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雪美 赵翠青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不良症状,其没有明确的病因,会导致患者听力急剧下降,并且会导致患者耳鸣、眩晕、呕吐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1-3]。由于此类疾病发病具有突然性,患者缺乏思想准备,加之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交流,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对患者治疗中的配合度及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5]。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本院针对此类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放松训练、睡眠干预等护理措施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以本院诊疗的68名突发性聋合并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突发性聋合并耳鸣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方面的应用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本研究自2018年1月开始,总研究时间为1年。研究对象为研究期间诊疗的68名突发性聋合并耳鸣患者,共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X组34名和Y组34名。其中X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8名和16名,Y组分别为18名和16名。X组年龄为(46.87±4.95)岁,Y组为(47.82±4.87)岁。X组病程为(7.12±2.71)d,Y组为(7.39±2.97)d。X组单侧、双侧耳聋耳鸣患者分别为15名和19名,Y组分别为16名和18名。X组初中以下、初中和高中、高中以上患者占比为8:14:12;Y组为8:15:11。两组各基础指标比较结果均显示P>0.05,即差异不显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
入选研究成员疾病均无明确病因,均出现突发性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入选研究成员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订同意书;入选研究成员均给予改善内耳循环和营养神经等措施进行治疗;排除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相关患者。
X组进行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含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和服用剂量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合并眩晕症状的患者采取安全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以促进其头部回心血量;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遵医嘱进行常规巡视护理等。
Y组在X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包含:
心理干预:患者突然发病后由于缺乏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从而加重其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积极告知患者相应的诊断结果,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情况,对积极告知患者相应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有效性,并告知其相应的成功案例,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另外就患者出院后可能需要进行助听器等辅助设备的使用向患者进行告知,以保证其最好心理准备。
肌肉放松训练:肌肉放松有助于患者放松身心,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影响。对此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肌肉放松训练方法,引导患者进行头部、腹部、胸部、背部、颈部、手部和足部等肌肉的放松,如引导患者吸气过程中攥紧拳头,并保持5 s左右的时间后进行吐气,随后缓慢放松拳头,以放松患者的面部和手部肌肉。
注意力转移干预: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有意识的引导患者进行注意力的转移,以消除不良症状对患者的影响,如可为患者提供一些感兴趣的读物,引导患者通过耳机听一些喜欢的音乐,观看一些搞笑的默剧等方式,让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以有效消除不良症状对患者情绪的影响[6-7]。
强化交流沟通:难以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沟通是此类患者面对的重要问题,对此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用多样化的沟通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可为患者提供书写板,通过问字、图画与之沟通,同时沟通时注意手势和表情的运用,以有效促进患者的理解。针对单侧耳聋耳鸣患者,与其交流时可适当放慢语速,提高音量,保证在尊重患者基础上,促进其明确护理人员的表达。
睡眠干预:引导患者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并且告知患者夜间睡眠前不要过多的饮食,也不要饮用咖啡、浓茶等,告知患者睡眠前应用热水进行泡脚,适量饮用热牛奶以促进睡眠。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夜间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病房外的噪音,为患者提供小夜灯,避免强光照射,定期为患者更换干净清洁的床上用品,保证患者舒适睡眠。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告知患者出院后要尽可能避免处于噪音环境中,尽可能降低手机和电话等的使用频率,咳嗽、呕吐时不要过于用力,也不要进行抠鼻等动作。告知患者生活中应注意休息,不要从事过重体力劳动,并引导患者应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耳部的按摩,以有效改善耳部血循情况,促进患者听力恢复。另外告知患者出院后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并加强体育锻炼,如出现耳聋耳鸣症状加重情况应及时进行复诊。
测评X组和Y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第一个指标主要用于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程度进行测评,采用的评测依据为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其中评分越高表明焦虑情绪程度越严重。第二个指标主要用于对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情绪程度进行测评,采用的评测依据为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其中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抑郁情绪程度越严重[8-9]。第三个指标主要用于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情况进行测评,采用的评测依据为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其中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10-12]。
表1 X组和Y组干预前后HAMA评分、HAMD评分对比分析结果(分, x- ±s)
表2 X组和Y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对比分析结果(分, x- ±s)
SPSS 20.0分析,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x-±s)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结果如表1所示。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数值比较结果均为P>0.05,差异不显著。干预后,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数值低于干预前,比较结果均为P<0.05,差异显著,并且Y组HAMA评分、HAMD评分数值低于X组,比较结果均为P<0.05,差异显著。
结果如表2所示。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数值比较结果为P>0.05,差异不显著。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数值结果低于干预前,比较结果为P<0.05,差异显著,并且Y组PSQI评分数值低于X组,比较结果均P<0.05,差异显著。
本研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其中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包含: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情况和治疗有效性,促进其不良情绪的缓解;对患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以促进患者身心的放松;对患者进行注意力转移干预,以促使患者将注意力从疾病转移到其他方面;对患者进行强化交流沟通,以降低语言交流困难对患者的困扰;对患者进行睡眠干预,以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消除睡眠质量不良的影响;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以保证患者出院后能进行正确生活和自我护理,避免不良行为刺激疾病的复发和加重。上述多种护理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均有积极的效果。
上述研究表明,对突发性聋合并耳鸣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后患者PSQI评分数值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并且对比差异显著;干预后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数值低于常规护理患者,并且对比差异显著。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突发性聋合并耳鸣患者的睡眠质量,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具有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突发性聋合并耳鸣患者负面情绪方面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