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广义
南阳市卧龙区,常年粮食作物复播面积6.33万hm2,总产量35万t以上;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约2.67万hm2,总产量约12万t。全区耕地面积5.63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71万hm2,夏收作物主要为小麦,秋作物主要为花生、玉米及少量谷子、马铃薯、豆类等。由于灌溉面积有限,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较大。
一、秋作物不耐干旱的主要原因
(一)旱地面积大,浇水条件有限
目前,卧龙区有效灌溉面积为2.71万hm2,仅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8.1%。全区50%以上的耕地缺乏有效的浇水条件,成为望天收的旱地。旱地主要分布在丘陵区、岗坡地及地下水位埋藏较深的平原区。夏秋干旱季节,浇水条件是制约旱地秋作物产量的最主要因素。
(二)作物生产布局不合理
不同秋作物在旱地大面积种植,其抗(耐)旱的能力不同,如玉米、大豆抗(耐)旱能力较差,而红薯、谷子抗(耐)旱能力就较强。在缺乏浇水条件的旱地,种植红薯或谷子会有较好的收成。因此,要减少产量损失,秋作物生产布局首先要合理。但目前卧龙区秋作物生产布局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表现在不耐干旱的玉米在无浇水条件的旱地有较大面积的种植。2014—2019年,全区秋作物出现严重减产,都与需水量较多的玉米在旱地种植面积大有关。因此,抓好秋作物的合理布局工作非常重要。
(三)耕层浅问题突出,严重降低旱地秋作物的抗旱能力
秋作物抗旱能力与土壤耕层深浅有很大关系。因此,犁地深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旱地秋作物的抗旱能力。同等条件下,作物种植在耕层深的土壤比种植在耕层浅的土壤抗(耐)旱能力要强,也易于获得较好的收成。
卧龙区秋作物主要为麦收后免耕播种,前茬小麦种植时的犁地深度对后茬秋作物影响较大。目前,卧龙区小麦播种多为旋耕机犁地,深度约15 cm,比深耕要求低5~15 cm,且多数地块连续多年如此,导致犁底层厚且紧实,土壤耕层严重板结。这对土壤蓄水能力和作物根系生长有严重不利影响,作物抗(耐)旱能力也因此严重降低。
二、应对措施
(一)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实现秋作物生产合理布局
要提高秋作物抗(耐)旱能力,首先,要抓好秋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并根据市场需求实现作物种植类型的多樣化。其次,要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尤其是要按照不同作物的需水特点和抗(耐)旱能力,把不同作物种植在适宜的耕地上,实现秋作物生产的合理布局。
卧龙区在平原缺水区域引导农民种植谷子的生产实践证明,农民的种植偏好可以通过正确引导而改变。卧龙区安皋镇旱地玉米种植面积大、产量低且不稳。2019年该镇开始种植耐旱作物谷子3.33 hm2,平均产量400 kg/667 m2,比全区秋粮平均单产318.7 kg增长25.5%左右,取得了较好的引导效果。2020年,安皋镇计划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着手进行谷子深加工并拓展产品销售渠道,预计今后安皋镇谷子种植面积将会有较大规模的增加。
(二)加深土壤耕层,为秋作物生长提供深厚的土壤环境
多年来,卧龙区由于机械化的实施受地势条件的制约,土壤耕层浅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耕层浅导致的秋作物不耐旱问题日益严重。而夏秋干旱频发的现实,对通过加深土壤耕层,实现秋作物抗(耐)旱栽培的要求更显迫切。
只有土壤耕层深,才能有效减少雨季地表径流,增加土壤蓄水量,提高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只有土壤耕层深,作物根系才有较好的生长发育空间,尤其是作物根系能够在更深的土壤层次中生长,使其在旱季能够利用土壤深处的水分,作物才能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在有限的生长季节较好的生长。
为解决土壤耕层浅的问题,根据生产实际,卧龙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了2~3年深耕1次,耕层深度为25~30 cm,浅耕年份犁地深度为15 cm以上的整地要求,取得了较好效果。根据种植大户的生产实际,小麦增产或挽回产量损失率在8.6%以上,干旱年份旱地秋作物叶片持绿时间可延长7 d。因此,加深土壤耕层对作物高产栽培和抗旱栽培都是有益的。
(三)充分利用耐旱品种,发挥农作物自身的抗(耐)旱能力
每种农作物抗(耐)旱能力不同,是抓好农作物生产合理布局的基础之一。同时,同一种农作物的不同品种间,抗(耐)旱能力也不同。因此,在抓好生产布局的同时,还要抓好品种的合理利用工作。要抓好这项工作,必须抓好针对品种抗旱性和高产潜力的品种比较试验。目前,在卧龙区这项工作的研究还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