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莲
摘 要:中考历史复习要避免抛弃课标与考纲,应该按照课标与考纲要求的识记、理解、运用三个能力层次全面复习。避免“博彩”心理,把所有基础知识扎实掌握。指导学生记忆方法:顺序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记数记忆法,避免学生死记硬背。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0186-01
我认为中考历史复习最忌讳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忌抛弃课标与考纲
一般历史中考复习只有一个学期,六本教材。在时间有限,学习量大的情况下,紧扣课标和考纲是最佳选择。
福建省每一年颁布的考纲规定了命题范围、基本考点、能力层次、题型题量、难易度。老师可以在考试说明中每个知识点后面加上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印发给每一位学生,指导学生地毯式复习。
不只老师应该树立课标意识,更应该培养学生课标意识。指导学生学会看考纲,让学生明白考试说明中要求达到的三维目标,从而知道知识点掌握到什么程度。考试说明中属于识记层次要求,是最低层次,这类知识只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或说出其基本史实即可,它基本上只会出现在选择题。属于理解层次的,要求学生能对所学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此类知识多属于考察中等难度的题目。属于运用层次的,是最高层次要求,学生要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作用影响等,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这类知识不多,约在初中历史内容的10%左右,它多出现于难度较大的题目中,且多以开放性题目出现。理解、运用层次要求的,四种题型都有可能出现,可指导学生整理出来,在复习过程中,多设计题型加以训练。了解这三个层次要求后,学生在自主复习中,能更好地把握,不致于钻牛角尖。
利用考纲要求的知识点进行纵横联系和分析比较。这一活动最好是师生共同完成,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維能力=(基础知识+运用方式+运用意识+迁移能力)÷单位时间
上面公式可以看出,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等、靠、要”。什么都等老师整理、讲述,印成材料,学生剩下抄、记、搬,到考试遇到问题新情景,学生会感到吃惊。因此平时我们就要把教材作为材料,经常在老师引导下去思考,对学习内容概括、重组,培养思维能力。
2.忌 “博彩”心理
每当复习到临近中考,对命题出现的可能性,总容易形成固执己见的现象,所以经常被错觉迷惑。往往会有“博彩”心理在作祟,干扰正常的心理活动。
大家都知道初中既要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要学习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每个历史事件,都需要了解它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最后还需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
应对中考,如同商人对待顾客一样,每个顾客的光顾都可能成交。同理,在复习中也不能“衣冠取人”,仍然要全面复习,随遇而安,切忌心浮气躁,“彩民”意识对待中考是万万不得的!历史复习明智做法是要求学生应把所有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只要基础牢,不怕地动山摇。”
3.忌死记硬背
同学开玩笑:“学好历史的诀窍—背多分(贝多芬)”。其实学历史有不少记忆的技巧。
(1)顺序记忆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缺乏粘连性的知识最难记忆,犹如在松散的沙漠上盖不起高楼大厦。在历史学习最忌讳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孤立地看待。在学习历史我们要善于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变零散为完整,化繁琐为简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件或人物时,可以将它们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按特征记忆就容易多了。
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表格对比。
学生经过比较就会发现建国以来农村经济体制除了土地改革时期,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归农民,属于私有制,之后都是公有制。
(3)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如隋朝的大运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学生常混淆北方两段,我们如果记“永远畅通”口诀就行了。
(4)记数记忆法。通过记住数字,运用联想。从而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这里所谓的数字并非书本中的数字,而是经过学习和归纳发现的数字,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运用得当,可以明显减轻记忆的难度。
如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四次重大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中国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明显加深,《辛丑条约》—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个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一个中国的命运(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这“四、四、三、二、一”就基本概括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
“万丈高楼平地起”,教师在复习时避免走入这些误区,扎实复习,一定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