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媛 席玉婷
摘 要: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剖析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结合相应的理论分析和文献梳理,以“微助教+课堂教学”和“MOOC+课堂教学”的两种教学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情况为例,分别探讨教学互动与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调节学习对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为混合课堂教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应用研究
2020年初,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保障学生在疫情防控期的在线教学,从而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总体目标。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逐步常态化教学后,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加注重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衔接。在经历了应对危机时的教育改革实践后,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更加关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思考如何充分发挥混合课堂的优势特色,以及如何提高混合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研究在梳理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理论模型和混合课堂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围绕这些热点问题,根据高校混合课堂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教学互动与学习满意度、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自我调节学习对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为完善高校的混合课堂建设、提高混合课堂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提供建议和方向。
一、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相关研究
1.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早由国外的培训机构提出,指的是对网络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活动进行混合,通过引进面对面教学来改进网络学习的不足。随后,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引入高校教育领域,并得到高度关注。
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义。Michael Orey教授从教师的角度来解释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即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选择相应的设备、媒体、工具、教材、平台等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施教目标。甚至,这种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由教师领导的面对面教学之间的混合[1]。在本文中,混合课堂教学模式被定义为整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基于不同媒体或设备的网络化教学模式优势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虽然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尚未得到统一的界定,但是混合教学概念的演变过程却相对清晰。已有研究者根据混合式教学概念的两个维度(物理特性和教学特性)以及两个不同的关注维度,将混合课堂教学的演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如表1所示[2]。
表1 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演变
技术应用阶段 技术整合阶段 “互联网+”阶段
物理维度 在线与面授的结合 明确在线的比例 移动技术、在线、面授的结合
教学维度 技术的应用 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混合 学习体验
关注重点 信息技术 交互 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角度 技术的视角 教师的视角 学生的视角
2.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常见形式
(1)MOOC+课堂教学
混合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MOOC的兴起为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Fox(2013)认为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的结合有助于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提出了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3]。贺斌和曹阳(2015)认为,SPOC是对MOOC的继承、完善和超越,它通过设计和利用優质的MOOCs资源,实现对高校教学流程的重构,促进混合式教学和参与式学习,从而大大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4]。徐小凤等人(2016)以同济大学的“普通物理”课程为例,从教师、学生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并发现SPOC模式的运用会对学习绩效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产生积极影响[5]。
(2)APP+课堂教学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教育APP作为一种新型移动学习资源而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已有多款教育APP被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中,如Google Classroom、云课堂等。教育APP具有教师布置作业、进行测试、学生提交作业等功能;教师可以随时获取每个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统计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来改善教学;同时教育APP便携性及简单交互性的特点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微信+课堂教学
近年来,微信凭借其强交互性、强粘贴性等特点,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微信的教学平台层出不穷,如微助教等,这些教学平台的使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时空受限的不足,为传统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有益补充。微助教以微信为载体,由 Web 端和微信端组成,教师在 Web 端创建并管理课堂,学生通过微信参与教师课堂互动。目前微助教支持的主要功能包括:①课堂管理:创建课堂,设置课堂答题时限,设置助教,设置课程组成员等;②课堂互动:包括课堂测试、签到和自由讨论;③出题管理:支持填空题、选择题、阅读题等;④答题管理:可以查阅、导出学生的成绩,可以删除学生或锁定课堂;⑤题库管理:支持在不同课堂中进行题目的
共享。
基于“微助教”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以信息化的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控制与评价过程。通过高效的信息化互动手段,增强了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控制感”和“节奏感”,激发了学生课堂的“存在感”与“参与感”,促进了“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4)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须统一进度,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而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前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并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提出的问题,同学之间也可以展开充分的互动交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既能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又能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
二、混合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
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确保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一方面,网络化教学模式可以确保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无法保证的灵活性,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确保了学生需要学习指导的社会化进程,并能更好地与教室内其他成员互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使其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即形成新型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表2从六个方面对三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使得它在教师和学生中更受欢迎。其中一些优点可列举如下:通过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可适用于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6]。混合课堂教学模式可节省成本,降低高校教育教学费用。混合课堂教学模式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更多学生关注课程[7]。
