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亲师互动协同育人现状与策略研究
——来自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实践

2020-09-28 02:39姚保兴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情况

姚保兴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家长和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必须通力配合、互为补充,只有当两者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时,才能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亲师互动是指以学生为联系纽带,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的,存在于家长和教师之间,发生在多种情境和形式下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过程。这种互动带有教育性、持续性、系统性、灵活性等特征。因此,本文从亲师互动角度入手,着重分析高职院校亲师互动协同育人的现状和困境。

1 当前高职院校亲师互动协同育人的现状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家长和教师,采取的调查方法是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调查从该学院选取家长和教师作为被试,从各专业、年级中随机抽取了20个班级,每班抽取15名学生家长,共300人进行调查;同时抽取各专业、年级教师300人进行调查。删除无效数据后,剩下的数据中,家长 285人,其中女性家长156人,男性家长129人;教师274人,其中女性教师134人,男性教师140人。

1.1.1 家长的基本情况

对家长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从与学生的关系、文化程度、年龄、职业等方面进行。家长有效数据285份,其中母亲有152人,占比53.3%;父亲有126人,占比44.2%;其它关系家长有7人,占比2.5%(图1)。

图1 家长与学生的关系

家长文化程度为“初中”的有121人,占比42.5%;文化程度为“高中”的有138人,占比48.4%;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有26人,占比9.1%(图2)。

图2 家长文化程度

年龄在40~50岁的家长人数为266人,占比93.5%。家长职业为“职工”的有247人,占比86.7%;职业为“个体经营者”的有34人,占比11.9%;职业为“无业人员”的有4人,占比1.4%(图3)。

图3 家长职业

1.1.2 教师的基本情况

对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从性别、年龄、学历、班主任带班经历、是否为人父母等方面进行。教师有效数据274份,共中女性教师有134人,占比48.9%;男性教师140人,占比51.1%(图4)。

图4 教师性别

年龄在20~30岁的有47人,占比17.2%;年龄在31~40岁的有156人,占比56.9%;年龄在41~50岁的有55人,占比20.1%;年龄在51~60岁的有16人,占比5.8%(图5)。

图5 教师年龄

学历为“本科”的教师有219人,占比79.9%;学历为“硕士”的教师为55人,占比20.1%。有班主任带班经历的有225人,占比82.1%;没有带班经历的有49人,占比17.9%。已经为人父母的教师有248人,占比90.5%;尚未为人父母的教师有26人,占比9.5%。

1.2 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是亲师互动评价问卷(分别为家长版和教师版),2份问卷各有 14 个项目,包含3个维度,即认知互动(4个项目)、情感互动(5个项目)和策略互动(5个项目)。本研究通过对相关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到当前高职院校亲师互动协同育人的基本情况。

1.2.1 互动对象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当前该校亲师互动协同育人过程中,与教师进行互动的绝大部分是学生的父母,其中母亲所占比例比父亲更高。母亲对于亲师互动重要性的认识比父亲高。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对于互动重要性的认识更深。教师尤其是有班主任经历的教师对于亲师互动重要性的认识比家长高,与家长进行互动较多的往往是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家长进行互动的极少(表1—3)。

表1 家长对亲师互动重要性的认识

表2 不同文化程度家长对亲师互动重要性的认识

表3 教师对亲师互动重要性的认识

1.2.2 互动次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42名家长与教师一学期有过2次及以上互动,占比23.5%;有67名家长与教师一学期有过1次互动,占比14.7%;有176名家长从未与教师进行过互动,占比61.8%。总体来看,参与互动的家长人数仍然不多,而且次数较少。

1.2.3 互动方式

该校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为外地学生,一学期与教师有过互动的家长为109人,互动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进行,当面交流的次数极少,而且往往是在家长到校探望学生之后或学生在出现问题之后才进行(图6)。

图6 互动方式

1.2.4 互动内容

通过对问卷中关于互动内容选项的统计,亲师互动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对于其它方面尤其是家校合作、亲师互动方面的内容关注较少。在进行过互动的家长和教师中,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占比86%,关注学生生活情况的占比78%,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的占比73%,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的占比62%,涉及如何更好地开展家校合作、亲师互动的占比25%(图7)。

图7 互动内容

1.2.5 互动时机

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由教师发起的亲师互动是发生在学生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时,教师会在情况发生后一周内通过电话或微信等方式将学生的情况告知家长。而由家长发起的互动则往往是在学生出现反常举动后,家长会在短时间内联系教师了解相关情况。

1.2.6 互动原因

在亲师互动过程中,教师一方经常是在学生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时才会主动联系家长。大部分家长们也主要是在意识到自己的子女有情况时才主动联系校方和教师。当学生在学校正常上课和生活期间,双方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协同育人、培养学生主动进行互动的情况则极少。

