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宇
“出砖入石”是闽南民居普遍采用的一种砖石混砌的建筑方式,在闽南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有人对“出砖入石”出现年代做过一些探讨,大体上有三种看法:
元末明初说。某次,闽南沿海遭倭寇侵袭破坏,村民们将残垣断壁重新利用,砌成了“出砖入石”的墙面。
万历年间说。当时的泉州曾发生一次特大地震,民房尽毁,人们利用残砖碎石混砌为墙,“出砖入石”就此形成。
教士传入说。由于某些国家的建筑方式和闽南地区的“出砖入石”方式比较相似,因而亦有人认为“出砖入石”可能是国外的一些基督教传教士在明清时期传入闽南的泉州。
除此三种说法之外,民间还有一种较为虚幻的说法。传说闽王妃曾下诏拯救万民于水火,为感谢娘娘恩德,百姓家家以白石红砖建房,红色表示娘娘的宫殿,白色则是环绕宫殿的祥云……于是,“出砖入石兴焉”。
上述这些说法并无确凿证据,也未见文字记载。再者,除砖石混砌之外,闽南的“出砖入石”与国外的某些建筑并无相同之处,更何况砖石混砌的建筑方式在国内外很多地方都可见到,“教士传入说”亦难以服人。
那么,究竟何谓“出砖入石”,它区别于一般的砖石混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在闽南以及闽台究竟有何影响呢?
闽南盛产石材,石材不但就近可取、坚固耐用,而且成本比砖瓦木料低廉许多。闽南气温偏高,雨水充沛,海岸线漫长且常受台风侵袭,民居最为紧要之处就是抵抗风雨和海水侵蚀。千百年前,闽南人就常将遍积海滩的海蛎(牡蛎)壳粘在外墙面上以抵抗海风剥蚀。这样的“海蛎墙”低调大气,数百年其形不变、其色不改。目前保存尚好的“海蛎墙”已有六百多年。
◇ 陈嘉庚故居里的燕尾脊
但是海蛎壳只能用于外墙的贴面,而不可用于墙体以及墙的柱、础等要害之处。若采用石头,则既可用于贴面,又可用于墙的柱、础、门、台基、阶石等处,尤其是在隔热、防潮等方面,石头比砖、木等材料更具优势。经济富裕的大户人家能够用得上大块的石料,砖石混砌往往较为齐整且有规律,但是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只能以节约为先,墙体内常拼入碎石碎砖。在海风经年累月地剥蚀之后,砖石混砌的墙体中的砖头更易剥落,为了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人们在造墙体的时候,只能将砖块砌得比石头稍微向外鼓凸一些,看上去就显得石头稍稍凹入,形成砖“出”而石“入”的视觉效果。这种砌墙方法虽然朴素古拙,但是非常实惠耐用,砌房的工匠们也便于操作,因而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欢迎。代代百姓口耳相传,“出砖入石”的技法流传至今。当然,从现存的闽南古民居的建筑细节来看,不同的房屋之间仍存在一些差别。在遍布石头的山区,民房多以石料为主,而在另外一些靠近海边的地方,烧制砖瓦的塘泥、砖窑较多,因而民居墙面上砖的占比也较高。此外,在体形较大的建筑物上,整块石料较多,而普通民居的墙上,也会使用一些体积较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
闽南的土壤含铁丰富,烧制的砖都会表现出程度不同的红色,当地人称之为“胭脂红”。山峦叠翠的闽南,四季常青,海天长风,白浪金沙,成片的红色建筑或立在海岸线上,或掩映在凤凰树下,呈现出一片勃勃的生机。虽然有些土壤也能烧出青砖,但是绝大多数闽南人更喜欢用红砖砌墙。在漫长的岁月里,除砖的“出”、石的“入”之外,“出砖入石”的内涵不知不觉地被那片动人的“胭脂红”所浸染。
沿海的闽南人多以海谋生,而出海的渔船常因盗贼或风浪的威胁去而无返,男人们每一次出海都是女人们生死离别的煎熬。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寄希望于像妈祖那样的神灵或者威武的猛禽走兽来为亲人们驱邪恶、保平安,不但村子里常建有妈祖庙(或天后宫),而且几乎家家户户的屋脊上有虎头、龙头等威武的猛禽巨兽来镇妖,屋脊的造型以燕尾脊居多,有些屋脊的曲线生动而又夸张,张力饱满,热情奔放。在外墙以及墙的腰线、窗户上面,也雕刻有反映当时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情趣的砖雕、石雕,以此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出砖入石”既是闽南人在自然环境的限制下所做的选择,也是提炼于生活之中的经验,更是适应自然、热爱自然的一种表现。