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几年,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峻,对学生环保意识进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养成良好环保意识以后,他们将更加关注环境问题,能树立起良好价值观念,能主动保护和改善环境,积累一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基础知识。文章针对美术教学中环保意识培养策略展开详细阐述。
关键词:美术;环保意识;培养
人们常说:“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目前,美术教学仍然缺少对环保意识的渗透,不够重视环境教育,将过多精力放在了美术爱好和美术基础能力培养上。同时,课堂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且内容枯燥,许多学生表现出了“心不在焉”“不务正业”问题现象,学习兴趣渐渐减弱。面对这个问题,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注意渗透环保教育,为课堂增添活力。
一、 “润物无声”,美术课堂环保知识的讲授渗透
环保意识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课堂上,要立足教材内容,精心选择环境教育知识,以讲授法为主,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期间,要准确地向学生传达环保知识和相关概念。同时,要摒弃以往“照搬书本”“满堂灌输”相对枯燥的教学形式,适时穿插一些图画、声像等内容,有效熏陶学生环保观念,让他们更加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课堂上,还要重视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利用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环境教育质量。其中,在《旅游节》一课教学时,可提前为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要求他们自主利用一些课余时间收集家乡龙海旅游景点资料。课上,先组织学生结合自己收集到的景点图片对龙海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古月港庙会、紫云公园等景点进行逐一介绍。接着,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龙海旅游宣传片,带领他们一起欣赏位于龙海市浮宫、紫泥、角美、港尾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欣赏完龙海旅游宣传片以后,为学生做总结:“近几年,为了让龙海这块宝地变得景美人丰,龙海人开始用实际行动践行环境保护。”接着,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通过宣传龙海旅游观光让更多人与龙海人一起保护环境呢?”基于问题导向下,要求学生以“《旅游节》——美丽龙海 魅力家园”为主题,以环境保护为核心,制作一个宣传作品。期间,学生将进一步增进对龙海环境保护行为的了解,从中养成良好环保意识。
二、 “广开言路”,充分利用课堂讨论,树立良好的环保价值观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为了让学生更加懂得尊天重地,让他们有良好环保意识,要精心设计某一环保问题,引发他们对问题的讨论,鼓励他们大胆阐述自己对环境发展问题的见解,于问题讨论中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念。美术教材中有丰富的环保教育内容,除了要耐心讲解这些内容,还要重视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讨论平台,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下,请学生以动手动笔形式将自己所讨论的环境问题解决办法画出来。这种教法,不仅能锻炼学生绘画能力,还将促使他们在思想碰撞下积极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在《“五谷”作画》一课教学时,可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哪些浪费现象严重、不环保的绘画行为?”问题导向下,学生将围绕环保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有的学生将阐述道:“日常绘画中,有的人喜欢在墙上作画,这种作画方式虽好看,但油墨会污染环境。”当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观点以后,可继续向他们发问:“你认为怎样作画可以体现环保呢?”在学生激烈讨论之时,引出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五谷作画这个主题。然后,带学生欣赏一些精美的五谷杂粮环保画,鼓励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接着,与学生一起探究谷物杂粮环保画构思、选材、装饰制作步骤,请学生开阔思路,自主制作一幅五谷杂粮粘贴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设计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将主动思考环保问题,慢慢有环保意识。
三、 “变废为宝”,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材
“变废为宝”,是指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纸盒、废报纸、一次性纸杯等废弃物变为可利用物品。课堂上,将“变废为宝”理念融入教学活动中,利于学生环保意识养成。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收集包装盒、果壳、易拉罐等废旧材料。艺术创作中,指导他们将这些废旧材料作为绘画作品原材料,构思一幅精美作品的创作。“变废为宝”,不仅能激活学生艺术创作中的创作灵感,还有助于他们养成节约习惯,让他们更加懂得保护环境,主动美化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举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纸盒变家具》一课教学时,可要求学生于课前自主收集一些废旧纸盒。课上,先以变魔术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如何将一个小的废旧纸盒变成一个小沙发,由此唤醒他们的艺术创作兴趣。接着,为学生展示几款用废旧纸盒制作的款式新颖、功能多样家具作品。同時,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制作家具的方法,再以床为例,为他们示范讲清用废旧纸盒做家具的具体步骤。当学生掌握了制作方法以后,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保证每个小组有8人,鼓励他们将收集的废旧纸盒放在一起,共同讨论制作家具的创意,再进行分工。小组合作制作完家具以后,评选出最佳精美奖、最有创意奖等奖项。期间,通过利用废旧纸盒制作家具作品,学生将受到“变废为宝”理念的良好熏陶,有一个好的环保意识。