1.2.7 互动效果

通过对家长和教师双方对互动满意度的调查可以发现,双方在对互动的满意度、互动后的收获、学生的改变和提高的认识上有一定的差异。家长对互动的满意度较高,85%的家长对互动的满意度是非常满意或较满意的。教师对互动的满意度则偏低,仅有55%的教师对互动的满意度是非常满意或较满意,尤其是在对互动后学生的改变和提高上满意度较低。

2 当前高职院校亲师互动协同育人困境分析

通过对该校亲师互动协同育人情况的调查研究,在当前高职院校亲师互动协同育人存在着诸多困境和制约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亲师互动的效果和影响力。

2.1 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亲师双方对当前阶段合作互动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进入职业院校后,已经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成长已经成了学生个人的事情,家长只需要提供生活费、学费就可以了,教育问题家长已经管不了了,全靠学生自己和学校。家长与学校、老师进行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远不如中小学阶段。再加上地域原因,原本可以参加的家长会、校园活动等各类亲师互动活动基本上不复存在,许多家长与教师的互动仅依靠电话、微信等为数不多的几种方式进行,对协同育人效果提升有限。

2.2 教师引导家长参与能力不足

教师作为互动关系中更主动的一方,对亲师互动的理解不够深刻,互动的内容主要是以通报学生在校遵守纪律方面情况为主,希望家长给予配合。这就使得家长往往处于被动服从的角色中,极大地削弱了家长参与互动合作的积极性,形成教师找自己一般是孩子在校犯了错误的固定印象,从而不愿主动与教师形成互动。

2.3 协同育人方式单一

家长、教师在中小学阶段往往通过家长会、家访、校园活动、学生情况记录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但进入到高职教育阶段,受地域限制,再加上陈旧观念和传统习惯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不需要再过多干涉,学校和老师也不需要再将学生的各类情况告知自己,只要不出人身安全问题就可以了。教师也更多的是对那些贫困学生关注较多,通过电话等手段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情况;或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特定学生进行家庭走访。仅仅依靠电话、QQ、微信等有限的方式进行,互动效果和教育作用必然不够理想。

3 提升高职院校亲师互动协同育人效果的建议

笔者从家长、教师、研究者3个角度出发,以便更加全面客观地探索亲师互动协同育人的方法和路径。

3.1 来自家长的建议

3.1.1 增加互动的次数和时间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已基本处于成年阶段,很多行为和想法已可以由自己负责。但作为家长,他们更希望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情况。他们更希望学校或教师一方能够增加互动的次数,增长互动的时间,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3.1.2 丰富互动的形式

在当前高职院校亲师互动的过程中,因为地域限制原因,绝大多数互动是依靠电话、微信、QQ等方式进行。除了这些形式外,家长一方还希望有更多的互动形式可以运用到互动过程中,例如可以利用学生开学、放假时间,家长到校接送学生时举办座谈会、主题班会、家长会;通过学生活动开展互动,如“家书”比赛,增强家校联系与合作;通过给家长寄学生在校表现的材料,增进家长对学生在校期间行为的了解;借助互联网和科技力量,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在校的点点滴滴。

3.1.3 拓展互动的内容

当前高职院校中亲师互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违纪问题上。更多的院校或教师只有在学生出现一些重大违纪情况时才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互动,从家校两方面来加强学生教育。在问卷中,绝大部分家长希望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改变当前“报忧不报喜”的局面。

3.1.4 提高互动的主动性

学校或教师应提高互动的主动性,能够主动将学生的情况较为全面地反馈给家长一方,而不是等到家长主动联系学校或教师时才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各类情况,避免造成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沟通媒介和平台可以运用到沟通互动中,学校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方式和手段提高互动的主动性。

3.2 来自教师的建议

3.2.1 提升对亲师互动协同育人的认识

在互动过程中,家长是连接教师、学生的重要桥梁。家长们应正确认识清楚自身所处的位置,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增强对于亲师互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帮助教师和学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3.2.2 加强互动的主动性

在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远离家庭。许多家长因为学生已长大成年,已不再需要像中小学阶段那样时时关注,亲师互动的主动性较差。但现实中不少学生求学期间会遇到各类问题,这时仍然需要家长和教师给予相应指导和帮助。因此,家长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仍然应主动与教师和学校保持良好互动。

3.2.3 增强互动的回应

当教师与家长进行互动时,家长对于教师的回应不够积极。教师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后,许多家长往往以一次与学生的谈心谈话或者批评教育结束,并未与教师一起分析成因、探索对策,这就必然导致互动效果不佳。家长应将所了解的情况和解决方案反馈给教师,与教师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提升互动效果。

3.2.4 扩大互动对象的范围

高职院校当前的亲师互动主要集中在家长和班主任的互动上,家长主要通过班主任了解学生在校各种表现,这种互动对象单一,效果不佳。因此,家长们应扩大互动对象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班主任,可以扩展到各任课老师,这样才能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各方面动态信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帮助。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情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特殊情况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