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建设与探索

2020-09-28 09:19赵希文何新新梁国庆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创业园大学生学生

赵希文,何新新,刘 棋,梁国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坚持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放在挖掘释放黑龙江发展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高度来谋划和推动。2015 年4 月24 日,时任黑龙江省省长陆昊专程赴我校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明确提出“哈工大要适当集中区域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并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我校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我校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技术导向、市场化运行、开放式办园”的建设思路,在学校教学科研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划拨我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厦6 000 m2场地用于学生创新创业。

1 多维度构建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作为孵化基地应有三个主要功能:一是支持大学生创业成功,二是助推科技研发与创新,三是有益于创业人才培养[1]。为此,我校努力探索引领黑龙江大学生创业、具有黑龙江特色和我校特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工作体系(见图1)。

(1)高起点谋划。在国家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2],在我校“一带一圈”创新创业园区的大局中谋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以“培养创业领军人才、培育行业领军企业”为目标,依托我校雄厚的学科实力、高水平的人才保障、充足的专家资源、丰沛的技术储备和宝贵的产业转化经验,以及学生创新热情高、创新项目多、创新技术强的优势,建好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图1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工作体系

(2)高技术导向。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创新[3]。要注重结合“两个强国”建设需要和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战略性新产业发展、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需要和我校科研优势,紧扣创新和创业两个主题,以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宗旨,结合我校优势学科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智能制造、高端医疗设备、精密仪器、高新软件、数字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和资本运营,培育和发展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的“创新创业引擎”。

(3)市场化运行。坚持用市场标准遴选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邀请具有市场眼光、风投经验、创业经验的创投机构、社会孵化器、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审核评委会,通过商业路演的形式审核创业企业入园资格;完善以销售额、融资额、创业人数、产品产能等为导向的学生创业评价机制,淘汰不合格的学生创业企业[4];完善以加快产品研发、拓展产品销售渠道、聚集社会资本、展示企业和园区形象等为导向的企业补贴制度,补齐学生市场意识的短板,促进企业同资本活跃地区的交流互动,提升创业企业在市场生存能力。

(4)开放式办园。积极探索“创客空间”的开放运行模式[5],注重发挥我校学生创新创业园在黑龙江自主创新的龙头作用,主动面向省内、国内高校开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积极吸引国内、省内其他高校优秀项目和优秀人才进入园区,促进跨高校组合式创业,留住更多优秀人才在黑龙江工作,为黑龙江发展做贡献;发挥我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积极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投基金、创业导师、创业模式等外部资源,打造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效率高、效益好的创新创业沃土。

2 全方位打造创业企业快速成长良性生态系统

高校师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活力和丰富的科技知识,有的师生甚至有着极具市场潜力的专利和技术成果,但他们缺乏的是实践经验和发挥才智的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硬件设施、科研设备,为园区的企业提供工商、税务登记、会计代理、银行开户等方面的服务,帮助新创企业制定不同时期内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进而成为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地[6]。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培育成功的企业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采用先进的管理制度,并对采用的制度进行创新,使其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7]。

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始终围绕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育人使命,注重技术、资本、市场对接,强调创意、创新、创业联动,组建由创业导师、技术导师、投资经理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服务管理团队,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服务管理办公室,注册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构建“创客空间”和创业孵化器两大功能区,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双五”服务体系(见图2),为“创客”团队和创业企业提供包含从注册成立到正常运转、从吸引投资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服务,为创业企业快速成长提供良性的生态系统。

图2 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双五”服务体系

3 高标准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全要素平台

我校在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基础上,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全要素平台,全力推进教育、技术、资本、市场要素有效聚集,全力推进实验、测试、加工及试验服务平台有效贯通,全力推进上、下游产业链有效衔接,加速科研优势转化创新创业教育优势,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3.1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平台

建立创新创业学院,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组织创业项目孵化实训,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8],以创新创业创造为目标系统化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1)开展创业课程建设。开设“创业导论课”“创业实践课”等通识教育课程。

(2)开展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融合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本硕博”跨学历团队,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搭建一个具有延续性的创业教育培养平台,塑造一批创业典型项目。

(3)举办我校创业计划大赛。推动校园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之成为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新载体。

(4)举办“创业沙龙”。邀请成功的创业人士与学生一起探讨创业话题,开阔学生视野,每周举办一期,将其打造成我校创新创业文化品牌。

(5)组织创业训练营。创业训练营旨在点燃创业火花、孕育创业火种。通过创业讲座、创业项目路演、创业企业考察、创业导师一对一辅导等,激励、支持和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为创业学生学习、交流、实践和发展提供平台。