通过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知识,随时随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8]。
三、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模型
混合课堂教学模式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融合了网络课堂与传统面授课堂的双重优势,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在混合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目标定向指引着他们的学习活动;当学习者进行目标定向且认为自己进行的学习活动有价值的时候,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自我监控学习过程,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通过反馈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调节认知理论是最早由Zimmerman 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为实现学习目标而自我调动学习动机、思维、情感等参与学习的过程,这其中也包括了学习者自我选择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营造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自我监控调节等环节[9]。自我调节学习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在认知上能够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活动,能自我指导、监控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2)在行为上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学习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建构有利于自己学习的环境;(3)在
动机上把自己看成是自主的,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包括了元认知、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动机的激发、自我效能感的控制、情感因素的介入、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选择以及信息素养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与课程的学习材料组织、教学设计、学习材料质量、学习评价系统等因素有关。
有研究者强调自我调节学习的重要性,因为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发展终身学习技能,而且近年来自我调节学习被公认为21世纪学习者的主要能力之一。
在传统面授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学生依靠教师的支持和帮助就可以完成一些教学任务,因此,传统面授课堂教学对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水平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在混合课堂中,教师只发挥其间接性的指导作用,并未直接参与到学生的全部学习中来,大部分时间学生需要自己设立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维持学习动机、监控和调整学习进度和状况、面对难题时向朋友或老师求助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只有具备较高水平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才能适应混合课堂教学模式[10]。
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混合课堂中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与学习者自身的关系会更大。学习者在线上自主学习中使用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对线下面授课堂的效果产生影响,进而会影响到课程的总体学习效果。
有关传统面授课堂教学及网络课堂教学的研究均发现,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对学习者取得较高学业成就至关重要[11]。在线课程学习中,自我调节学习设计可以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习满意度[12]。自我调节学习的技能有助于促进学习者更好的学习,增加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之际产生的良好体验[13]。混合课堂是网络教学和线下面授教学的有机融合,因此可见,混合课堂中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提高能够大大增加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
四、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Wu等人(2010)认为学习满意度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最普遍的标准[14]。学习满意度与课程参与程度以及团队协作学习能力之间密切相关[15]。
在本研究中,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是指学习者通过将混合课堂学习的实际体验与个人期望进行比较而形成的一种主观的情感反应,体现了学习者基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评价和整体满意水平。
在混合学习中,教学交互质量和学习满意度是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关键因素。教学交互包括学习者—学习者互动、学习者—教师互动、学习者—学习内容互动。教学交互在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环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反映在混合课堂教学的研究中。Paechter和Maier(2010)在对混合课堂教学的调查中发现,学习者—学习者互动可以预测学生满意度。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是学习者发展社区意识的核心,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16]。在混合学习中,多种形式的互动程度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学生学习信息。
在探究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模型时,研究者们发现教学交互除了可以直接影响学习满意度,还可以通过感知任务价值的中介作用间接影響学习满意度[17]。先前的研究也表明,任务价值是影响学习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如果学习内容被认为是非常有用的,这将鼓励学生在学习任务上投入更多的努力,因此可以预见更好的表现。
五、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证分析
1.微助教+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教学互动与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
从2016年4月开始,基于微信的课堂互动平台“微助教”正式上线并逐步在各大高校推广使用。目前使用率已覆盖全国超过2500所高校400万余师生。研究者针对微助教在高校混合课堂中的应用,开展了基于微助教的课堂活跃度对学生成绩和学习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湖北省不同高校中使用微助教平台进行混合课堂教学的4个班级共247人,其中文科班2个,理科班2个,进行一个学期的跟踪研究,分析学生在混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活跃度对其学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的影响。
(2)研究工具
借助微助教平台提供的各种课堂互动功能实施混合课堂教学,并通过后台数据的记录以及教师的反馈量化学生的课堂活跃度,采用SPSS 22.0版本对课堂活跃度以及学习成绩和学习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3)结果分析
在所选取的4个班级中,教师采用基于微助教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同时二者各占总成绩比例的5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平时作业、小组课堂展示、微助教平台有效互动次数、课堂发言等。课堂活跃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互动的频繁程度。在本研究基于微助教的混合课堂中,课堂活跃度体现为小组课堂展示、微助教平台有效互动次数、课堂发言等课堂互动行为成绩占平时成绩的比值,将其量化为百分制,并与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
由SPSS 22.0做相关分析得出如表3,结果显示混合课堂教学模式中期末考试成绩与课堂活跃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47)=0.545,p<0.01。混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可以正向预测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的课堂活跃度越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可能越好。
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一致,以前的研究中强调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18]以及有效地课堂互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显著的[19]。Walsh和Li(2013)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课堂互动行为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20]。
