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如何做好“学”与“游”的平衡?

2020-09-26 06:19彭其斌
新校园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研学

彭其斌

一 、当前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 当前的研学旅行浮于表面,课程内涵不足,“学”的深度不够,只“游”不“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很多旅行社组织的研学旅行在本质上仍以观光旅游的形式为主,旅行的研学功能体现不足。研学旅行产品缺乏创新,还是老线路、老套路,走马观花,缺乏互动体验,缺乏学习深度,研学旅行的效果大打折扣。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课程形态,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必须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组织和课程评价的科学等课程要素方面规范体现。而当前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不够专业,缺乏课程化设计。

(1)课程目标的制订不明确

绝大多数所谓研学旅行课程的课程目标设置随意,既没有体现国家课程标准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总体要求,也没有与研学旅行参观学习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在整个课程设计中徒有形式,内容虚化。

(2)课程内容的设计不合理

课程设计方案以观光游的旅行手册替代,课程内容缺乏体现研学特征的专业设计。“研”“学” “游”的融合深度不够,任务匹配不合理。“研”和“学”的内容设计随意,不能引发学生对参观学习内容的深度思考,不能引领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研究,也就失去了研学的课程意义。

(3)课程实施的过程不规范

在課程实施过程中,景点讲解仍然是传统的观光游的讲解词,没有结合研学课程设计进行准备。学校随队教师也不能发挥自身优势对学生做深度引导,只起到了组织管理的作用。研学导师团队分工不清晰、不专业,导致研学旅行在实质上还是换了一种形式的观光旅行。

(4)研学旅行的课程评价不科学

研学旅行的课程评价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和对旅行社工作的评价。但绝大多数的研学旅行评价只涉及对学生的评价。即便是对学生的评价,评价的形式、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等方面的设计也不科学、不合理、不易操作。

2. 课程设计与实施不能体现“旅行”的价值,“游”的体验缺失

在当前的研学旅行实践中还出现了另一个极端的现象,就是过度、片面地强调研学旅行过程中的教育功能,从而出现了只“学”不“游”的现象,让学生不能体验旅行的乐趣,这同样失去了研学旅行独特的课程价值。

(1)课程设计学科课程化

有的学校或研学旅行机构提供的课程过度强调与学科课程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片面地认为只有在旅行过程中再现和落实相关的学科知识,才能体现研学旅行“教育为本”的基本原则。在以文化为主题的景点上背诗词,在自然景点上背地理知识,回到宾馆里还要做以考试题为主的试卷形式的研学作业。笔者曾经看到一个案例,是一个去都江堰研学旅行的线路课程,整个研学手册简直就是一份地理假期作业,里面的学习任务基本是近几年的地理高考题,很难想象这样的课程设计能带给学生什么样的研学体验。

(2)课程实施过度约束化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的学校带队教师过度强调秩序约束,特别是一些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过程中这种现象较为突出。学生研学旅行的全过程在老师的严密组织和指挥下开展,队伍整齐划一,不能自主行动,既失去了自主观察、研究问题的机会,也不能和同伴有效合作交流,这样的研学旅行失去了意义。笔者曾受邀随同一个小学的师生到水利主题研学基地参加研学活动,课程有一个环节是学生参观城市水利管网产品展室。展室中陈列了大量的新型输水管件,包括三通装置、控制阀门等,当学生刚进入展室的时候,脸上充满了好奇,对这些学习资源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学生行进到一半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流露出失望和无奈的情绪。那些管件实物展品被陈列在展台上,离展台约一米的距离外拉起了红色的警戒线,学生只能隔着一段距离眼巴巴地看着那些展品,听着讲解员并不太专业的讲解,却不能拿起这些管件看一看里面的实际结构,这和看图听讲其实没有任何区别。研学旅行的课程价值区别于普通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研学旅行所提供给老师和学生的应该是一种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载体,必须提供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形成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把学生用条条框框禁锢起来有违研学旅行课程的课程内涵,绝不可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3)教学方式简单机械化

研学旅行是一种与户外教育相结合的新型课程形态,很多老师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以自然资源为主题的课程中,很多课程实施基本上是对教学资源的讲解和自由参观的组合。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程中,教师多是对文化本身的讲述以及组织学生对相关篇章的诵读,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能引导学生对学习资源所承载的文化进行深入的思考、辩证的批判和真切的认同。

二、在课程设计中规范“学”与“游”的平衡

研学旅行课程既要落实“教育为本”的基本原则,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又要体现研学旅行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价值;既要在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过程中拓展知识领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又要通过良好的旅行体验,悦纳文化与价值,培育良好的情感与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要确保这样的课程要求,在课程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学”与“游”的平衡,课程设计既要体现“研”与“学”的规范,又要突出“行”与“游”的体验。

