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梅
摘要: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来,确实对学科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科学发展,我们开始重视起多媒体设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教学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阅读教学情景创设以及情感目标渗透等均有积极意义,整体上优化了阅读指导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不足,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推进课程改革。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多媒体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路径,旨在全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4-0076-01
引言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指导中,教师结合课程指导目标,要不断丰富教学目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学习习惯养成等均作为核心目标。而多媒体在教学中作为辅助工具,可以为落实教学目标提供助力,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教学者可以合理将多媒体融入到阅读教学中来,则对语文教学活动的整体组织质量提高有积极意义。但是具体的应用方法还需要一线工作者强化研究和调整。
1.夯实学生认知基础,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倡导“从做中学”,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这些观点均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综合素质能力[1]。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不足,语文作为语言学科,小学生表现出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低下的特点,如果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将静态转为动态,将抽象转为具体,对于学生的抽象语言理解能力培养会产生积极影响,这是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的关键。比如在指导《观潮》一文的阅读学习中,课文中有一段语言描写非常生动——“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样壮观和具有震撼力的画面学生如果仅仅结合生活经验联想,其实还是有局限性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指导中就可以结合语言描写呈现出相应的视频画面,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体验。笔者在指导本课时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就用了上述策略,学生在观看画面的时候无一不赞叹和惊奇。视频观看之后我要求学生结合刚才提到的段落描写和视频内容谈谈自己的观感,学生的对钱塘江的特点形容多样,比如有的说:“钱塘江大潮来势凶猛。”有的只是不停地感慨:“太美了!”还有的学生说:“钱塘江大潮很有力量。”学生的这些感叹一方面源自于对画面的观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画面和文字的和谐统一,学生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也更加全面和深入。
2.善用媒体技术,实现师生交流互动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双边主体,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和前提,然而传统教学活动中我们显然对师生互动重视不足,而且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体现出来,新时期,我们必须突破这一局限性。媒体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互动情景,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2]。例如,《木兰诗》一课的阅读指导中,教师的提问和教学指导可以结合木兰从军的影视素材,截取关键片段,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如“花木兰为什么要从军?”、“花木兰替父从军体现了她怎样的精神品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也是其深化理解阅读素材主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不断以问答形式建立互动关系,有效提升了阅读指导效率,同时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学生也能够在教学评价中获得反馈。
3.利用多媒体,明确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找出重难点,逐一突破,完成教学任务[3]。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锄禾》、《悯农》这两篇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入关于农业耕种的纪录片,让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景中认识到农民耕种的艰辛,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古诗教学中其实背诵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就本课时阅读教学需求来说,学生需要体会诗歌情景背后体现的情感内涵和人文情怀,学会珍惜粮食,尊重劳动人民,媒体素材显然能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上起到积极意义。
结语
多媒体教学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良好开展的有效方式,可以起到提升學科教学有效性的作用,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应该积极了解媒体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但是显然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多媒体的应用效果还有待提升,因此笔者在下文中,针对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方法展开研究,旨在以上述观点为基础推动基础语文教育事业进步。
参考文献:
[1] 邬少飞.基于多媒体教育资源融合的信息化教学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21(02):124-125,127-129.
[2] 孔建伟.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29(03):138-139,141-142.
[3] 刁晓英.小学语文Flash课件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备,2015,13(23):251-252,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