教务管理人员只需要按照学院的教务管理制度执行即可,但因为建立时间较短,很多制度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同时,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缺少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没途径接触更多的新思想来帮助自我实现工作思维创新。而且教务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都是服务于本学院,工作场地也都仅限于学院,很难与兄弟院校的教务管理人员有工作业务上的交流,没办法相互学习各自的先进经验和工作上运用的创新思维。例如独立学院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教务管理只能在教务系统里看到学生的成绩统计,但是系统没办法对成绩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也就没办法从成绩统计数据中找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创新改进。还有毕业学生的就业率统计,教务管理人员只根据学生提供的就业登记表进行统计,未能对学生的就业企业、方向、薪酬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无法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报告为下一届学生就业作指导。教务管理人员创新思维薄弱是目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

(二)教务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欠缺

教务管理工作宗旨是服务师生,帮助学生解决学籍、成绩、学习、学历学位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有学分转化、考试安排、课程重修、教材预定等多项工作,而这些工作的目的是服务师生,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顺利通过大学学业。而作为具有服务性的行政管理岗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因为长时间从事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没办法时刻以微笑的态度去解决工作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很多时候在学习上有自己的考虑和想法,而教务管理人员没有途径了解到这些,继续以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教学管理,学生被动接受管理,程式化完成教务工作,不利于教学管理的创新。

二、独立学院特色教务管理模式构建

(一)強化教务管理人员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样也是独立学院长期发展、缩小与公办高校差距的主要因素。教务管理作为教学行政管理工作,关系到教学计划制定、组织与实施的全过程,对学生与教师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教务管理人员要意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要意识到教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第一,教务管理人员要培养创新意识。教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思培养要加强对教务管理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了解教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从而才能够在工作中具备创新意识,运用自己的新思想新想法去改善自己的工作。例如关于学生成绩的统计,教务管理人员要运用创新的思维去看待学生成绩统计,要通过对历届成绩数据对比、当年成绩数学分析等多种途径,找出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方案,完善下一届的教学计划与方案。教务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培养要通过思考、分析等多种途径完成。

第二,教务管理人员要提高教务管理水平。教务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学习,多学习教务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多学习有关优秀的教务管理经验,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务管理水平。

第三,教务管理人员要勤思考。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够呆板地按照学院的教务管理要求执行工作,而是要根据学院及二级院系的具体情况,思考教务管理工作如何改进、如何优化教学资源等,只有积极地思考,才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灵感,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务工作。因此,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地改变思维,从自身方面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提高教务管理能力,学会对自身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推进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改变,切实独立学院高优质的教务管理水平。

(二)提升教务管理人员服务意识

教务管理人员服务对象以全院师生为主,教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体现管理,更重要的是体现服务。教务管理人员要以服务的态度为师生提供管理工作,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转换管理工作角色。教务管理人员要积极改变自身的管理角色定位,针对教师和学生教务管理工作,要以服务人员的态度完成。这样才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贴心的服务,让教师教学轻松,让学生学习开心。

第二,教务管理人员要长期关注学生。教务管理人员以管理学生成绩、学籍、教材、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最为清楚,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针对学生学习出现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向教研室与班主任反馈,并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够及时有效地帮助到学生,让学生健康的成长。教务管理人员只有从思想上形成服务意识,才能够在行动上为学院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务管理服务。做好服务的关键是要解决师生的教育教学和学习方面的问题,有效地调节各方面的关系,让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帮助学生真正的成长。所以,教务管理人员提升服务意识是做好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办法。

(三)增强教务管理实践指导

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主要停滞在教务管理方面,缺乏与实践结合,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务管理工作要积极推动实践结合,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指导。其次,教务管理工作中许多关于学生的工作,可以让学生参与一起完成。例如教学计划的制定,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提供教学计划制定的依据,从而根据学生对教学计划提出的意见制定实施教务管理的教学计划。这样,让学生对整个学期学年的学习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和认知。实践是重要的工作经验,教务管理人员积极地参与教务管理实践指导,将会让教务管理积累丰富的经验,让教务管理了解教师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教务管理才能够更好地做好教务管理工作。

(四)推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特色教务管理模式建设的关键,特色教务管理模式既要围绕“创新”与“服务”的管理理念完成教务管理工作,还要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务管理效率。目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涉及成绩、考试、重修、教材预定、排课、实习和论文材料的收集存档、工作量统计、日常教学等多项工作,每项工作都比较杂。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将大大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并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例如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为总数据库中心,下设成绩数据中心、教材数据中心、课程数据中心等多个子数据系统,各个学院及班级的管理员能够对数据中心的相关数据进行阅读,管理员能够及时掌握成绩、考试、重修及排课等多项工作的进程及情况。教务管理人员通过信息数据系统可以完成整个工作任务,教师与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学生可以详细地看清自己的各学期成绩及课程学习计划等相关数据,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较大的帮助。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发展及运用是大势所趋,这也是国家教育部2018年提出的教育信息化2.0计划的必然要求。所以,独立学院要积极地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教务管理人员也要积极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做好教务管理信息化工作。

三、结语

教务管理不是教务管理人员单方面的工作,而是与教师、学生紧密结合的一项复杂的工作。教务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更好地推进教务管理工作的实施。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要想继续持续发展,必须要提升教学质量,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因此,独立学院通过教务管理人员创新思维培养、服务意识转变、增强实践指导构建特色教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也是新时代社会对人才需求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郭斌,郭文勇.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湖北開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69-70.

[2]石芳,胡艺玮.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其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02.

[3]郭娇斌.高校教务管理效率提升途径探析[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4):114-117.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构建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