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华 吉剑锋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统一实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之后,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且管理方式也将发生新的变化。为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针对新旧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发生的变化、新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2-0074-02
新实施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将固定资产财务核算方式进行了调整,有利于事业单位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合理配置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还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一、新旧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发生的变化
1.固定资产的定义发生变化。新旧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定义由强调占有权到强调控制权。旧制度中的固定资产是指划分到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的相关资源,行政事业单位对范围内的资源有完全“占有权”。新制度中的固定资产是指通过政府交易或政府项目产生的,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带来经济效益或服务功能,行政事业单位对旗下的固定资产拥有控制能力。这种变化从一定程度上说扩大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范围,同样也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价值[1]。新制度中设立了“受托代理资产”这一项目,有利于明确反映事业单位内部经济业务,但行政事业单位对这一项目并没有控制权,因此不能算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的确认导向发生变化。新旧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确认由规则导向转变为原则导向。旧会计制度确认固定资产采用原则导向,并且对能划分为固定资产的最低金额做了明确规定。新会计制度只为固定资产规定了一个范围,只要在该原则范围内的都可划分为固定资产,也就意味着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利益。新制度下确定固定资产更注重实质条件,以至于会计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固定资产,同时也提高了固定资产确认的灵活性。
3.固定资产计量方式发生变化。新旧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计量方式由务虚转变为务实。旧会计制度中的固定资产计量方式分为三种:原始价值、完全重置价值、折余价值,这些计量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具体的指引,可操作性不强,因此不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作用不明显。新会计制度中提出了新的计量标准:历史成本、公允价值、重置成本等计量方式。新规定的计量标准规范了使用条件,提高了操作性[2]。
4.固定资产记录体系发生变化。新旧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记录体系,由单一的预算会计核算方式,变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种核算方式。如果固定资产涉及到现金需要采用财务会计核算方式,如果没有涉及现金则采用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合作的核算方式。
5.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发生变化。新旧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由虚提变为实提。这种方式的改变,能够真实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实际运营成本。
二、新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
1.对固定资产的范围及折旧年限界定不清晰。新会计制度相对于旧会计制度来说,很多条例都比较成熟,但新会计制度中同样也有许多问题[3]。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划分范围不明确,因此会计工作人员工作难度并没有下降。新会计制度中规定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但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会计工作人员在判断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时会带入一定的主观因素,导致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判定不公平、不客观。新会计制度中,降低了固定资产核算标准,也意味着扩大了固定资产核算范围。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增加了工作人员核算量。
2.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单一。新会计制度中提出了两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自身价值平均分摊到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中,这种方法的优势是每期固定资产核算价值相同。这种方式将固定资产折旧按照时间推移,而不是使用造成的磨损,因此也成了固定资产折旧最常用的方法。工作量法则是单纯地按照固定资产的工作量进行折旧计算,例如设备使用时长、汽车行驶里程等。新会计制度提出的这两种固定资产折旧法虽然在核算中经常使用,但并不能满足当前形势下的固定资产核算需求。
3.固定资产利用率不高。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采用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收付实现制。不论是核算制度还是资金预算,或者是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都会严重影响固定资产的利用率。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与配置,没有相关的制度进行约束。针对以上情况,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容易造成资源闲置,降低固定资产运行效率,浪费资金。
4.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内部控制。有以下几种表现:第一,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固定资产的组织机构控制,正常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工作都是由财务部门一手包揽。但实际上,财务部并没有保管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与相关义务,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人管制,管理效率低下[4]。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在采购固定资产过程中,缺乏重视,没有明确的采购记录。第三,在行政事業单位中虽然建立了记录固定资产明细的规定,但在实际过程中,漏计、不计、账单更新缓慢等情况频繁出现,容易导致核算时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记录价值有差距。第四,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处理,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资产报废、资产回收都会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损失。第五,对于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工作没有专人监督,容易出现纰漏。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健全固定资产核算制度。新会计制度更新了对固定资产核算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抓住这次机遇,健全固定资产核算制度。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一些固定资产变动进行统计,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捐赠的固定资产或者其他单位借用的固定资产。对这些变动资金,会计部门要进行细致统计。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面,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磨损程度、损坏程度等进行评估,保证在会计核算中,能够明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在会计计量方面,财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收付实现制,必要时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提高固定资产核算效率。
2.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但相对来说,还是会出现重购轻管现象,因此强化相关人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执行:第一,将固定资产具体分配到人,实行实名管理,一旦出现问题能找到负责人;第二,将固定资产各个环节分开,由专门小组负责;第三,建立资产评估小组,保证各个环节中固定资产价值真实。
3.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行政事业单位要着重处理固定资产的利用管理,委派专业管理人员,针对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问题,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进行应用。在固定资产采购之前,工作人员可明确资金预算;对于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根据部门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健全固定资产借租或共享制度,降低固定资产闲置率[5]。
4.做好会计人员培训。要想完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必须拥有优质的财务管理队伍,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运行率。新会计准则中,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记录工作等都有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将这些规定融会贯通,及时应用到固定资产管理中[6]。新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让会计人员不断接受、更新知识体系。除了定期进行培训,行政单位还可以开展固定资产主题讲座,让专业的会计人员传授相关知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核算能力。
5.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将固定资产管理与固定资产核算分开,由专业人员全权负责固定资产管理,落实资产管理的每个环节,减少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积极落实固定资产相关管理工作。
6.创新固定资产折旧方式。行政事业单位要勇于创新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固定资产经过时间流逝和使用磨损必然会降低本身价值,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利用加速折旧法进行折旧,这种方式能消除税务负担,让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转正常。行政事业单位要灵活计算固定资产实际价值,提高会计人员固定资产核算准确率。
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保障我国事业单位稳定运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机遇。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必须不断完善内部制度,提高会计人员从业标准,灵活运用新会计准则的各项条例。新会计制度在弥补了旧会计制度中的许多不足后,也依然带来了许多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要合理运用新会计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的核算效率。
参考文献:
[1] 杜志阁.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刍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2):12-13.
[2] 许月娥.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4):10-11.
[3] 付天英.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9,(34):194-195.
[4] 张福燕.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8):10-11.
[5] 田園.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7):93-94.
[6] 史利娟.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财会学习,2019,(2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