人们将心中对生活的希望寄托在青、白、灰色花岗岩与红砖混砌的房屋上,使得这原本十分简单而又俭朴的砖石混砌墙体既可遮风挡雨,又饱含着房主人对生活的追求与对美的向往。在岁月不断的磨砺中,一代代闽南人不断地赋予“出砖入石”这个词语以新的内涵,这个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正是闽南人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西晋开始,已有中原民众为躲避战乱,经浙江、江西等地翻山越岭、辗转跋涉来到闽南。定居下来的人为了使后代不忘故乡,采取了种种方法努力保留着中原的痕迹,例如,那些沿着古南安江两岸居住下来的人们因为思念晋朝,就把南安江改称为晋江且一直沿用至今,那时的闽南建筑就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宋代以后,闽南人开始漂洋过海去南洋谋生,海外文化渐入闽南。明初,郑和自闽南泉州七下西洋,兴起海上丝绸之路,闽南建筑又受到中亚、西亚的影响。晚清以后,有些百姓为维持生计而漂泊南洋,稍有成就便接济家乡,或者回乡办学、办实业,从而闽南建筑又受到南洋的影响,目前仍存的许多闽南骑楼、洋楼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相关建筑几无二致。尽管如此,闽南建筑“出砖入石”的基本风格始终得到了保留,而且对台海两岸的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建于1870年的原英国驻厦门领事馆也凸显“出砖入石”的闽南传统。
◇ 集美中学道南楼
1.嘉庚建筑
◇ 厦门大学芙蓉楼
◇ 华侨大学教学楼
陈嘉庚先生少年时代辞别家乡下南洋创业,经营橡胶产业,后来捐巨款回家乡创办了厦门大学、集美大学以及中小学等。这些学校的建筑虽受到了南洋文化的熏染,但是“出砖入石”的闽南风格始终不变。由于陈嘉庚先生在闽南以及南洋华侨中影响巨大,因而这些建筑常被称为“嘉庚建筑”。嘉庚建筑的基本风格是墙体西式、屋面中式,百姓们称之为“穿西装、戴斗笠”。嘉庚建筑在保留了闽南民居的屋角高翘、脊线饱满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了自身的鲜明特点:墙、柱、廊等受力承重的地方结构更加严谨,在燕尾脊、飞檐等装饰上感情极其强烈而又奔放。无论是在材料选用还是在加工水平方面,嘉庚建筑与数百年前的闽南民居相比,工艺更先进,结构更严谨,感情更强烈,造型更奔放,建筑的整体给人的感染力极强。一代华侨巨子数十年漂泊南洋,嘉庚老人的乡愁国思跃然其上。依托如此的精神理念,嘉庚建筑成了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闽南建筑的标志。
2.台湾建筑
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风俗,在民间建筑风格方面尤其如此。例如,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澎湖天后宫是台湾最古老的妈祖庙,此庙不但保持了“出砖入石”最鲜明的特征,而且与宋雍熙四年(987年)建于闽南湄洲湾的妈祖庙如出一辙。值得记述的是,荷兰海军将领韦麻郎曾于1602年率舰入侵并在澎湖登陆,福建守将沈有容率部赶往澎湖将侵略者驱逐出境,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在世界上表明澎湖是祖国的神圣领土。为纪念这一重大事件,澎湖百姓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立有“沈有容谕退红毛碑”,碑高198厘米,宽28.7厘米,正面刻有“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由于澎湖累次遭到荷兰侵略者的进攻,当地百姓为保存此碑,将其埋于地下。1919年重修妈祖庙时被发掘出来,现嵌于天后宫后殿右壁。
人的栖身之所既表达着人的生存状态,也表达着人的思想情感。“出砖入石”是闽南人生存状况的表现,更是闽南人融入自然、热爱自然的表现。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建筑工艺,现代的砖石混砌墙面已非常平整美观,砖石交融、严丝合缝,并无明显的“出”“入”之感,但是闽南人仍然喜欢“出砖入石”的名字,因为这里面有燕尾脊的激情,有胭脂红的魂魄,有闽南先辈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