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筋理论探讨微针刀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2020-09-27 13:13王海梁李正祥易文静李思斌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6期
关键词:微针髌骨西药

王海梁,李正祥*,易文静,李思斌,王 玲

(温岭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浙江 温岭 3175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keen,KOA)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下骨质发生反应性改变,关节软骨组织发生进行性退变,形成关节边缘骨赘。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很低,所以损伤可能是永久性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退行性改变的关节疾病,主要在软骨下骨、软骨[1]。患者表现为活动功能受限,膝关节出现疼痛。严重的甚至行走困难,有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现代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生物学因素、力学因素共同作用有关。使软骨下基质、细胞外基质、骨细胞降解和合成功能失调的一种进展性关节疾病[2]。

在临床中发现,KOA患者主诉关节疼痛的同时,也主诉关节外存在明确的痛点,或者对其临床查体中多可在关节外部的软组织结构上可触及明确的痛性结节点,从中医经筋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痛点和经筋在膝关节周围的“结”“聚”点是相对应的,通过中医艾灸、推拿、小针刀等外治方法对外在的痛性结节点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3]。

由此提出假说:微针刀疗法可以通过浅刺膝周皮部及阿是穴活血止痛,并通过膝周粘连组织的松解来降低细胞因子的水平,从而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缓解局部疼痛。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有效提升,促进患者正常活动,提升生活质量。笔者基于经筋理论,采用微针刀疗法治疗早中期KOA,探讨其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本院2018年01月~2019年06月门诊及住院确诊的KOA早中期患者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5~72岁,中位数65.7岁,病程2个月~25个月,平均病程10.5±3.7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1.2 诊断与分期

(1)诊断标准参照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诊断标准[4]。

(2)分期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司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5]。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膝骨性关节炎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在38~80岁;③符合分期标准早中期;④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的瘀血阻滞证型;⑤所有患者明确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为自愿加入本试验。

1.4 排除标准

①有精神疾病或者认知障碍,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膝部有结核、肿瘤、骨髓炎等疾患者;③梅毒性神经病、褐黄病、代谢性骨病、牛皮癣、急性创伤等;④膝部有外伤和手术史者;⑤严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者。

1.5 剔除标准

①由于不可预料的原因,中断治疗;②试验中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③受试者依从性差,未能按照要求执行,随意更改治疗方案者;④受试者依从性差,非因疗效不佳或者不良反应而自行退出治疗或失访者;⑤临床资料采集不完整;⑥严重不良反应;⑦试验中出现其它病情变化,必须采取紧急措施者。

1.6 分组

本试验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符早中期KOA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60例合格受试者,分为微针刀组、口服西药组,每组30例,排除性别、年龄的差异。利用随机数字表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对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进行分配。

1.7 治疗方法

1.7.1 微针刀组

①选点原则[6],将髌骨看做一块钟表的表面,以右膝为例,6点位对应髌下韧带,6点位对应髌下韧带。髌骨缘8点、9点、10点位,痛性筋结点,为外侧疼痛选点。髌骨缘2点、3点、4点位,痛性筋结点,为内侧疼痛选点。髌骨缘5点、6点、7点位,痛性筋结点,为下楼疼痛选点。髌骨缘11点、12点、1点位,痛性筋结点,为上楼疼痛选点。②取穴方法,取患侧血海、梁丘、阳陵泉、膝中(内外膝眼之间)。③操作,屈膝屈髋。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充分暴露。进行常规消毒髌骨周围。进行选点。医者以左手为压手,右手为刺手,在髌骨相应点,用押手拇指指尖按,循沿髌骨缘。将痛性条索筋结点找出。然后按压固定点。手持微针刀(马鞍山邦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0.4 mm×25 mm),与髌骨骨缘平行的刀口线。进行进刀。注意深度3~5 mm,将其切断;再在患侧血海、梁丘、阳陵泉、膝中穴上点刺。出刀后,针眼位置按压,防止出血。用干棉球按压1 min。共治疗4周。每周2次。

1.7.2 西药组

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每日1次,每次200 mg,共治疗4周。

1.8 检测指标及方法

1.8.1 主要观察指标

炎症因子水平、WOMAC(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②疼痛指标:美国FEI压痛值;③膝关节活动度测量;④步行能力测量。

