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三球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长湖乡中心学校)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教育科学出版社,八年级教材中第四章第五节:凸透镜成像,第六节:神奇的眼睛;这些内容中都涉及到透镜知识。笔者在长年的教学实践中综合透镜在这两方面的知识,采取了如下的授课方法。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会聚于焦点;将从焦点射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这一点时往往介绍的是其对特殊光线的光路图;即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根据光路可逆,这实质只有两条光线,但是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普通光线,对于这一问题初中阶段我们不能具体的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
笔者设想: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两条普通光线因为没有特殊性,但仍有可能相交,延长光线所在的直线则可得到交点。如图1所示:
若在两光线之间置一个凹透镜,则两光线会推迟相交。如图2 所示:
如上所述: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对于普通光线来说即提前相交,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即推迟相交!将此理论引至第六节近视眼的学习,学生们就很容易理解了;我是这样理解的,近视眼的晶状体凸度较大,会聚能力太强,像将在视网膜之前会聚,没会聚在视网膜上面,需要推迟相交才能刚好落在视网膜上。故用具有发散能力的凹透镜,让光线推迟相交使像恰能落在视网膜上,在这个时候,能推迟相交的凹透镜,就能解决近视眼的问题,近视眼配凹透镜。同理:远视眼因晶状体凸度较小,会聚能力弱。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后面,需要提前会聚,凸透镜能使光线提前相交,让像落在视网膜上面,远视眼配凸透镜。这样解释学生方便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