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新增土地资源的稀缺,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些大型城市逐步进入存量资源开发的阶段,城市更新开始成为国内城市化进程的新亮点。不同于以往的“全部推倒重来”,新一轮的城市更新在对现有建筑的升级改造更新之上。“画上绣花”的城市更新模式成为了中国城市开发新的打开方式,对人文、历史的保护,以及对艺术、设计的需求被放到了更为突出的位置。
纵观全球,任何一座依然活跃的历史名城都缺少不了艺术与设计,巴塞罗那就是最好的例证。
1833年,巴塞罗那迎来了工业革命的洗礼,大量人口从农村拥入城市,城墙内的老城区顿时变得拥挤不堪,居住环境持续恶化。1859年,在著名设计师塞尔达的带领下,巴塞罗那市政府开始了重塑巴塞罗那的计划——避开老城,另建新区。此后,巴塞罗那一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也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先锋作品。但在进入19世纪后半叶后,巴塞罗那的新城也步上了老城的后尘。由于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富人从新城迁入郊区,城市日益衰败。
巴塞罗那再度“病倒”了。这次拯救它的是建筑天才、艺术大师安东尼·高迪。6处世界文化遺产、17处西班牙国家建筑遗产——倾尽一生,高迪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圣家族大教堂、巴特罗之家、米拉之家、古埃尔公园等一系列流芳百世的建筑,因而巴塞罗那也被称作“高迪之城”。
今时今日,善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倡导城市更新,告别大拆大建,已成为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期,我们聚焦城市更新,在城市嬗变的过程中,对建筑物等物理实体的硬件更新,恰恰是延续城市历史、承载城市文化、寄托市民情感的基础。无疑,新的浪潮正在悄悄改变着我们城市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