1.8.2 测试方法

1.8.2.1 炎症因子水平

血清及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检测。

1.8.2.2 量表

WOMAC骨关节炎指数:由Bellamy及其同事在1988年首先报道,由于其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应用方便,且可以定量,在国外应用非常普遍,经过反复临床验证证明,对膝关节功能评估,WOMAC骨关节炎指数的信度和效度较高。本次研究评价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应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量表。

1.8.2.3 美国FEI压痛计

测试步骤:①选择压痛计接触端面8 mm或14 mm,然后指针归零(圆盘侧边按键往下按即可);②确定测试部位,手握表盘按下,当患者感觉到疼痛时松手,表盘内指针停留,读出指针所示对应刻度(内圈KG-千克为单位,外圈LB-磅为单位)。所得数值即是患者最大承受压痛值;③测试结束后表盘刻度归零,安全放置,待下次使用。

1.8.2.4 美国FEI关节量角器

①将测量仪放在所需测量关节近端部位;②归零设置(转动透明表盘,让表盘上箭头与蓝色液体对齐);③主/被动活动关节(患者承受范围内);观察蓝色液体位置变化(对应刻度),读出/记录(量化)。

1.8.2.5 步行能力测量

①10 m步行速度测试:在10 m距离内,受试者的最快步行时间,结果以s为单位。②5次坐-立试验:完成5次起立-坐下,受试者需要的时间。单位为s。③计时起立-行走测试:从有扶手的座椅站起,走3 m,走回座椅,坐回座椅,受试者需要的时间。单位为s。

1.9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组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若不服从正态分布,用m、min、max表示,采用秩次转换后组间比较配对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百分数、率表示。以α=0.05为检验水平。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治疗4周后IL-6、TNF-α及IL-1β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微针刀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治疗前后IL-6、TNF-α及IL-1β水平比较(±s)

表1 组治疗前后IL-6、TNF-α及IL-1β水平比较(±s)

注:治疗4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2.2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WOMAC总分,无统计学意义(t=-0.128,P=0.828),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0,P=0.039);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WOMAC总分比较,微针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57,P=0.000),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59,P=0.000)。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压痛值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痛值,无统计学意义(t=0.308,P=0.759),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4,P=0.000);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压痛值比较,微针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75,P=0.000),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9,P=0.000)。见表2。

2.4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无统计学意义(t=0.326,P=0.964),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6,P=0.000);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压痛值比较,微针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5,P=0.000),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3,P=0.215)。见表2。

2.5 两组治疗前后步行能力比较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无统计学意义(t=0.208,P=0.682),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8,P=0.000);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步行能力比较,微针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43,P=0.000),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82,P=0.042)。见表2。

表2 膝关节相关指标比较

3 讨 论

膝骨关节炎约占骨关节炎的30%,约一半65岁以上老年人患有KOA[7],KOA是引起老年人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8]。因为骨关节炎目前无法治愈,这类患者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慢性膝关节疼痛的方法。微针刀可以刺激穴位,与普通针刺的作用相同。但同时,微针刀的针感更强。微针刀从解剖位置上,降低局部张力,将膝关节周围粘连组织松解,解除肌肉紧张。有利于力学平衡的提升,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造成的损害。并且有利于减轻炎性物质刺激反应,促进局部炎症消散,以及周围组织水肿的消除。同时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因此使用微针刀疗法,能够改善关节活动受限,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6]。

本研究表明,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微针刀组和西药组均能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IL-6、TNF-α及IL-1β)、膝关节功能、压痛值和步行能力,且微针刀组均优于西药组。在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微针刀组优于治疗前,西药组无明显差别,治疗4周后,微针刀优于西药组。提示采用微针刀治疗早中期KOA效果优于常规西药,特别是在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上。

猜你喜欢
微针髌骨西药
“微针”疗法命名探讨※
再也不怕打针的纳米微针
全膝置换术中髌骨的处理/HELD M B,GAZGALIS A,SARPONG N O,et al//JBJS Rev,2021,9(9).doi:10.2106/JBJS.RVW.21.00054.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不置换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微针疗法在中风后抑郁症中的临床应用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