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雪卿
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和写作,阅读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模仿和借鉴他人的写作手法,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因為各种各样的原因,混淆读和写的关系,对两者没有清晰的认识。如果教师把它们分开进行教学的话,就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思考,会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并在其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以更加饱满的态度投入学习过程中。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更积极,注意力也会更集中。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意的故事、情景剧表演、猜谜游戏、能开阔思维的问题、结合多媒体设备教学等方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思维也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把著名的桂林山水用PPT或短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课件上穿插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这样更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师生要保持在平等地位上,教师要以和蔼、亲切、友好的态度和学生相处,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学生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仔细倾听学生的观点和看法,给学生回答问题机会,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时间。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加强朗读训练。其实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有朗读了,小学课本的导读部分往往会写有“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这样的话,这其实就在告诉我们朗读的重要性。教师经常教导学生:“大家在阅读时可以大声地读出来,声音越大,印象就越深刻,理解就更透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也在了解课文内容,积极思考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的目的,除了丰富我们的精神食粮,增长见解外,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一边阅读,一边写作,这个过程就相当于“牛吃草”,咀嚼和吸收草中的营养,然后再生产出鲜美可口的牛奶。
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阅读大量的文章,积累丰富的素材,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优美。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注重生活的细微之处。笔者阅读过很多学生的文章,经过对比、整理和分析,最后发现,很多学生对世界的认识都停留在表面,局限于感性方面的认识,对身边一些微小的事物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忽视掉,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注重学习体验的习惯。学生常常会碰到写物或写人的作文题目,如果他们对人或物的认识都比较肤浅,只停留在它们的外观的话,那写出来的文章将毫无意义,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也是阅卷老师最不愿意看到的。
当学生刚接触小学语文时,笔者就告诉过他们,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无非就是多读、多记、多背、多看、多练,这其中的多练,就要求学生多做一些写作练习,只有学生亲自实践,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篇作文后,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师才有机会了解到学生的问题,然后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他们写出更好的文章。教师要多引导、多鼓励,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让他们快速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也能理解看到的内容,学生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生活中处处会用到写作,写信、发短信、写文章都会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需要注重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读写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新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