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曼
【摘要】目的 研究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接治的重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单盲法将患者进行组别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需要的时间和抢救成功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急诊危重症患者要做好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方面的各项工作,提高抢救成功的概率,降低负面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关键词】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重症患者;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2..01
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非常快速,而且对生命安全的影响较大,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患者的健康,在处理的过程中,也要争分夺秒,及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出对应的急诊急救方案,确定治疗的措施,提高效率[1]。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发挥的价值较大,提高了急救的成功率,缩短了急救的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接治的重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单盲法将患者进行组别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资料为:对照组:男患12例,女患18例,年龄区间为[38~79]岁,平均年龄(47.6±2.5)岁严重创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有12例、18例;观察组:男患13例,女患17例,年龄区间为[39~78]岁,平均年龄(47.5±2.6)岁严重创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有11例、19例。两组患者资料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上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在收到急救信息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处理,将患者送到急救室中;做好生命体征的检查工作。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做法为:(1)院前急诊护理。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后,与医院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报告患者的情况,并做出对应的指导工作,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的实际情况等,简化抢救方面的过程,直接将患者送入到急救室,缩短不必要的时间。(2)分诊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重症类患者:严重创伤、外科急腹症等患者,病情变化非常快,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危急患者: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有出血、休克等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分诊工作,及时完成对应的准备工作。(3)做好临床急救辅助护理。及时给予患者氧气支持,建立静脉通道,做好病情的记录工作,遵守相关的急救规范开展相关的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实现无菌,降低感染出现的概率。(4)做好交接工作。在抢救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医学方面的检查,要做好科室之间的交接工作,医护人员要全程陪同。抢救完成之后,要将患者送到专科病房,接受下一步的治疗。(5)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方面的各项工作,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急救的成功率[2]。
1.3 指标观察
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救需要的时间,所需时间越长,说明患者存在的风险越大,对患者的积极影响越小。计算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的概率,成功率=抢救成功例数÷总例数×100%,数值越大,说明急诊护理的效果越高。
1.4 統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x±s),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急救所需要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3 讨 论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是医院中的重点工作,体现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争分夺秒,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最大程度上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抢救的效率。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临床中发挥的作用较大,对急救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导,保护了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了负面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很多家属和医生的认可和支持,所以在临床抢救工作中,要做好相应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专家组.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5):512-516.
[2] 兰 超,吕 青,刘 奇,等.体外膜肺氧合对非肺部原发性急诊危重症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9):1019-1025.