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干预对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2020-09-27 02:52蔡新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康复训练康复

蔡新红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石景山医院,北京 10004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腰椎出现变形、破裂,对脊椎或神经造成压迫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这也是腰椎痛的最主要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常常有坐骨神经痛、肢体发凉、麻木、跛行、放射性疼痛等,病情严重的甚至可造成患者瘫痪,大小便失禁,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当前医学上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时,会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期间,宜采取综合康复干预手段。 为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该院选取2017年1 月—2019 年12 月间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 例, 配合研究制定了相关的康复训练计划和措施,动员患者和家属一起参与,康复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门诊中选取88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通过CT 确诊, 并通过手术治疗。 将88 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参考组随机编入患者44 例,患者平均年龄在(54.29±4.57)岁,男19例,女25 例,病程(4.2±2.12)年。 对照组随机编入患者44例,患者平均年龄(55.27±4.81)岁,男20 例,女24例,病程(4.3±2.33)年。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进行分析研究。 排除精神疾病患者、肺功能不全者以及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参考组进行骨科常规护理, 患者需卧床休息,以及口服骨病治疗药物,术前进行术中、术后注意事项讲解。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干预。具体如下。

术前指导及心理护理:(1)心理护理。 患者良好的心态能够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故针对患者存在的各种情绪,需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心理护理,一方面通过护理人员讲解疾病治疗知识、 治疗流程,以及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对疾病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降低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另一方面与家属积极交流,通过家属与护理人员的积极配合,增强病人康复训练和积极治疗的信心。 (2)术前指导和康复护理计划。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与患者、家属一起制定康复护理计划, 使家属和患者了解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康复训练对疾病康复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使患者主动认可康复计划,并将列出锻炼方案的康复护理计划书交予患者保管。 在手术前通过患者扩胸运动、抬腿运动、伸展运动对其腹肌、臀肌、下肢肌肉的收缩运动功能进行锻炼。 术前指导患者床上卧位大小便的方法,防治患者术后出现便秘或尿潴留。

术中:卧位训练。 俯卧位,使患者的双臂抱头,同时保持两腿屈膝姿势。

手术后当日: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重点观察患者的下肢情况,留意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 患者一般保持平卧姿势,不垫枕头6~8 h,使患者保持腰部侧位,若患者需要活动翻身[2],则在护理人员和家属配合下,进行肩、髋、踝一条直线式翻身,尤其注意腰部位置,防治变形扭曲造成严重损伤,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查看[1]。

手术后2~10 d:手术后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可使患者进行简单的伸懒腰、扩胸运动;双下肢进行关节轻微运动。 (1)腰背肌肉的收缩运动。 使患者仰卧姿势,做挺胸收腹动作,尽量使头和下肢同时运动,以绷紧背部肌肉,坚持10 s 放松后重新做一遍,循环进行。(2)腹肌静力收缩运动。 患者仰卧,呼吸平稳后,手放置头部,做腹部肌肉收缩8 s 左右,稍微休息,接着做同样活动,一般10 次为1 组。 (3)下肢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 对患者的胫前肌、臀部肌肉进行静力收缩运动,尽量每次收缩10 s 左右,放松后再多次重复进行。(4)直腿部抬高运动。 尽量使患者在床上进行双下肢轮流抬高运动[3],患者抬高次数由少到多,每次抬高的时间尽量保持在10 s 左右。

出院前指导患者注意平时保暖,避免过劳过累活动,座椅不可过低,注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工作习惯,避免腰椎受到压迫。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效果,用优、良、可、差分别表示,(优+良)/总人数×100%=总优良率。

1.3.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并发症比例越高说明并发症越多,对患者康复越不利。

1.3.3 干预满意度对比 在进行干预满意度对比时,采用评分制,评分越高,则表面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

结果发现,干预组患者疗效,其中优34 例,良8例,可1 例,差1 例,治疗总优良率95.45%;参考组患者疗效,其中优25 例,良10 例,可5 例,差4 例,治疗总优良率79.55%。 干预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 低于参考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n(%)]

2.3 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与参考组患者干预前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1.32±6.85)分、(72.13±5.99)分,经过干预后,干预组的评分为(96.25±5.98)分,明显高于参考组(77.69±6.1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对比[(±s),分]

组别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组(n=44)参考组(n=44)t 值P 值71.32±6.85 72.13±5.99 96.25±5.98 77.69±6.12 21.3873<0.05

3 结论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 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当前阶段,较多的人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 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造成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 并且疾病发病人群呈年轻化和普遍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因还有年龄增长、遗传、外力损伤等,都会引起腰椎间盘髓核含水量降低,使患者出现机体的椎节松动、不稳以及纤维组织坚韧程度降低。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会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一方面需要医生高超的医术,另外与患者的康复及护理质量的高低也有很大关系,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手术治疗有良好的巩固作用。 但过去传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需要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少活动,同时配合有效的药物治疗,这种方式虽然对患者病情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治疗效率低,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因此,传统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快节奏的环境。 医学上经过不断创新,推出了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型康复护理方案[4],即综合康复干预。 此方法主要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1)从心理上,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使患者用良好的心态重建治疗的信心,积极对抗疾病。 (2)功能训练,为预防患者肌肉萎缩,针对患者的病情,通过康复训练加速患者腰椎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强患者的肌强度,提高患者的肌肉活动功能,虽然综合康复干预能够对患者康复起到积极的效果,但是在遵循人体运动规律的基础上,也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康复训练。 患病初期,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不可剧烈运动,术后休息一段时间后,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在患者有轻微疲劳感时,要停止康复训练,不能因为锻炼使患者腰部增加负担,避免加重患者的病情。 (3)日常生活指导,通过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促进患者良好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的养成,避免腰椎间盘出现压迫,造成患者机体的损伤。 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和坚持不懈的锻炼,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症状[5]。

为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从该院门诊中选取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参考组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干预的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经过研究发现,临床治疗效果干预组优良42 例,参考组35 例,干预组治疗总优良率95.45%高于参考组的79.55%。 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7%低于参考组的18.18%。 此外,干预组的满意度评分(96.25±5.98)分高于参考组的(77.69±6.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明综合康复干预对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出院后病情恢复较好,复发率较低,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综上所述,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综合康复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康复训练康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