为了继续探讨基于微助教的高校混合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活跃度对学生学习满意度是否有影响,本研究采用学习满意度问卷对学生进行后测,相关性分析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高校混合课堂教学中课堂活跃度与学生学习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高校混合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活跃度越高,学生学习满意度越高,r(247)= 0.605,p<0.01。这一结果表明基于微助教的混合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互次数越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期望和需求越容易得到满足,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
2.MOOC+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自我调节学习对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机制
(1)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考察同时参与“中国大学MOOC平台”在线课程和线下面授课堂的学习者,即SPOC的学习者,其自我调节学习、教学交互、感知到的任务价值对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以及教学交互和任务价值在自我调节学习和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2)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被试为武汉某高校参加“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心理学:我知无不言,它妙不可言》课程的学习者,课程持续13周,每周1次课,其中9周为线上学习,4周为线下面授课堂。回收问卷共180份,最后得到有效数据176份,有效率为97.78 %。其中,男生32人,女生144人,平均年龄20.73(SD=0.72)岁 ;大学三年级学生171人,占被试总体的97.16 %,其余5人是其他年级学生;专业类型中占比较多的是文科(33.00 %)和理科(32.40 %),具体专业类型人数分布见表5。
施测工具包括远程教育交互量表、网络学习满意度量表、网络学习任务价值量表和自我调节学习量表。
远程教育交互量表采用Kuo等人(2014)研究中的远程教育交互量表,该量表包含三个维度:学习者—学习者交互(8题);学习者—指导者交互(7题);学习者—内容交互(4题)[21]。量表共19个题项,每个项目均采用Likert 5点计分(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对于学习者来说教学交互的质量越高。在本研究中,三因素拟合指标良好(x2/df=1.92,RMSEA=0.07,CFI=0.89,TLI=0.87,SRMR=0.08)。各维度及总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4、0.77、0.79、0.89。
网络学习满意度量表根据Kuo等人(2014)和龚少英等人(2016)研究中的量表改编而来,共7个题项,每个项目均采用Likert 5点计分(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满意度越高[22]。在本研究中,量表拟合指标良好(x2/df=1.73,RMSEA=0.06,CFI=0.99,TLI=0.98,SRMR=0.03)。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
网络学习任务价值量表由Artino等人(2008)编制,主要用于测量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课程有趣性、重要性、有用性三方面的感知和评估,共6个题项,每个项目均采用Likert 7点计分(1“非常不符合”到7“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学习感知到的任务价值越高[23]。在本研究中,删除因素载荷较低的1个题项后,量表拟合指标较好(x2/df =2.39,RMSEA=0.09,CFI=0.98,TLI=0.97,SRMR=0.03)。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
自我调节学习量表由朱祖德等人(2005)编制,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分量表,共69个题项,每个题项均采用Likert 6点计分(1“非常不符合”到6“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学习者的自我調节学习能力越强[24]。在本研究中,拟合指标较好(x2/df =2.62,RMSEA=0.09,CFI=0.95,TLI=0.93,SRMR=0.05)。各维度及总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0、0.85、0.90。
(3)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整理,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使用Mplus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模型检验。根据周浩和龙立荣(2004)推荐的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方法,对本研究中的变量进行单因子检验[25],结果表明,第一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百分比为26.52%,小于40%的临界指标,说明本研究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4)研究结果
①自我调节学习、三种教学交互、任务价值和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对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如表6所示,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三种教学交互和感知到的任务价值两两之间,以及这五个变量与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
②自我调节学习对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影响:三种教学交互和任务价值的链式中介作用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在控制了学习者性别和计算机熟练程度的情况下,考察了自我调节学习、三种教学交互、任务价值对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具体路径。图1和表7分别呈现了模型路径图和具体路径分析结果。
图1 自我调节学习对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影响路径图
结果表明,自我调节学习对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的总效应显著(β=0.29,p < 0.001);在加入三种教学交互和任务价值两个中介变量之后的模型中,自我调节学习对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的直接效应显著(β=-0.15,p < 0.01),且总间接效应显著(β=0.43,p < 0.001)。
从模型图中可以看出,自我调节学习显著正向预测三种教学交互(β=0.45,p < 0.001;β=0.41,p < 0.001;β=0.41,p < 0.001),对任务价值的正向预测结果呈边缘显著(β= 0.14,p < 0.10)。三种教学交互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显著正向预测任务价值,但对满意度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学习者—内容交互(即图中“生—内交互”)和学习者—指导者交互(即图中“生—师交互”)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任务价值(β=0.34,p<0.001;β=0.20,p<0.01)和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β=0.51,p<0.001;β=0.26,p<0.001);而学习者—学习者交互(即图中“生—生交互”)仅能显著正向预测任务价值(β=0.19,p<0.05),对于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β=0.04,p>0.05)。最后,任务价值显著正向预测网络学习满意度(β=0.22,p<0.01)。
六、实证研究结论以及对混合课堂教学的启示
本文通过两个实证研究分别探讨了教学互动与学习满意度、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调节学习对混合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混合课堂教学模式中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越强,学习满意度越高,同时自我调节学习通过感知任务价值和教学交互质量影响学习满意度。在混合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质量的提升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在提升学习者与教师以及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互动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云端一体化教学空间平台,如采用课堂互动工具“微助教”增强线下教学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基于微信的课堂签到、答题、讨论等功能将社交媒体工具的使用嵌入到教学全过程,从而更好地辅助线下课堂教学,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学生课堂上的行为数据,寻找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教学反思和反哺,营造师生互动、同伴互助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做“低头族”,真正融入信息化时代的高效课堂,真正达到“传统手段合理运用,信息手段深度融合”的效果。通过提高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次数,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期望和需求,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在增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互动方面,教师首先应注重教学组织形式的丰富多彩,采用多重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手段,将课程内容通过互动型方式呈现。互动型呈现方式即在传统的知识点讲授的基础上加入动画演示、现实情境模拟、问题解决情景演示等多种多样的知识呈现方式。做到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从真实的案例出发引出学生关注的课程内容,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使得学习者不再一味被动地接受枯燥的知识,而是在真实的情景中主动去寻找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增强学习者与课程内容的互动性,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对于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首先,在学生正式开始学习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告知学生此次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时,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计划、监督、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其次,自我调节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目标设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据此帮助学生形成掌握目标,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目标在于掌握知识和提升技能,而不是为了成绩和名次。并且,教师要确保学生设置的学习目标是具体的、可实现的。
