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翠华
做一名老师,似乎是很小就确定下来的事。
爷爷是一名老师。过年时,家家都拿着大红纸来请爷爷写对联,附近村的人也慕名而来;闲时,爷爷经常会给我们讲故事,我们都听得入了迷;爷爷的学生说爷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连头疼脑热都会治,还能亲手制作教具;村民们更是觉得爷爷知识渊博,无所不会,甚至遇到种地养牲畜的问题,都来向爷爷请教。看到爷爷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我心里就埋下了当老师的种子。
初中,班主任郭老师教语文。我们初入校,都有点怕他。但很快,我们就和他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放学后,郭老师常把我们住校生召集去他的宿办室(宿舍和办公室一体),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童言无忌畅所欲言,那种氛围好极了。
郭老师上语文课常鼓励我们大胆说出对课文的理解,并指导我们上台讲课;同时他让我们订阅报刊,拓展思維,开阔视野。初二时,班里有同学在报刊上发表了文章,这让我们这些在泥土里长大的农村孩子很受鼓舞,大家纷纷拿起笔写作投稿。我记得自己也写了一篇小说,近三千字,虽然没有发表,但那种从笔尖流出的快乐,那种强烈的表达欲望,至今记忆犹新。
高考时,我所有的志愿都是师范类中文专业。毕业后,我如愿以偿,成为和爷爷、郭老师一样的人。
从教几十年,这份工作带给我很多欢喜和感动——
那个父亲去世、家境不好、总是和母亲顶牛的男孩,听我的劝说上技校,学了一技之长被徐工集团录用了。他告诉我一定会好好干、报答母亲。
那个当年的语文课代表博士毕业,要去清华大学当老师了。她大学读的对外汉语专业,以后教的是留学生,可以向国际学生传播我们的中华文化了。
那个正在读高三的学生说,她最喜欢听我诵读文章,在我的影响下,她爱上了阅读。她正准备考播音主持,因为她最出色的就是朗读。
……
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发展,能学到知识立足社会,更能胸怀家国,葆有一份责任、担当和大写的情怀。这或许就是我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成就,也是我最大的荣光。
编辑 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