(6)构建高水平创业研究体系。坚持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依托校内优秀师资,组建学术与实践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创业研究队伍,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案例库。

3.2 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

在现有工程训练中心基础上建设“哈工大学生创新实践馆”和“哈工大师生共享硬件成型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建设机械、电子加工平台,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安全保障体系。利用目前先进的项目管理方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将创新创业可应用资源推荐给每一位有需求的学生,以此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效率及质量[9]。

(1)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馆。设9 大功能区,包括设备租借区、快速成型区、机械加工区、焊接加工区、电子加工区、耗材存放区、装配测量区、设备调试区和会议交流区,为学生创新团队提供创新项目所需的基本硬件、加工设备、测量装备、基础工具等。

(2)建设师生共享硬件成型平台。设6 大功能区,包括快速成型区、机械加工区、加工处理区、电子加工区、装配测试区和耗材存放区。该平台将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创业企业批量生产难度较大、时间和物流成本较高的难题。

(3)建设创新为主的“创客空间”。优选一批大学生创新社团入住大学生创新实践馆,以创新的方式实现创意,开发原创性产品。工程训练中心为创新团队提供全方位的创意创新实践服务。

(4)建立创业模拟实训中心。面向大学生创业者开办创业模拟实训班,从课程教学、创业模拟、导师辅导等多个层面对创业者提供支持。同时开发相应的包括创业计划、创业管理、创业注册、创业实践、创业测评以及创业构造等功能的软件,供学生模拟整个创业流程。

3.3 建设大学生创业苗圃

大学生是最具有创意的群体,但在创意实现和创新验证时经常会因为遇到困难或代价太大而自我放弃。这个阶段无须大量资金,只需要切实的专业指导、必要的专业设备和专业环境。创业苗圃是大学生创业链上的前端,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创意并验证创新,是提高大学生创业人数的前提,是增加优质创业项目数量的保障[10]。建设创业苗圃,将技术创新深植于相关专业或交叉学科之中,发挥学科优势,打造创新创业“预孵化”载体,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动性。

学校依托各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创业苗圃,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提供苗圃建设资金支持、导师指导培训服务、项目交流提升助推服务、政策落地对接服务、孵化平台对接服务等。

3.4 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工程

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不仅是帮助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的产生、完善与落地孵化[11]。为此,学校通过实施创新创业团队支持计划和竞赛项目提升计划促进创业项目的发展。

(1)实施优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重点支持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在大学生创新实践馆为每个团队提供“创客空间”,每年提供2~5 万元经费支持,培育创新创业团队。

(2)实施创业团队支持计划。重点支持一批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学院创业苗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每个团队提供“创客空间”,每年提供2~5 万元经费支持,培育创业团队。

(3)实施竞赛项目提升计划。将“祖光杯”竞赛打造成我校创新创业文化品牌,举办系列竞赛项目。设计三类具有我校特色、覆盖一校三区的竞赛项目,上对应国家的竞赛,下拉动大一项目的升华。面向大一学生开展创意项目竞赛,面向大二、大三学生开展创新项目竞赛,面向大四学生、硕博研究生开展创业项目竞赛。

3.5 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土壤和阳光的作用,是一种承载和依托[12]。通过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互动教育馆、建立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搭建创新创业学生交流平台、组织丰富的创新创业讲座、建立创新创业专题网站等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4 创新创业成果

我校面向新时代国家战略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紧密结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目标,探索服务国家、结合地方、军民融合的创新创业模式,先后获得第二批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

学校面向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计划,立项近4 000 项,近13 000 人参与;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学生每年获国家级奖励近1 000 项。举办全国机器人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学校依托学科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构建8 000 余m2“创客空间”和创业孵化器。孵化创业企业135 家,企业共获得4.86 亿元风险投资,2018 年度营业额达3.1 亿元,8 家企业估值过亿元。

大学生创业者万龙入选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获全国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大学生创业者冷晓琨荣登福布斯中国封面和福布斯30U30 亚洲排行榜,其研发的机器人在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中惊艳亮相;大学生创业者李蕴洲的格斗机器人项目荣获2019世界顶级格斗机器人比赛全球总冠军;我校小卫星团队拍摄的最美地月合影登上《科学》杂志;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赛中,我校获2 金1 银1 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并荣获“高校先进集体奖”。

猜你喜欢
创业园大学生学生
山西农谷青年创业园 依托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新模样
苏州创业园:倾心服务筑侨家 硕果累累迎党庆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