同时在混合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系统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一些策略,但是这些策略可能并不是有效、合适的,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系统的学习策略。
最后,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使用学习策略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真正地掌握这些学习策略。教师在教授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技能后,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练习活动来巩固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评情况来设计一些有关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练习,并适当增加每个自我调节学习技能练习的时间。在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布置一些有关自我调节学习的家庭作业,以帮助那些尚未掌握自我调节学习技能的學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指导紧密相关,但更需要考虑诸如学生的自我意识、认知模式、意志控制等内部条件,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自我调节学习技能。通过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技能,从而达到增加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颖,张金磊,张宝辉.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31(4):67-75.
[2] 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13-24.
[3] Fox A. Viewpoint From MOOCs to SPOCs[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3, 56(12): 38-40.
[4] 贺斌,曹阳. 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 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9.
[5] 徐小风,王祖源,张睿. 基于SPOC的大学物理课程实践效果研究——以同济大学的物理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6,26(3):87-93.
[6] Diep A N, Zhu C, Struyven K, et al. Who or What Contributes to Student Satisfaction in Different Blended Learning Modalitie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7, 48(2): 473-489.
[7] Zimmerman B J, Schunk D H.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M]//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1989.
[8] 汪玲,雷雳. 效能信念、加工方式和困难应对策略—关于自我调节学习的特点及各成分间关系的探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3):30-35.
[9] Zimmerman B J. 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 self-regulated academic learn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9, 81(3): 329-339.
[10] 潘雨薇. 翻转课堂下中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8.
[11] Zeidner M.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urrent fissures, challenge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High Ability Studies, 2019: 255-276.
[12] Ng, H., Baharom, S. S. An Analysis on Adult Learners Satisfaction in Online Education Programm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obile Technologies, 2018, 12(7): 70.
[13] 徐晓青,赵蔚,刘红霞. 大学生在线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17(5):43-50.
[14] Wu J, Tennyson R D, Hsia T, et al. A study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in a blended e-learning system environment[J]. Computers in Education, 2010, 55(1): 155-164.
[15] Ku, H.-Y, Tseng, H. W, Akarasriworn, C. Collaboration factors, teamwork satisfaction,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onlin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J]. 2013, 29(3): 922-929.
[16] Paechter, M., Maier, B. and Macher, D. Students Expectations of, and Experiences in E-Learning: Their Relation to Learning Achievements and Course Satisfaction[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 54(1): 222-229.
[17] 戴心来,郭卡,刘蕾. MOOC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大学MOOC”学习者调査问卷的结构方程分析[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2):17-23.
[18] Seedhouse P. The Interac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J]. Bellaterra Journal of Teaching & Learning Language & Literature, 2019, 1(1): 1-13.
[19] Van Lier L. The Classroom and the Language Learner: Ethnography and Second-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M]. New York: Longman, 2018.
[20] Walsh S, Li L. Conversations as space for lear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Applied Linguistics, 2013, 23(2): 247-266.
[21] Kuo, Y. C., Walker, A. E., Schroder, K. E, et al. Interaction, Internet self- efficacy,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s predictors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in online education courses[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4, 20: 35-50.
[22] 龔少英,韩雨丝,王丽霞,等. 任务价值和学业情绪与网络学习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6(3):72-77.
[23] Artino Jr, A. R., McCoach, et al,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online learning value and self-efficacy scale[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008, 38(3): 279-303.
[24] 朱祖德,王静琼,张卫,等. 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3):60-65.
[25] 周浩,龙立荣.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942.
[本研究得到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互联网+混合课堂——湖北省心理学在线开放课程群建设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086);湖北省知识产权运用示范工程后补助项目: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微助教平台功能开发、应用和探究资助。感谢研究生胡如婷、赵一倩参与论文数据采集和整理工作]
[责任编辑: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