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与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9-27 02:52:02王蓉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眼压青光眼家属

王蓉蓉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视力康复科,甘肃兰州 730030)

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产生青光眼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眼内部的压力升高导致视觉神经发生萎缩。 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激光、药物等方式治疗,但治疗期间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也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1-3]。 运动康复是通过运动进行的一系列康复手段,坚持参加适度的锻炼,不仅可以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同时可以改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心理干预通过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帮助其树立信心,从而促使其早日康复。 基于此, 该研究选取2017 年12 月—2019 年10 月该院治疗的68 例青光眼患者, 进一步探讨运动康复与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的干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 选取该院治疗的68例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6 例;年龄22~70 岁,平均年龄(55.86±2.2)岁;病程2~5 年,平均病程(3.11±0.57)年。观察组男22 例,女12 例;年龄24~72 岁,平均年龄(56.88±2.56)岁;病程2~6 年,平均病程(3.09±0.65)年。 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青光眼诊断标准者[4];②入选眼的矫正视力>0.1;③裂隙灯下检查角膜正常;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影响视功能的眼病;②近2 个月内有内眼手术史或激光手术史者;③继发性青光眼患者;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⑤全身或局部正在应用其他影响疗效评估的药物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含: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术后各项检查; 谨遵医嘱进行检查及给药;对患者生活、行为、饮食加强指导。

观察组:采用运动康复与心理干预模式:(1)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青光眼发病机制、治疗方式、降眼压药物的名称、机理、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通过发放健康手册、宣传栏、座谈会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并指导患者及家属术后的自我保健和生活方式。 (2)心理干预:情绪的剧烈波动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紧张,使体内环境失去平衡,致使眼内压升高,造成青光眼的发作。 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易产生急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通过了解患者当前实际心理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转变患者的思维模式, 针对患者的负性心理给予科学的心理教育和指导,保持热情、真诚、关心的态度,积极与患者交流,排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参与其中,鼓励患者家属对患者在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呵护,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爱,避免患者产生担心和忧郁的情绪。 (3)运动康复:眼压是导致青光眼发病的重要因素,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使全身血管扩张, 降低巩膜上静脉的回流阻力,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降低。 青光眼患者可以选择漫步、体操训练、骑自行车等简单有氧锻炼进行运动康复,避免弯腰、低头、屏气、负重等运动。 30 min/次,1 次/d,4~5 次/周。(4)行为干预: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滴眼药方法;控制饮水量,每次不超过500 mL;合理膳食,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用眼导致眼疲劳;看书、看电视等时间保持30 min 以内,休息10 min 后可继续。 两组患者均接受6 个月的护理干预。

1.4 观察指标

(1)眼压:于干预前、干预6 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眼压评定,采用Goldmann 压平眼压计专人测量,于测定日8﹕00 测量眼压,测量3 次,取平均值。 (2)生活质量评估工具采用GQOL 生活质量调查问卷, 干预6个月后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对患者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物质生活以及社交功能四个维度进行评估,每项指标的分数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眼压对比

干预前,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运动康复与心理干预6 个月后,两组眼压水平均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眼压水平对比[(±s),mmHg]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眼压水平对比[(±s),mmHg]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 值 P 值对照组(n=34)观察组(n=34)t 值P 值26.28±6.51 26.45±5.98 0.112 0.911 19.56±6.38 16.14±5.13 2.440 0.018 4.299 7.630 0.000 0.000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及社交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运动康复与心理干预6 个月后,两组GQOLI 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及社交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时间组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 社交功能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34)观察组(n=34)t 值P 值对照组(n=34)观察组(n=34)t 值P 值42.62±8.49 42.79±8.71 0.082 0.935 56.48±8.11 74.16±10.05 7.983 0.000 38.45±6.74 38.49±6.89 0.024 0.981 62.31±7.36 78.46±11.09 7.075 0.000 48.58±10.43 49.10±10.21 0.208 0.836 57.15±10.19 72.46±12.22 5.611 0.000 40.32±8.79 40.58±8.67 0.123 0.903 66.25±8.02 78.86±10.88 5.440 0.000

3 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神经损伤性疾病, 是不可逆的,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位的致盲眼病。 当眼压增高时,可导致神经纤维损害,引起视野缺损。 青光眼不仅有内在的原因,同时也受到情绪及自身健康状况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根据病因治疗的同时,也要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6 个月后的GQOLI量表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 表明运动康复联合心理干预不仅能降低患者的眼压,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青光眼是一种最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眼压升高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降低眼压仍是目前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手段[5-6];目前临床将手术、药物治疗及激光处理作为青光眼病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并将控制眼压、稳定视功能作为临床治疗原则。 青光眼不仅是身体机能上的疾病,其发病、转归和疗效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因素有着密切联系,虽然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心理因素在临床诊疗和护理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心理干预从为患者着想的基本点出发,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平衡患者心理;有效的心理干预是消除患者负面情绪、解除患者对疾病恐惧的一种有效方式,心理干预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有针对性地在心理层面为患者疏导和释放各种不良情绪, 从而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7-9];运动康复是通过简单、适当的运动,达到提升患者预后疗效的目的,已被证实可能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的方法。 青光眼患者在选择康复运动的方式时,尽量避免踢足球、打篮球、大运动量跑步等剧烈运动,同时不可做长时间低头、弯腰或蹲下等运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停留[10-12]。 该研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心理干预、运动康复及行为干预等4 个方面的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 其中,健康教育宣导能使患者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从属心理,有利于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行为干预是通过制定符合对应患者的护理方案, 指导家属及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自我效能。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与心理干预可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眼压青光眼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青光眼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08-24 02:57:52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04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眼科学报(2021年6期)2021-07-18 02:06:02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益寿宝典(2018年11期)2018-01-27 17:55:03
青光眼“未病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