1. 制订兼顾“学”与“游”的课程目标

一方面,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要依据学习资源的文化属性、历史属性、自然属性、科技属性和教育属性研制课程培养目标,目标制订的落脚点不是对学习资源的知识本身的了解,而在于对知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思考。

案例1:山东“三孔”景区学习单元课程目标

认真倾听研学导师对景区中表现儒家文化的文物和相关知识讲解,结合所学过的《论语》中的经典篇章,深刻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内涵,思考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教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全面了解孔子周游列国的历程,深刻理解孔子的游历经历对其思想发展所起的作用,体会研学旅行活动对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例中课程目标的指向重点不是对儒家文化具体篇章的识记和复述,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学习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而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传承的精神基因。了解孔子周游列国的历程,也不是为了记住他游历过哪几个国家,而是从整体上认知其周游历程对其思想发展所起的作用,最终还是要落脚到思考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上来。

这样的课程目标就充分体现了教育原则,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交流,也就建立了“学”与“研”的目标指向。这样确立的课程目标,也就确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实施的着力点。

另一方面,研学旅行课程目标要关注“旅行”的价值要素,引导学生在旅行中生发良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的课程目标往往更关注课程的整体性,而不是仅仅指向某一个具体知识。

案例2:张家界学习单元课程目标

通过游览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旅行的愉悦。

通过在武陵源水绕山转的峰林中徒步旅行,感受旅行的艰辛与快乐,培养坚强的毅力。

案例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学习单元课程目标

通过参观卫星发射基地,深刻理解“两弹一星”精神,确立崇尚科学、献身国防、为国家和民族承担使命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理想信念。

以上课程目标都是从整体上关注学生的“行”与“游”的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旅行、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果课程设计仅仅着眼于知识的识记与运用,就会使得研学旅行失去其独特的课程魅力,其课程的教育价值也必然会大打折扣。

2. 选择适合“学”与“游”的课程内容

一方面,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满足“研学”的需要。必须明确,研学旅行课程中的“学”绝不仅仅是对学科知识的情景再现,更强调的是研究性学习,也就是突出“研”的味道。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能够满足学生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的需要,既要指向实践能力提升的外显目标的需要,也要指向学生思维、情感等内化目标的达成。

另一方面,課程内容的选择要满足“旅行”的需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研学旅行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是研学旅行的基本特征。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征,让课程内容能够承载通过这一特征可以实现的课程目标。

3. 研制覆盖“学”与“游”的学习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应围绕课程目标,结合课程内容,制订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要照应课程目标,评价量表要严谨科学,评价结果要符合实际。指标体系既要指向“研”与“学”的知识能力学习目标,也要兼顾“行”与“游”的情感体验学习目标。

三、在课程实施中落实“学”与“游”的平衡

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取决于课程实施的过程,良好的课程实施效果同样离不开“学”与“游”的平衡。

1. 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围绕课程目标,依据学习资源的具体属性,选择适切的教学方式。例如,围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课程目标,可以选择项目式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结合学习资源的属性与特点,选择适合的研究项目,指导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进行合作探究;围绕培养学生合作与动手能力的课程目标,可以选择户外教育领域的实践项目(如帐篷搭建项目、先锋工程项目),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分工合作和动手实践能力。针对文化类学习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交流研讨活动;针对自然类学习资源,通过徒步旅行培养毅力,引导学生通过照相选景发现更美好的世界;等等。

通过灵活多样,与教学目标和学习资源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既可以提高课程实施的学习效果,也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对学习资源所承载的自然、艺术、文化、价值的体验与认同,通过“旅行”这一载体达成体验学习目标。

2. 学生的学习方式

研学旅行最突出的特征是以体验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校外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须适应这样的课程特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既要有适应培养独立探究能力的个体体验学习,更要有适应培养合作学习能力的合作学习;既要有以培养交流表达为目标的研讨式学习,也要有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深度思考为目标的倾听式学习。

提供给学生的过程性学习任务和单元学习作业应满足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特征,应设置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学习任务,提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这些学习任务。

适合多种能力素养培养目标,与学习内容相适切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既可以保证知识能力学习目标的达成,也能够让学生感受更有内涵的学习体验,避免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感受。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绝不是单纯的旅游观光活动,必须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落实“教育为本”的基本原则,同时,研学旅行是以旅行为载体的体验式校外教育活动,良好的旅行体验也是课程的基本价值追求。因此,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好“学”与“游”的平衡。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研学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