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合体字的“六书”理据与创新

2020-09-28 04:33冀玉娜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指事俗字六书

冀玉娜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吉祥合体字是由几个具有吉祥寓意的汉字通过部件的重新组合而成的,又被称为吉祥组合字或吉祥合成字,是民间现存且仍在使用的一类俗字。它虽不见于高文大典,亦不见于《说文解字》,但其造字理据却并未脱离“六书”。由吉祥合体字的成字方式可见,其造字理据主要为“六书”之一的“会意”,即“比类合谊,以见指撝”[1]。

吉祥合体字通过将具有内在相通性或相关性的文字构件进行重组,其重组方式多为笔画的简省、组合、重构、共用等。吉祥合体字的出现提高了文字的表现力,增强了文字本身的内涵与意蕴,其产生和发展在汉字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一、吉祥合体字的历史渊源

凡是区别于正字的异体字,都可以认为是俗字。俗字可以是简化字,也可以是繁化字,可以是后起字,也可以是古体字。正俗的界限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2]吉祥合体字是一类繁化俗字,民间又称为“吉利字”“吉语字”或“团结字”。它脱胎于商周,发展于汉魏,成熟于唐宋,是俗字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吉祥合体字的产生

吉祥合体字的构字方式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合文”。从现存文字资料中可见,从殷商甲骨文始就已经出现了将几个字组合书写在一起的现象,这是早期“合文”的雏形。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的合文现象,多见于记录数字和先公先王的名号上,写成“合文”的两个字,有时可以共用偏旁或笔画。[3]

通过对古文字的考证与研究,学者们发现,殷商时期的卜辞中开始出现“合文”,迨至西、东周之时(即青铜器时代的鼎盛期)各种铭文上也时常见到“合文”。古文字中的“合文”通常为某一专名,如神祇、先王、先妣、官名、人名、地名、时间等,同时也有一些数词及数量短语的“合文”。古文字中的“合文”内容虽与吉祥合体字内容相去甚远,但其构字方式基本相同,“合文”的出现为合体字与吉祥合体字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模板。

(二)吉祥合体字的发展

汉魏南北朝是文字由混乱逐步走向定型的过渡时期,亦是吉祥合体字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汉字由篆而隶、由隶而楷的演变使得异体俗字纷杂混乱,杂体盛行;与此同时,许慎《说文解字》的出现构建出汉字的基本框架模式,成为后代汉字发展的基础和规范。正字体系的确立,保证了吉祥合体字的合体形态的稳定性。俗字的文字笔画不再遵从平直的特点,其文字极具变化之式,为后世吉祥合体字中的文字笔画的组合与变化提供了参考。正字与俗字之间的斗争为吉祥合体字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道教的兴起是吉祥合体字发展的另一动力,汉代道教盛行,其符箓的使用促进了吉祥合体字的发展与普及。道教中用来驱魔祈福的符箓多是将汉字重新组合,再以文字图形化的形式展现并使用。由于符箓进行了文字的抽象和重新组合,因此不易为平民所认知,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其祈福消灾的内蕴与吉祥合体字的功用并无二异。

南朝刘宋陆修静所著《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有曰:“凡一切符文,皆有文字,但人不解识之。”“道教符箓是文字与图画的结合,‘符中有书,参以图像,书中有图,形声并用。’通过支解和拼装文字与图像,甚至生造伪字,给信徒以蕴含神秘力量的心理感受。”[4]《灵宝玉鉴》中的“沐浴净秽符”符文由“神水清明”四篆文构成,用于沐浴,祛除秽气。人们对符箓的神力崇拜与对吉祥合体字的心理寄托有着共同的情感趋同性。道教符箓一般都是由汉字组成的一道咒语,整道符通常需要有形、文、音三个要素,其特点与吉祥合体字基本无二。

(三)吉祥合体字的成熟

唐宋时期,佛经的传入与市民文化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俗字的发展。佛经中有大量合文现象,例如敦煌写本中常见有“菩萨”“菩提”“涅盘”等字的合文。市民文化的兴起促进了文字的普及和文化的发展,市民阶层认读文字和使用文字的现象愈加普遍,促进了俗字进一步的发展。

从“厌胜钱”可以看出,自宋朝始,吉祥合体字在民间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并逐渐得到认同。到唐明清之时,表达不同祈盼类型的合体字不断增多,有的表达对于钱财的渴求,如“”“”等;有的表达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期盼,如“”等;有的表达对于未来的希望,如:“”“”等;有的表达求学的态度,如“”“”等;有的表达对于家庭兴旺的希望,如“”“”等;有的是讲述民俗风情或神话故事,如“”“”等;有的表达人生态度,如“”“”等;有的表达对美满婚姻的追求,如“”“”等。在一些治学大家和文人墨客的书房中,吉祥合体字也颇为常见,如林则徐的一副自勉联“。”

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吉祥合体字的产生与发展与人们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其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体现了汉字文化兼容并包、吸收并蓄的特点。

二、吉祥合体字的“六书”理据及音形义特点

(一)吉祥合体字的“六书”理据

汉字的“六书”理据,是指汉字在造字时采用的某种形体结构的理由和依据。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的构字条例称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通过对众多汉字结构的分析、归纳、总结而成,同时也为汉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两者相辅相成、互促互进。通过对吉祥合体字成字方式的分析,发现其造字理据多为“六书”中的“会意”。