四、 “下笔有神”,重视学生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环保素养
环保,需要大家的坚持。在对学生环保意识进行培养时,要重视利用好绘画创作教学。首先,在绘画创作教学中,可精心设计一个环保主题,指导学生用笔画宣传环保。其次,可利用自然环境,引领学生在观察花草、树木、昆虫、鸟类过程中亲近自然,用笔画出美丽的自然环境,用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要性,进而产生环保意识。再次,在绘画课上,可有意识地利用绘画用品、颜料清洗中水资源浪费现象对学生实施教育,向他们渗透一些环保知识,让他们更加懂得节约水资源,达到环保教育目的。如在《春天的色彩》一课教学时,可先为学生吟诵这样一句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请学生猜一猜古诗句中描写了哪个季节。当学生猜出春天以后,用多媒体为他们展示春天里美丽的自然景色。接着,为学生出示一些优秀的作品,请他们分析画中的色彩,讨论蓝色、黄色、绿色等色彩搭配方法和效果。然后,要求学生自主创作一幅表现春天色彩的绘画作品,用适合的色彩装饰春景。绘画创作中,有的学生将选择用绿色表现小草、柳叶等春景,有的学生将选择用粉色来表现桃花开了的景色,有的学生将选择用黄色表现油菜花春景……期间,学生不仅能够学会用色彩表现春天的美,还将从中认识到要保护五彩斑斓春天的美景,保护自然环境。
五、 “巧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日常教学中,要想保证人人参与环境保护,需针对学生环保意识加以培养。在对学生环保意识进行培养时,要善于采取情境教学法,于直观、生动、形象的情境下让他们懂得环保是一种美德和责任,唤醒他们环保意识。美术教材中,与环保主题相关的教育素材有很多,可利用低碳教育素材营造保护大自然等真实的情境,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小学生性格活泼且好奇心强、好动,情境教学法符合他们的特点,能取得事半功倍环保意识培养效果。其中,在《我喜欢的鸟》一课教学时,可先以PPT形式为学生直观展示表现鸟美感的摄影作品、木雕、剪纸、中国画——《和平鸽》、画像砖等,鼓励他们看一看、说一说鸟美在哪里。当学生欣赏完鸟的颜色美、外形美、动态美以后,开始演示用橡皮泥制作生动有趣的鸟作品,一边制作,一边用语言描绘这样一个情境:在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小鸟,他们每天早上都会站在高高的树枝上歌唱,一起嬉戏,幸福地生活着……通过演示和情境描绘,向学生呈现一幅鸟儿嬉戏图。当学生被欢快的画面感染以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我们不断地破坏大自然,捕捉小鸟,就如语文课刚刚学过的《去年的树》那样,请问还能看到这样欢快的场景吗?”问题启发下,学生将深刻认识到要保护自然,有一个良好的环保意识,爱护小鸟的生活环境。
六、 “手脑并用”,让环保融入探索活动,提升爱护家园责任感
绿化是生存的希望,美化是做人的根本。日常教学中,在对学生环保意识进行培养时,要适当融入一些手工制作综合探索活动,于动手动脑中渗透环境教育。综合探索教育活动中,要精心选择手工制作材料,尽量选用废旧瓶瓶罐罐、绳子、纸、布料等,通过对材料的二次利用强化他们环保意识。同时,可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植树节”等节日契机组织环保主题美术活动。如环保主题画展、环保绘画比赛等,于实践性较强的活动中让学生深刻感知到环保重要性。另外,在山水画、水彩画、水粉等绘画知识学习中,可将学生带到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启发他们在风景写生中主动观察环境状态。以《爱护家园》一课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可组织一次“我们的家园”环境保护主题性美术活动。活动中,要求学生自主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与环境遭破坏相关的图片资料,再一起观看乱排废气、乱放污水、噪声污染、乱砍树木等图片资料,交流感受。接着,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唱《美丽的家园》赞环保歌曲,一边学唱一边想象心目中的美好家园。然后,设计“争做环保小卫士”比赛环节。比赛中,要求学生自主画一幅宣传环保的画,看一看谁的画宣传效果最好。综合探索实践中,学生的環保意识自然而然会有所提高,能油然升起爱护家园责任感。
七、 结论
人们常说:“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课堂上,要重视对学生环保意识进行培养,利用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以讲授法为主,向他们渗透环保内容。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围绕环保问题展开讨论,坚持“变废为宝”教学原则,为他们安排一些绘画创作、情境教学、综合探索教学活动,让他们对环保有一个深刻认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发展他们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林智伟.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J].美术教育研究,2013(24):161+165.
[2]顾光磊.小学美术课程中环保教育的渗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5):8.
[3]黄丽娜.小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J].知识文库,2018(16).
作者简介:方月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榜山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