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助力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2020-09-27 23:14付志强
山西教育·教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学案密码

付志强

囿于理念、方法、目标追求和价值定位的偏差,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个体差异大、教学过程难于组织的问题。如何缩小个体成绩差距、实现资源共享、大面积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如何为学校所谓“副科”的精细化和内涵式改革开辟新路?通过多年的探索和试验,笔者将网络课程平台、导学案、微课和小组合作学习四种方式有机结合,“四位一体”助力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一、借助网络——从“平面”到“立体”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再是平面的、单纯的“人机互动”教学,而是可以随时链接相关资源和借助网络资源滋补于课堂的教学,也能随时以网络中的“生成点”为契机而调整教学的下一步走向和新的教学活动。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可以记录在课程平台上,对于学生来说,所有的学习经历都有保存,可以随时查阅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基于Moodle平台,实现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预习、学习、作业、讨论、分组、交流等所有环节。

以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材第四章第2节“用穷举法设计程序”的教学内容为例。新课伊始,教师可先利用网络技术展示一个QQ界面因为忘记密码而无法登陆、一再出现出错窗口的过程。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也许你没有办法,但是网络高手一定有办法。如果有人盗取了你的QQ密码,你如何提出反‘暴力破解的对策?”在学生互动交流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破解两位密码”的程序,让学生分析归纳出穷举程序的基本算法及程序实现穷举的三个关键。

可以发现,以上环节由“人机互动”到“人、机、网络”互动,由静态到动态,由“平面”到“立体”,真正实现了教学的华丽转身。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不再仅仅是一个电脑、一个大屏幕、一个鼠标,而是“人人皆学、处处能链、时时可用”的学习环境。我们也发现网络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许多操作都呈现出变化、发展、多元、多向的特点,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之效。无疑,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因为网络的介入,而具有了特殊的真正的魅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其习得技能、开阔眼界、锻造思维、获得体验。

二、注重导学——由“自主”到“探究”

新课改视角下,课堂的中心和主角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学中的重点是学,而不是教;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即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因为“实践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更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在教学中使用导学案,包括预习案、训练案和探究案三个步骤。这“三案”由易到难、有序递进、螺旋上升。其中预习案尽可能在课前进行,让学生尽自己的能力对一般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并能理解和运用,教师要充分放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反馈,然后汇总到课堂上由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分析。其他兩个“学案”的学习则分布在课中和课末进行,使教学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层层提高。

在“用穷举法设计程序”的教学中,预习案应该以兴趣激发为主(如“揭开密码被破解之谜”),唤醒学生探究密码问题的源动力;训练案中以对比实验为主(人脑穷举和计算机穷举作对比),强化学生对算法优劣意义的认识;探究案中以调查为主(如调查身边QQ号被盗用的实际案例),让“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与法规”的意识植根于学生内心深处。

在课堂上使用导学案,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并编写导学案,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课前,而不是课堂上,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游刃有余。通过使用导学案,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事可做,减少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的机会,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三、利用微课——由“疑惑”到“顿悟”

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单凭教师的一次讲解并不能完全消除学生心中的疑问,此时就可使用微课和微视频。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高效介入,隐含着一种更富理想化的教学境界,相较于教师的讲授,学生更愿意观看教师精心准备的微课,微课里的各种视频、图片、动画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对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筛选知识点,准备情境化、故事化、个性化的微课,为课堂助力。

仍以“用穷举法设计程序”的教学为例。教师制作了一个8分钟的微视频,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播放影片《终结者2》的片段,让学生通过视频欣赏黑客高手是如何破解密码的。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了解到,看似高深无比的黑客技术其实就是本节课所学的“穷举法”,顿悟:当自己深度掌握了其原理时,也可以做一个真正的高手。

利用课前精心准备的微课和微视频,可以大大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时间,最重要的是解决重难点、消除疑惑点,学生由“疑惑”到“顿悟”的时间大大缩短。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感觉要讲的知识点太多,课堂时间不够用,在使用微课和微视频后,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明显少了,需要个别辅导的学生数量也少了,对于很多操作问题,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和微视频就可以自己解决,这不但节省了师生的时间,也提高了个别辅导的质量,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了解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进展情况,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倡导合作——由“分歧”到“共识”

信息技术教学中,其中一个目标就是缩小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由“分歧”到“共识”,由大差距到基本平衡,大面积缩小学困生和优等生之间的距离。对此,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实现个性资源互补,生生互帮,以优带差。

根据计算机教室的布局和学校对学习小组人数的要求,一个学习小组通常为4名学生,这样便于相互交流,也便于向寻求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可以帮其操作、为其演示操作过程等。由于组内人数少,也方便学生间互相监督和约束。教师可通过在课程平台上对组员表现的评价来达到对组员的有效管理,减少游离于学习之外的学生数量。

还以“用穷举法设计程序”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师可组织4名学生为一组“找密码”,让他们先独自编写程序,然后和同伴进行穷举方案的对比实验,之后开展组间互评,最后选出最优者上台展示,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改进(如精确穷举范围),强调“精确穷举范围”的重要性。如在自动取款机中取钱时,忘记密码怎么办?为什么规定了只有三次重新输入密码的机会(系统自动限制了输入密码的次数)?

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及时展示并点评,使各学习小组形成竞争的学习氛围,让每位组员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收获,尤其对于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学生来说,收获更大,达到逐步缩小差距的目标。

总之,在“四位一体”教学中,课程平台是媒体和工具,导学案是主线,微课是突破点,小组合作学习是方法,这“四位一体”中并不存在前后顺序,也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糅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此打造生机盎然、精彩厚重、情理俱进的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新时空。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规划课题“信息化条件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042。]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岳舒)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学案密码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谁泄露了密码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密码藏在何处
破译密码
“比例尺(一)”导学案
破译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