会意字是合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新字,会合出新意的造字方法,它弥补了“象形”和“指事”造字法无法表示抽象意义的不足,使得汉字的创制更加灵活。吉祥合体字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通过一定方式重新组合从而新造合体字,此造字方法与会意字的造字理据契合。

吉祥合体字是基于“六书”的造字理据,依照美观和谐的汉字标准创制而出,是一种特殊的合体会意字。根据吉祥合体字的组合分类,可分为同体会意合体字和异体会意合体字,同体会意字如“囍”等,与《说文解字》中的“林”“晶”等造字方式相同;异体会意字如“”等,与《说文解字》中“明”“休”等造字方式相同。

(二)吉祥合体字的形音义特点

1.吉祥合体字的形体特点

汉字是表意文字,吉祥合体字的形义特点与正字并无二异,即以形衬义。吉祥合体字内部的不同文字部件按照和谐统一、平衡有序的形式重新组合在一起,有的甚至用同音字代替,其组合方式主要为笔画的删减、共用、连笔、变形等。

吉祥合体字的形体结构具有稳定性,其结构多为自上而下、半包围、字体平铺等。例如:

2.吉祥合体字的音义特点

吉祥合体字虽然是由几个汉字共同组成,但其意义表达并未发生改变。除此之外,在不改变音形义的基础上,它还具有体现文字所蕴含的吉祥意义的特点,其文字组合形式彰显出团结统一、和谐共生的理念。

吉祥合体字的读音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依旧按照组合前汉字的读音拼读,但是拼读顺序较为自由,并无硬性规定,例如:吉祥合体字读作“招财进宝”。吉祥合体字未曾新造读音,这与它的功用和意义需要密不可分。汉字是音义结合体,其读音的改变多为适应词义变化的需要,吉祥合体字所选用字的意义未发生改变,因此,读音也未变化。

三、“六书”理论下的吉祥合体字创新应用分析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法互为补充,促进了汉字的衍生与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六书”造字理念的创新应用呈现多方面、多角度的特点,为视觉艺术设计领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空间。[5]

(一)象形的创新应用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1]即通过有形抽象简洁的笔画变化表现事物形象。象形造字法作为造字之本,其文字线条性和意象性等都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在一些城市旅游标志和品牌商标标志的设计理念上,借鉴象形造字法的造字理据,使其标志更具形象性。杭州的旅游图标(见图1),设计者将文字和图画融为一体,文字线条抽象变形为杭州的代表性建筑,同时将不同的特色建筑均匀分布在变形部件“口”部的上部和内部,以达到对当地的特色景观一目了然的效果,极具趣味性、观赏性和宣传性。同时,“和”字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期许,将城市文化发展理念与旅游景观融为一体。

(二)指事的创新应用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1]指事字以象形字为基础,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指事符号构成新字。指事字通过对着重强调的部分加以明示,使文字达到“视而可识,察而见意”[1]的目的。

图1 杭州的旅游图标

指事符号强调标识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幼儿教育中,由于幼儿逻辑思维的欠缺,具有鲜明标识的图画更有利于加深幼儿对文字内容的记忆。如图2的“鼻”字,将其“丌”中的“丿”和“丨”两笔画用水滴进行标识,宛若幼儿流感时鼻子的形象,画面生动,极具趣味性。

指事字通过对文字笔画的增删使得文字更好表达意义。在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一则公益广告中,将象、虎、熊、人四字的部分笔画去掉,构成“象无牙,虎无骨,熊无胆则人而不仁”的创意,达到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见图3)。

图3 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图片

(三)形声字的创新应用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1]形声造字法通过形旁和声旁组合创造新字。在视觉设计中,通过声形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宣传目的,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方式(见图4)。

图4“音乐”的设计,将文字某一部件自然地融入钢琴的琴键中,以乐符表现音乐的声音形式,使音乐两字的声、形、义完美结合,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和显而易见的表现作用。

(四)会意字的创新应用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1]通过对具有关联关系的汉字进行重新编排和组合,使其意象的表现更加鲜明深远,这是“会意”在视觉设计中最大的作用之一,吉祥合体字便是其应用之一。

图4 “音乐”的设计

在视觉艺术设计中,“会意”的内在意象表现力使设计极具张力与表现力。例如在图5“中国”的文字设计中,笔画合用突出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共同实现中国梦的宏愿。

图5 “中国”的文字设计

汉字发展过程中,正字与俗字并存,历代的正统文人以许慎的《说文解字》为标准,对俗字存在诸多偏见,因此,在现存的历史文献中,极少能看到研究汉语俗字的专著。直到近代,学者们才意识到俗字在汉字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曾指出:在文字形体演变的过程里,俗体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有时候新的正体就是由前一阶段的俗体发展而成的。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俗体的某些写法后来为正体所吸收,或者明显促进了正体的演变。[6]

现阶段,对于吉祥合体字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设计领域和艺术学领域,在文字学领域和民俗学领域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吉祥合体字承袭于会意字,其存在是整个合体字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吉祥合体字的创新应用使传统“六书”在现代文化创新方面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亦是传统“六书”古学今用的重要体现之一。随着人们对传统“六书”和汉字研究多领域、多角度的挖掘与创新,汉字将会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指事俗字六书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清初学者王育《说文解字六书论正》六书说初探
画说汉字——百
佛典疑难俗字补考
汉字构形系统的发展与六书“转注”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新出北朝墓志俗字例释
文学阅读中提问的“三性”与“三指”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指事理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